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林熟練地掌舵駕船。
老林一邊精心擦拭著船沿上的銹斑,一邊回答記者的提問。在休漁的這三個月,他的計劃很多——要訪友,甚至還打算去外地旅游。不過,他要先陪伴自己的船一段時間,得檢查機器設備,保養船體油漆,并做好防范讓“愛船”免受汛期臺風的侵害。
漁船在漁民心目中的地位,從老林的一言一行中已可見一斑。事實上,他曾經的“無限榮耀”也正是來自漁船——1995年,他擁有了浯嶼第一艘鋼質船,令村里的其他漁民驚羨不已。
數十年劈風斬浪,從最初的機帆船,到木制全動力船,再到大馬力鋼質船,再到現在駕馭的玻璃鋼船,陪伴老林的船換了一艘又一艘,老林的生產效率也隨之“水漲船高”。他說,如今政府每年都會給漁民提供幾萬至數十萬不等的燃油補貼,而現在漁民買新船,也可以像買新房那樣,到銀行貸款、按揭了。好政策,讓他們揚帆起航,不再有后顧之憂。
2
最振奮 把釣魚島海鮮賣到廈門
揚帆出海,少則十天,多則數月。這樣的生活,有沒有難忘的經歷?老林說,漁民并不樂意談“難忘的經歷”,但他們有許多“振奮人心的時刻”。
還是壯年的時候,老林就曾帶領村里多條船,前往釣魚島附近海域捕魚——在那里,他們驚喜地發現:無論是魚的種類還是數量,都比近岸海域多得多。于是,浯嶼漁民便想出了一個主意,不來回奔波了,直接在外海把新鮮的魚賣給前來接應的廈門鮮之源漁業專業合作社。就這樣,通過緊張的海上“接力”,釣魚島的海鮮便源源不斷地輸送到廈門市民的餐桌上。
之后,老林幾乎每一年都駕船到釣魚島,每次出海,他都像將軍出征那樣斗志昂揚。這是因為,在老林的理念中,去那么遠的地方捕魚,不僅是挑戰大自然,還有無上的使命感——這片海域是中國的,這片海域里的所有資源也是中國的。
自然,“命懸一線”的時候也很難忘。老林說,8年前一個夏季的夜晚,東海海域風雨交加,突如其來的風暴掀起二三十米高的巨浪,把他和他的漁船,變為飄零在大海中的一片“枯葉”(聽這段話時,記者腦中不由呈現出電影《完美風暴》里的畫面)。當時,老林用盡“吃奶的力氣”掌舵,船員們則在翻滾著的船上,齊心協力穩住船體。與大海的這場搏擊,持續了5個多小時,盡管已經和風浪打交道多年,但他直到這一刻,才知道什么叫“命懸一線”,什么叫“運氣”。
風暴漸漸平息,老林悟出了一個道理:人生如同在大海中行船,變化莫測,“運氣”,來源于準備,來源于在困難面前的拼搏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