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郵輪產業峰會舉行 業界共話“海峽郵輪圈”
相關鏈接 海峽經濟圈發展,正處“天時地利人和” 生活水平提高,旅游也日趨多樣化。何時在家門口坐上郵輪,玩轉港口城市,成為越來越多人的期盼。 政策助力兩岸郵輪運輸經濟發展 7月10日,交通運輸部發布2013年第43號公告指出,將積極促進兩岸郵輪運輸經濟發展,培育和發展兩岸資本的郵輪公司。現階段,兩岸資本并在兩岸登記的企業,經交通運輸部批準可試行包租外籍郵輪多航次從事兩岸運輸。經交通運輸部批準外籍郵輪在國際航線上可直接掛靠兩岸港口(除旅客運輸)。 政策反映出行業的潛力。郵輪產業在中國被稱為“朝陽產業”,據統計,2001年,中國郵輪旅游消費者人數僅為8325人,而十余年后的今天,這個數字至少在40萬人以上。廈門作為有長期運營國際郵輪經驗的城市,從2000年至2012年,接待郵輪客超過50萬人次。 可能成長為最具中國特色的郵輪經濟圈 海峽兩岸地處東北亞郵輪圈與東南亞郵輪圈的中間區域,北連上海,南接香港,以海峽西岸經濟區為腹地,向東整合臺灣旅游資源與客源市場,具備成長為最具中國特色的郵輪經濟圈所需的資源基礎與市場條件。 海峽郵輪圈是一個區域經濟概念,所涵蓋的港口包括大陸的廈門、上海、舟山,香港和澳門特別行政區,以及臺灣的基隆、臺中、高雄、花蓮等十幾個港口,這些港口均具備發展郵輪旅游的基礎,并且希望共同開發郵輪市場。 海峽郵輪圈的形成不僅可以進一步提升海峽旅游的品質,釋放出更多市場活力,而且可以推進兩岸間港口的深層次合作,達到深化互信、共同發展的目的。 港口優勢不容小覷 記者了解到,“海峽郵輪經濟圈”中,港口密度高,且各港口間航程適中,非常適合郵輪公司突出長短程搭配豐富多彩的郵輪航線產品。“游客晚上上船,一覺醒來后,就可以在下一個港口城市游玩、購物。”昨日,中國港口協會郵輪碼頭分會會長王遲在做“海峽郵輪圈”主題推介時如是說。 的確,溫馨廈門、寶島臺灣、香江明珠、大上海、佛國舟山等,在這個經濟圈里星羅密布。圈內的長三角、珠三角地區、海峽西岸經濟區、香港、臺灣等地經濟都較為發達,人口密度大,人均收入較高,郵輪產品正處于市場開發階段,具備強大的市場潛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