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市多措并舉節約集約用地 讓寸土變寸金
鏈接 創新用地模式 五大舉措 提升集約化程度 伴隨著跨島發展和廈漳泉同城化發展進程的加快,廈門可用新增建設用地規模已日益趨緊,廈門市始終堅持以加快轉變土地利用方式促進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的提升,在節約集約用地內涵挖潛上下功夫,不斷創新土地利用模式和機制,積極探索土地深度開發和利用。 舉措 [1] 綜合開發利用,提高用地效率 近年來,廈門市大力提高建設用地綜合利用效率,及時推出城市綜合體為土地減負,將商業、辦公、酒店、住宅等多項功能綜合進行開發。2012年,共推出11宗綜合體用地,用地面積80.47公頃,總建筑面積達到232萬平方米,綜合容積率為3.05,且大大縮短城市各功能空間之間的距離,減少功能鏈接的土地需求,使土地能夠得到統一的規劃和開發利用。采取多樣化措施,促進土地的綜合開發利用,結合汽車站、公交場站(樞紐站)建設保障性住房、商品房;多家電信運營商共建交換機房;在工業集中區、機場、碼頭等區域,集中建設服務該區域的集體宿舍;充分利用橋梁下方空地建設停車場;開發城市地下空間,地下停車庫、地下交通和公共設施、地下商城等項目逐漸增多,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空間。 舉措 [2] 實施差異供地,完善市場配置 實行不同用途用地差異化供地方式,堅持和完善區別對待、有保有壓的差別化供地政策。對商業、娛樂、普通住宅按“價高者得”原則,主要采取拍賣方式供地;新增會展業、物流、軟件及信息服務業、養老設施用地、文化產業用地,實行“一地一策”確定招拍掛起始價。對于旅游景區開發、游艇基地等市場競爭性不強、產業帶動作用明顯的項目用地,實行掛牌(預申請)出讓。 舉措 [3] 細化指標管理,優化資源配置 通過建立和完善土地利用年度計劃的精細化管理制度,按照“總量控制、市區統籌、年初摸底、中期調劑、年底考核”的方式,把年度土地利用計劃和招商引資相結合,創新和規范土地利用計劃指標管理和監督制度,加強項目用地效益考核和指標調劑,促進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探索對經營性基礎設施和社會事業用地逐步實行有償使用,在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下,探索多樣化的國有土地使用權公開出讓方式,創新和完善土地資源市場配置機制,以資源的有償使用和市場化配置促進節約集約利用。 |
- 2013-06-18國土部:全面推進集約用地 四類土地是主攻方向
- 2013-01-21大田集約用地考核位居全省第一
- 2012-09-13國土資源部:嚴控土地使用標準 促節約集約用地
- 2012-05-15泉州開發區孵化模式集約用地 創出高“畝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