碩士論文寫"呵呵"引來一片"呵呵呵" 網友大呼神奇
論文寫“呵呵”網上褒貶不一 這幾天,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2012屆畢業生汪奎的碩士學位論文《網絡會話中“呵呵”的功能研究》,突然在網上躥紅。一個網上堪稱“用爛了”的詞匯,居然成了一篇碩士論文的研究對象,讓網友大呼神奇。 作者在論文摘要中敘述了“呵呵”兩個字為何能撐起一篇碩士論文的原因:“呵呵”這類詞在網絡即時會話中有著獨特的意義和功能,還可以實現相應的言語行為。“對漢語日??谡Z語篇研究以及網絡狀態下自然語篇變異研究的推進有極大的借鑒意義”。 不過,這篇論文引發熱議,有網友冷嘲熱諷道:能把“呵呵”兩個字寫出一篇碩士論文的一定是強者啊!還有網友認為,研究這樣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詞匯,“真是白交三年研究生學費”。 廈大教授力挺研究網絡新詞 其實,論文研究“呵呵”還不止這一例。網絡搜索顯示,2011年,廈門大學中文系一位名叫卜源的碩士研究生和該系蘇新春教授同樣發表過一篇題為《網絡聊天中的擬聲應答詞以“呵呵”為例》的論文。 現任廈大嘉庚學院人文與傳播學院院長的蘇新春昨晚在接受本報采訪時,證實了此事。他說,卜源當初是研究生一年級學生,這篇論文是小論文,不到一萬字。 這篇論文的發表還歷經一個小波折,學術雜志的編輯對以“呵呵”展開研究,心里也沒底,還專門征求蘇新春的意見。 蘇新春說,在語言學中,這類論文題目是很正常的——一個語言現象的流傳背后都有原因可解釋,語言學就是用以描述、解釋語言現象。 他說,從語用學的角度對網絡會話語言進行具體、動態的探討研究,有助于對話語含義的深層研究,對揭示諸如“呵呵”這類應答詞語的普遍規律也具有重大意義,最終才能真正融入當今網絡社會,培養在虛擬世界中的語用能力,從而應對社會的發展需求。 蘇新春說,不止“呵呵”,這幾年一些流行的語言都成為研究熱點,譬如說,有人專門從不同角度來研究“被代表”“被捐款”等“被”現象。 有消息說,國內研究“嘛”、“呵呵”和“你看”,國外研究“you know(你知道的)”、“well(好吧)”和“I mean(我意思是)”的大有人在。 |
- 2011-02-05臺嶼農家圖書館辦迎春游園會 九百多老人樂呵呵
- 2010-11-09網友總結通過網聊習慣讀懂人心 “呵呵”顯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