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滄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模式好
政府+企業+科技團隊: 創造高效的平臺建設模式 “政府引導、國有企業建設管理運營、技術公司提供服務”,近年來,海滄區生物醫藥產業蓬勃發展,平臺建設功不可沒。 早在2006年,市科技局組織實施第一批廈門市重大科技平臺項目,海滄區積極響應,決定投資上億元建設“廈門生物醫藥孵化器”項目。該項目由海滄區屬國企——廈門海投新陽科技服務有限公司建設運營,由特寶生物公司下屬技術開發企業伯賽基因公司提供技術支持。自2007年投入使用后,孵化器向全市企業提供免費公共技術服務超20000次,累計吸引了70多家企業入駐孵化。 在廈門生物醫藥孵化器項目成功實踐的基礎上,海滄區繼續按照平臺建設模式,于2008年和2010年,先后建設了廈門生物醫藥中試產業化基地和閩臺診斷產品創新創業園,總投資1.5億元,建筑面積約30000平方米。 據悉,廈門生物醫藥中試產業化基地先后引進了萬泰滄海、唐傳生物、虎豹醫藥、朝陽生物和金達威股份等五個項目,總投資超過6億元。而閩臺診斷產品創新創業園已于去年10月份試運行。開發生產診斷儀器設備的優邁科公司已簽約入駐創新創業園。 政策+人才+基礎配套: 營造一流的產業發展環境 軟硬環境,是企業投資首先考慮的因素。為營造一流的產業發展環境,區委、區政府將壯大生物與新醫藥產業作為調整經濟和產業結構的重要工作來抓。 創造一流的軟件環境。海滄的投資環境正受到越來越多高新技術企業和科研單位的青睞,北京化工大學廈門生物產業研究院及廈門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海滄生物醫藥產業分園先后落戶海滄,為海滄生物與新醫藥產業發展提供重要的技術及人才支撐。 為促進該產業的發展,海滄于2010年底出臺的《關于促進生物與新醫藥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力度之大前所未有,設立了資金不少于2億元的海銀生物醫藥基金。 建設一流的硬件基礎。六年來,海滄大力推進生物醫藥基地建設,實現了“一十百千”的跨越發展:從 2006年1萬平方米的孵化器,發展到2008年10萬平方米的中試產業化基地,再發展到2010年啟動1平方公里(100萬平方米)的生物醫藥產業基地核心區的開發和招商,至2011年提出總面積10平方公里(1000萬平方米)的生物醫藥港規劃和十二五末實現200億產值的目標,被認定為“國家火炬廈門市海滄區生物與新醫藥產業特色基地”。 據了解,經過近幾年的飛速發展,海滄目前已有生物醫藥企業75家,產品包括基因工程藥物、疫苗、診斷試劑和儀器一體化、海洋藥物和保健品等四大類。 海滄將持續加大生物醫藥產業的招商力度,加強與美國等世界知名醫藥企業合作,同時,積極主動對接臺灣生物醫藥產業的發展和轉移,積極開展對臺生物醫藥技術合作、項目引進尤其是人才引進工作,以“集約化、專業化、高端化”的方式,打造全國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和對臺交流最活躍的生物醫藥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