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伴我成長》等校本教材讀本受到孩子們歡迎。
東南網-福建日報廈門觀察3月27日訊(王文津 文/圖)3月25日,廈門市集美區曾營小學體育場上,全校36個班級,1748名學生分成36個方陣,在老師班主任帶領下,各自繞著方陣進行800米巡環跑。隨著一、二、三、四的口令,整齊的步調就像張藝謀拍電影《英雄》一樣壯觀。區教育局局長黃衛靈告訴記者,集美區有43所中小學校,如今每所都像曾營小學那樣讓全校學生都動起來,每天“大課間”不是跑步就是跳繩、武術、拉拉操等,形式多樣,足可保證每個學生每天鍛煉一個小時以上。2012年廈門市體育中考,集美區各校均值15.28分,2013年體育中考均值初步統計達21.36分。
從2010年開始,集美區就把課堂與操場、體育與藝術結合起來,在全區中小學實施“身心健康、習慣良好、個性明顯、基礎扎實”的16字素質教育目標。2012年6月,以前三名(總分958分)的優異成績,首個通過“福建省教育強區”和“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區”驗收。
一個身心健康、習慣良好、個性明顯、基礎扎實的新局面是怎樣形成的?
曾營小學差異化教育的啟示
曾營小學是集美區一所百年老校,它曾培養出像曾竹韶那樣的新中國著名大雕塑家。他為人民英雄紀念碑雕塑的《虎門銷煙》成為全國藝術典范。近十幾年來,曾營小學在全面發展方面更是下大功夫。
采訪中,曾營小學校長葉秀萍講述了一個差異化教學的故事。這個校有一個叫張毅的學生,三年級時數學、電腦就達到了六年級的水平,他認為呆在教室跟著上數字、電腦課是浪費時間。學校特意安排他參加福建省奧林匹克“LOGO編程”信息學競賽,結果獲得全省第一名。像這樣一個“尖子”在學習上要不要按部就班?通過爭論,學校、年段、班級形成共識——“差異化教學”。學校通過全面調查摸底發現,全校竟然有60多個像張毅那樣有“一技之長”的學生。于是曾營小學率先在全市小學開展“差異化教學”實驗,給60多名“尖子”頒發“三證”,即游學證、擇業證、免考證。“游學證”是指學生某個單科達到更高年級的水平,經本人和父母同意申請這門功課的“游學”,經校方審核批準后給予這門功課的自由空間,這個學生可以到更高年級聽課,也可以到學校圖書館、電腦室學習。“擇業證”則是針對那些單科水平雖沒達到游學標準,但一堂課下來,內容都已掌握,就給予不再花時間做這門作業的自由。而考試和平常作業每次都能得到“優”的學生,則給予某個學科的“免考”。葉秀萍深切地說,這就是素質教育的具體落實,也是素質教育的靈活運用。她告訴記者,當時,市、區教育局、教育督導室領導都來調研,充分肯定這種游學、擇業、免考的做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