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鎮銀行開張 服務“三農”和小微企業
優化金融資源配置 創新“支農支小”方式 ——專訪廈門銀監局局長馬忠富 廈門首家村鎮銀行的成立離不開監管機構的支持。近日,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廈門銀監局局長馬忠富表示,為充實服務“三農”和小微企業的金融力量,我市將積極培育以村鎮銀行、小額貸款公司、農村資金互助社為主要形式的新型農村金融機構。根據廈門農村金融發展規劃,我市未來有望擁有兩家村鎮銀行,一家是今天開業的同安農銀村鎮銀行,另一家是正在籌建的翔安民生村鎮銀行。 廈門作為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的重要城市,隨著廈漳泉同城化、島內外一體化發展的進一步推進,“三農”和小微企業對金融服務的需求越來越多,完善金融服務體系,改進金融服務日顯迫切和重要。同時,“三農”金融需求呈現出多層次、多元化的特征,既有島外新型工業園小微企業信貸需求,也有失地農民、上岸漁民等助業轉型的信貸需求、理財需求。目前,“三農”主要分布在同安、翔安、集美、海滄等島外四個區,包括20個鎮、13個國有農林牧場,農村人口占全市戶籍的33%。總體來說,我市部分農村金融市場還存在網點覆蓋率較低、金融服務不足、競爭不充分的情況,現有的以農村商業銀行等為主體農村金融體系已無法滿足“三農”快速發展的要求,培育發展村鎮銀行,就是要優化金融資源配置,引導更多的資金支持“三農”及小微企業發展。 “兩項舉措” 提升廈門“支農支小”能力 作為金融監管部門,廈門銀監局主要通過兩方面工作,充實現代“三農”及小微金融服務力量,提升廈門農村金融服務能力。一是通過機構市場準入調控,鼓勵、引導商業銀行到島外設立營業網點,優化營業網點布局;二是組建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積極培育發展村鎮銀行。以村鎮銀行、小額貸款公司、農村資金互助社為主要形式的新型農村金融機構,尤其是村鎮銀行正成為我國農村金融市場中的一支新生力量。從全國新組建的786家新型農村金融機構來看,截至2011年末,80%以上的貸款用于“三農”和小微企業。根據廈門農村金融發展規劃,將培育兩家村鎮銀行,一家是今天開業的同安農銀村鎮銀行,另一家是正在籌建的翔安民生村鎮銀行。 “三個著力” 促進穩健可持續發展 在“十二五”規劃中,把推進農業現代化,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將來體現農村經濟方面的重點舉措必將越來越多、越來越有力,這為村鎮銀行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村鎮銀行的穩健發展有利于推進廈門農村城鎮化、農業產業化水平。我們主要從“三個著力”提升村鎮銀行穩健可持續發展:一是著力促進完善村鎮銀行的公司治理,加強內部控制,建立起決策、執行和監督相互制衡、相互促進的法人治理機構;二是著力督促主發起行積極為村鎮銀行提供信息科技、結算服務、風險管理、產品創新、制度建設和人員培訓等方面的指導和服務,建立對村鎮銀行的流動性管理支持機制;三是著力引導村鎮銀行探索創新有效的“支農支小”服務商業模式,實施特色化發展戰略。 “四項要求” 確保服務實體經濟 督促堅持服務“三農”、小微企業宗旨,牢牢把握“支農支小”方向,加強“支農支小”服務能力建設,確保“支農支小”作用有效發揮。我們重點抓好四項工作:一是督促村鎮銀行全面實施“支農支小”服務承諾。對村鎮銀行主要股東、董事及高管人員的支農服務承諾落實情況進行持續監管。二是督促村鎮銀行建立“支農支小”導向績效考核機制。建立并完善“支農支小”業務傾斜的薪酬制度,設立農戶和涉農小微企業貸款余額占比、戶數占比、戶均貸款等多維度支農服務考核標準。三是督促建立嚴格有效的信貸投向監管約束機制。對于堅持“三農”和小微企業市場定位、積極下沉服務重心的村鎮銀行,優先支持其向下設立分支機構、開辦新業務;對于偏離市場定位,要采取相應監管措施,予以及時糾正。四是實施以服務“三農”及小微企業為戰略導向的監管措施。結合現代農村金融服務實際情況,設置合理的農戶及涉農小微企業不良貸款容忍度,構建緊密互動、互惠共榮的新型客戶關系,深耕農村金融市場。 (本報記者 宗滿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