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力走在科學發展前沿 祝賀廈門經濟特區建設30周年
三十而立!廈門經濟特區歷經30年改革開放的洗禮,從小到大,從探索到成熟,從嶄露頭角到享譽海內外,實現了歷史性跨越,取得了輝煌成就。今天,30歲的廈門經濟特區正奮力走在科學發展的前沿,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指導之下的成功實踐、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城市典范。 回望歷史,我們無比欣慰。廈門經濟特區因“臺”而設,是我國最早設立的四個經濟特區之一。黨中央、國務院一直十分重視和關心廈門經濟特區的建設和發展。鄧小平同志親筆題詞“把經濟特區辦得更快些更好些”,為特區建設指明了方向。江澤民、胡錦濤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多次視察廈門,為特區建設注入了強大動力。 1981年10月15日,隨著湖里加工區破土動工的一聲炮響,廈門經濟特區開始了激情燃燒的創業歲月。無論國際風云如何變幻,也無論自身發展遇到多大困難,一代又一代特區建設者薪火接力,胼手胝足,砥礪前行,實現了經濟社會發展的歷史性跨越:全市生產總值、工業總產值、財政總收入年均遞增分別為17.4%、23%和21.5%;人民生活水平同步增長,城鎮居民和農民年人均收入分別遞增15.2%、13.4%;連續三屆以總分第一的成績榮獲“全國文明城市”稱號,位列全國20個“科學發展典范城市”榜首,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廈門特點的科學發展、跨越發展之路。 作為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窗口、試驗田、排頭兵和促進兩岸交流合作的前沿平臺,廈門經濟特區牢記使命,以壯士斷腕、舍我其誰的勇氣和魄力,致力于探索開路,先行先試。率先實現國有企業改革,第一個利用外資修建機場,成立首家中外合資銀行;率先推行最低工資標準,率先開展社會保障性住房建設,率先實現全民醫保、全民養老;積極發揮區位優勢,為全面推進對臺全方位交流合作、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屢創“破冰”之舉。這一系列的“第一”、“首創”和“率先”,成就了一個個“廈門藍本”、“廈門模式”,使廈門經濟特區成為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一個精彩縮影。 30年先鋒探索,30年現代化疾進。廈門經濟特區的成功實踐,再一次充分證明:黨中央、國務院興辦經濟特區的戰略決策是完全正確的;改革開放,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成功之路;發展才是硬道理,科學發展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實現現代化的根本途徑。廈門經濟特區的經驗昭示未來:只有堅持發展速度與質量效益相協調,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相協調,經濟建設與民生保障相協調,城市發展與人的全面發展相協調,經濟建設與生態保護相協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才會越走越寬,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 我們感恩偉大的黨,廈門的每一步成長,都得到了黨中央的親切關懷;我們感恩偉大的時代,是改革開放為廈門帶來了一次次歷史性機遇;我們感恩偉大的人民,是人民賦予經濟特區永續不竭的力量源泉。 30年是一個歷史單元,也是一個歷史起點。當今廈門,已進入全域特區時代,既擁有過去30年奠定的堅實基礎,也面臨加快調結構、轉方式的迫切要求;既擁有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海西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經濟特區范圍擴大到全市等重大歷史機遇,也面臨區域競爭加劇、轉型壓力加大等嚴峻考驗。我們要以慶祝廈門經濟特區建設30周年為契機,深刻領會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新形勢下經濟特區建設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貫徹落實省第九次黨代會和市第十一次黨代會戰略部署,不負重托,不辱使命,以新的戰略視野和戰略思維,扎實打好“五大戰役”,全面推進創新廈門、宜居廈門、平安廈門、文明廈門和幸福廈門建設,努力當好推動科學發展的排頭兵、促進社會和諧的排頭兵、服務和平統一的排頭兵,為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創造更多新鮮經驗。 “萬里海濤千卷畫,四時鷺島一城春”。三十而立的廈門經濟特區,將以更加寬廣的胸襟,更為寬闊的視野,邁著自信堅定、豪情萬丈的步伐,昂首走向世界,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
- 2011-12-26東南網系列策劃報道特區30周年
- 2011-12-25廈門特區30周年:國際賽事匯聚世界目光
- 2011-12-25廈門特區30周年:環東海域整治再造一個廈門島
- 2011-12-22廈門特區30周年:從唯一“生命線”到“四橋一隧”
- 2011-12-21廈門特區30周年:江頭街道管家式服務留住企業
- 2011-12-21廈門奪全國文明城市"三連冠" 特區30周年再添厚禮
- 2011-12-20廈門特區30周年:一道道禁令 一步步文明
- 2011-12-20廈門特區30周年:一道道禁令 一步步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