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道路的創新實踐
三、在特區跨越式發展階段,搶抓機遇,當好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排頭兵。 進入21世紀,中國全面融入經濟全球化進程,中國的改革和開放既面臨重要的戰略機遇,又面臨廣泛而深刻的矛盾。在改革開放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和矛盾凸顯期,經濟特區肩負著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現代化的歷史使命。能不能實現科學發展與社會和諧,是經濟特區不能回避的重要課題。 在新起點、新階段,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對經濟特區提出了新的要求:“經濟特區要適應國內外形勢新變化、按照國家發展新要求,順應人民新期待,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努力當好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排頭兵,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取得新進展、實現新跨越、邁上新臺階。”2006年和2010年,胡錦濤兩次到廈門考察。他根據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要求,指出:“廈門經濟特區要實現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包括規劃一體化、基礎設施建設一體化、基本公共服務一體化。”鑒于廈門在兩岸關系上的獨特地位,他特別強調:“廈門經濟特區要切實加強兩岸人員往來和經濟文化交流,真心實意為臺灣同胞謀福祉,使兩岸同胞聯系更廣泛、感情更融洽、團結更緊密,齊心協力推動兩岸關系朝著和平穩定的方向發展。” 廈門經濟特區以國家鼓勵東部地區率先發展、海西戰略地位提升、經濟特區擴大到全市等諸多歷史機遇為契機,解放思想,銳意創新,為實現科學發展、社會和諧實施一系列重大舉措,在全國起到了示范作用:率先推行多層次、全方位、全覆蓋的社會保障性住房政策,被譽為“全國房改新政的藍本”。率先實現了城鄉統籌、一體管理的全面社會醫療保險制度,被譽為“中國醫療制度改革的一個鮮活藍本”。率先出臺《關于全面推進廈門國家創新型城市建設的決定》和發展循環經濟的地方法規,率先制定我國首部生態文明指標體系。創造性地實施“金包銀”工程和“騰籠換鳳”戰略,大力發展“飛地工業”。全力推進島內外一體化建設,促進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堅持著力二三產共推進和內外需齊拓展,不斷調整優化經濟結構、產業結構,等等。廈門在先行先試中也實現了科學發展新跨越。 為開拓兩岸關系新局面,廈門更是勇挑重擔,新舉頻頻:率先赴金門舉辦兩岸商品展,率先開放福建居民經廈門口岸赴金門旅游;率先實現廈臺基層政黨交流歷史性突破,首開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代表團赴臺參訪,以及兩岸區級基層政黨交流;建立全國規模最大的臺灣水果銷售集散中心和全國首個海峽兩岸農產品檢驗檢疫技術中心;率先允許臺資金融機構參股大陸銀行,率先引進臺資保險法人機構;成立全國首個國家級對臺科技合作交流基地、對臺體育合作交流基地;首開在廈臺胞榮任政協委員參政議政“先河”,等等。通過這些舉措,把廈臺各方面交流交往不斷推向深入。 30年,三個階段,三大跨越。30年,廈門經濟特區很好地充當了中國改革開放的先行者,很好地充當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開路先鋒。 |
- 2011-12-24廈門經濟特區建設30周年圖片展開幕 免費展出1個月
- 2011-12-24省委省政府關心支持廈門經濟特區建設
- 2011-12-22廈門經濟特區建設30年:文明,最美的城市風景
- 2011-12-21三十而立展風華—廈門經濟特區建設30年的成功實踐
- 2011-12-21廈門經濟特區建設30周年 央視將連播廈門特區專題
- 2011-12-20廈門經濟特區建設30年:廈門 因文化而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