中國道路的創新實踐
六、始終堅持重視生態文明建設,著力推進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綠色發展之路。 廈門依山傍海、風景秀麗,但資源稟賦不足、環境承載力有限,尤其需要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特區建設30年來,廈門自覺遵循可持續發展方針,以創建生態城市、全面改善和提升生態環境質量為目標,把生態建設、環境保護與產業結構調整、經濟結構優化、節能減排統籌起來考慮,把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的具體目標落實到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總體規劃之中,探索出一條高科技、低能耗,高效益、低污染,高速度、低成本的發展新路。廈門市獲得地方立法權后,出臺的第一部地方性法規就是《廈門市環境保護條例》。2000年廈門編制《廈門市生態功能區劃》,構建支撐整個生態城市的土地利用模式和市域生態安全空間格局。重視建立生態保護工作機制,將生態文明城市建設任務納入行政首長目標責任制,將生態保護納入考核體系,做到責任、措施和投入“三到位”,逐步形成了分級管理、部門協調、上下聯動、良性互動的生態建設工作機制。率先制定全國首個生態文明指標體系,對如何在一個地區建設生態文明進行一系列的理論和實踐探索。實施“藍天、碧水、綠色、寧靜、潔凈”等環保工程,開展筼筜湖、西海域、環東海域等環境綜合整治,不斷提升人居環境和生態環境,先后榮獲國家衛生城市、國家環保模范城市、國際花園城市、聯合國人居獎等20幾個國家級以上城市榮譽稱號。廈門海岸帶綜合管理被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作為示范工程在全球推廣示范,在上海世博會上,廈門案例作為中國“城市最佳實踐區展示案例”,向全世界展示了獨特的魅力。 廈門堅持集約發展方式,以系統、全程、長遠、區域協調發展的思想為指導,大力發展生態農業,重點推進生態工業發展,積極發展循環經濟,著力推進經濟增長方式由粗放外延型向集約內涵型轉變,積極構建涵蓋三次產業的生態產業體系。率先出臺全國第一部循環經濟地方法規,按照“突出重點、分步實施、動靜結合、注重實效”原則和“政府引導、市場推動、法律規范、政策扶持、科技支撐、公眾參與”模式,在廢物資源化、產業生態化、發展清潔能源生產等方面形成了發展循環經濟的有效途徑和運行體制,努力推動企業內部形成以清潔生產為核心的“小循環”,企業之間形成廢棄物資源化再利用的“中循環”,社會經濟發展中形成包括產業體系、人文生態和社會消費在內的“大循環”。加快推進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通過采取節約能源、降低能耗、開發新能源、利用再生能源,以及資源集約化利用等措施,努力破解資源缺乏的瓶頸制約,促進經濟社會實現可持續發展。倡導人人參與環境保護,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形成廣泛的社會實踐,不斷優化人居環境和生態環境,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和城市的永續發展。 廈門在30年特區建設發展歷程中,始終遵循科學發展理念,不斷探索符合自身實際的科學發展之路。特別注重發展速度與質量效益相協調,堅持統籌兼顧,協調推進,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努力把經濟發展轉移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上來,實現了經濟發展由“更快更好”向“又好又快”的提升;特別注重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相協調,堅持以人為本,民生優先,大力發展各項社會事業,真心實意為人民群眾做實事、辦好事、解難事,讓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實現了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特別注重城市發展與人的全面發展相協調,堅持統籌推進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設與物質文明建設,努力促進市民綜合素質與物質生活水平的同步提升,實現了人的全面發展與社會全面發展相統一;特別注重經濟建設與生態保護相協調,堅持發展與保護并重、經濟與環境雙贏,大力發展資源低耗型、科技先導型、生產環保型經濟,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實現了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廈門經濟特區30年的發展之路,充分揭示了科學發展的真諦,成為實現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一個精彩縮影、一個重要窗口、一個典型示范。廈門經濟特區30年的發展之路,充分揭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真諦,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個精彩縮影、一個重要窗口、一個典型示范。 |
- 2011-12-24廈門經濟特區建設30周年圖片展開幕 免費展出1個月
- 2011-12-24省委省政府關心支持廈門經濟特區建設
- 2011-12-22廈門經濟特區建設30年:文明,最美的城市風景
- 2011-12-21三十而立展風華—廈門經濟特區建設30年的成功實踐
- 2011-12-21廈門經濟特區建設30周年 央視將連播廈門特區專題
- 2011-12-20廈門經濟特區建設30年:廈門 因文化而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