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民間捐贈小到信札大到別墅 豐富鷺島文化記憶
baijiapai.com?2013-07-22 10:45? ?來源:
東南早報
我來說兩句
從小受父母的影響,鄭啟五也是嗜書如命。
在鼓浪嶼鋼琴博物館、風琴博物館內,擺放著英國皇宮用的象牙琴鍵鋼琴,用織布機紙帶打孔機械原理制作的自動發音鋼琴,近4層樓高的世界最大管風琴……據鼓浪嶼鋼琴博物館館長朱巖介紹,鋼琴博物館和風琴博物館每一架琴的擺放位置乃至琴燈的放置,都是胡友義親自設計的,他每次從國外回到鼓浪嶼,每天都會到博物館來看看,“就是不在鼓浪嶼,他也經常從澳洲打國際長途電話來問一問,就像鋼琴博物館和風琴博物館永遠都在他的腦海里一樣”。
廈大教授
堅信書被翻閱才有靈氣 將父母畢生藏書捐廈大
去年4月5日,廈門大學91周年校慶到來之際,廈門大學人口研究所研究生導師鄭啟五教授做出了一個重要決定,把父母一輩子積存的圖書和資料全部捐贈給廈大。
對于鄭啟五的這個決定,有人不解,有人質疑,有人相勸,但鄭啟五卻有著自己的理由,那就是為了完成父母的遺愿,因為父母過世時均留下遺囑:“把一生積存的所有圖書和資料,找機會都贈送給廈門大學圖書館。”而且他堅信“在那發黃的舊紙里,沉淀著思想的厚重并閃爍著歷史的幽光”,“書在被翻閱時才會有靈氣”,因此“把父母親一輩子積存的圖書和資料全部捐贈給他們工作生活了一輩子的廈門大學,讓更多的廈大人閱讀到這些佳作,才是最佳的選擇”。
鄭啟五的父親鄭道傳、母親陳兆璋,分別于上世紀40年代中期畢業于廈門大學經濟系和歷史系,新中國成立后先后在母校任教,鄭道傳執教哲學系,陳兆璋執教歷史系。“父母都是愛書如命的人,生前把最美好的時光都獻給了廈大和他們最愛的學生們,戀戀不舍地走完了教書育人的一生。”鄭啟五介紹說,父親甚至在雙目失明后,還堅持“閱讀”各類書籍,由自己和母親“代勞”,利用固定的時間閱讀給他聽。父母積存的圖片和資料中,不僅有影響一個時代的《世界知識》(1949-1999)整套雜志;有經濟學、歷史學和科學社會主義的經典文叢上千冊,其中還不乏著譯名家的簽名本;還有他們的著作《殖民地問題》、《世界中世紀研究散論》等以及他們參與編寫的著譯《世界中古史》等。
在那個特殊的捐贈中,被捐出的還有鄭道傳、陳兆璋夫婦珍藏的數百封舊信,其中不乏謝希德、施蟄存、谷齊光、葉國慶、姚一葦、王夢鷗等著名教授、學者的親筆信札和明信片,信札的時間多為上世紀70年代末到90年代末,體現了知識分子在新時期奮發的思想與奉獻的情感,也體現了廈大長汀時期的學子幾十年如一日的同學情、師生情和母校情,是極為珍貴的文字史料。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