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長篇通訊贊廈門 譜科學發展跨越發展壯麗篇章
廈門經濟特區已成為我國科學發展的典范。(本報記者 梁偉 攝) 30年前,廈門經濟特區在湖里小漁村破土建設,如今,特區迎來了“而立之年”。30年間,在這片白鷺翻飛、三角梅盛開的土地上發生了滄桑巨變。 30年風雨兼程,30年開拓進取。從最初的湖里工業區2.5平方公里起步,到1984年擴大到全島131平方公里,再到2010年擴大到全市1699平方公里,30年間廈門經濟特區面積不斷擴大,經濟社會迅速發展。 廈門經濟特區30年所發生的巨大變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不斷取得成功的生動例證。廈門經濟特區建設30年來,始終牢記鄧小平同志“把經濟特區辦得更快些更好些”的殷切囑托,堅定不移地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堅持先行先試、善破善立、又好又快,始終挺立改革開放和兩岸關系發展的歷史潮頭,探索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廈門特點的發展道路,譜寫了一段科學發展、跨越發展的壯麗篇章。 相關新聞:全國媒體聚焦廈門 ——堅持改革開放創新的發展道路,勇擔“試驗田”“排頭兵”“窗口”歷史重任。從率先撤銷8大工業局,整合重組市直管國有企業集團,到推進現代市場體系建設,30年來,廈門大力發揚敢闖敢試的特區精神,穩步推進各項改革,闖出一條整體推進、重點突破、適度超前、綜合配套的改革之路;從全國第一個利用外資修建機場、成立首家中外合資銀行,到外貿進出口總額占福建全省一半以上,成為海峽西岸重要的外貿口岸城市,30年來,廈門經濟特區以“廈迎五洲客,門泊萬里船”的氣魄,通過“走出去、引進來”,形成了經濟特區、臺商投資區、出口加工區、保稅區、保稅物流園區、保稅港區、高新技術園區等多層次、全方位的對外開放格局;30年來,廈門經濟特區大力發展先進制造業,培育高新技術產業集群,不斷優化經濟結構和產業布局,以占福建省1.3%的土地,創造出全省14.3%的生產總值、25.6%的財政收入和53%的外貿進出口總額。 ——堅持構建對臺交流合作前沿平臺,服務祖國和平統一大業。30年來,廈門以“凡是對臺灣同胞有利的事,凡是對維護臺海和平有利的事,凡是對促進兩岸交流和祖國和平統一有利的事,都盡最大努力做好”為指導原則,發揮廈臺“地緣近、血緣親、文緣深、商緣廣”的獨特優勢,持續創造了許多“第一”“首次”“率先”的記錄。對臺工作充分體現誠意、善意和創意,廈門經濟特區成為兩岸經貿文化交流最活躍的地區之一,成為臺胞進入祖國大陸人數最多的口岸之一,成為臺灣同胞在大陸投資、經商、就學、置業最集中的區域之一。 30年來,廈門經濟特區致力構建對臺交流合作的前沿平臺并取得豐碩成果,為經濟特區的跨越發展、可持續發展贏得了寶貴機遇,奠定了堅實基礎,充分體現了廈門在全國對臺工作大局中的特殊地位和獨特作用。 ——堅持發展的協調性,堅持以人為本,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廈門30年發展最顯著的特征,是發展的協調性。30年來,廈門經濟特區始終堅持發展速度與質量效益相協調、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相協調、城市發展與人的全面發展相協調、經濟建設與生態保護相協調,“全國文明城市”“聯合國人居獎”“國際花園城市”“國家衛生城市”“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全國雙擁模范城市”“國家環保模范城市”“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優秀地市”“科學發展典范城市”……一系列榮譽體現了廈門經濟特區發展中的“軟實力”和經驗特色。 廈門經濟特區建設30年,同時也是廈門歷史上人民得到實惠最多、生活改善最快的時期。廈門在全國率先推行最低工資標準、城鄉最低生活保障線、住房公積金制度,率先推行“全民社保”,率先建立多層次的住房保障體系,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為近3萬元和超過1萬元,實現了醫療、養老、工傷等保險的城鄉一體化和全覆蓋。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今日廈門,已從兩岸對峙的海防前線變為兩岸交流合作的前沿平臺,從偏居東南的海島小城變為海峽西岸的中心城市,從落后匱乏的彈丸之地變為文明和諧的美好家園。 經過30年的發展和積累,廈門經濟特區正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在深刻領會中央在新形勢下對經濟特區的共性要求和賦予廈門的特殊使命的基礎上,廈門經濟特區將突出主題主線,繼續解放思想,深化改革開放,努力當好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服務和平統一的“排頭兵”,更好更快地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港口風景城市和海峽西岸重要中心城市。 新華社記者 涂洪長 |
- 2011-12-26東南網系列策劃報道特區30周年
- 2011-12-25廈門特區30周年:國際賽事匯聚世界目光
- 2011-12-25廈門特區30周年:環東海域整治再造一個廈門島
- 2011-12-22廈門特區30周年:從唯一“生命線”到“四橋一隧”
- 2011-12-21廈門特區30周年:江頭街道管家式服務留住企業
- 2011-12-21廈門奪全國文明城市"三連冠" 特區30周年再添厚禮
- 2011-12-20廈門特區30周年:一道道禁令 一步步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