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顯實力成果全民共享 解密思明文明創建成功經驗
2 創新創建 讓文明之花更加絢爛 在中山路有個“愛心小屋”。這個小屋里擺滿了各種手工藝品,有串珠、絲網花、水晶花、繪畫作品……它們可不是一般的商品,都是思明區10個街道殘疾人職業援助中心的學員親手制作的。每個手工藝品都寫著殘疾人的姓名、物品名稱還有價格。 如果有人看中某件商品,那就把錢直接投入一旁的募捐箱里。思明區中華街道說,這是一座聚集了關懷、溫暖的小屋。“愛不是抽象的概念,更不是空泛的口號,而是一種付出,更是你我的行動。” 作為愛心幫困新平臺,“愛心小屋”由愛心格子鋪、愛心募捐箱、愛心心愿墻、愛心義工站四大板塊組成,延續了思明區愛心品牌的傳統,把愛心募集、愛心捐贈、愛心義賣、愛心幫扶、愛心圓愿、愛心志愿服務等六大平臺活動有機結合,建立愛心能量聚集、奉獻的長效機制。 文明,從來不是靜止的。思明區正用自己的行動不斷充實和豐富著文明城區的內涵和外延。 “愛心超市”、“愛心課堂”、“愛心餐”、“愛心小屋”等一系列愛心品牌的推出;建成“管理、執行、監督”三位一體的數字化城管平臺;全市首創“道路清洗工程”;完成無物業居民小區設施和環境改造、提升;探索文明創建網格化管理模式;“校園道德講堂”在全區中小學校覆蓋……讓更多群眾受益文明創建新成果。 思明區在全市中小學校中持之以恒建設的“校園道德講堂”實踐活動就是思明區不斷創新文明創建工作的生動案例。 過去幾個月來,檳榔小學的孩子們一到學校就會直奔校園的菜地。揀揀落葉、拔拔雜草,看看菜的長勢。這塊菜地約400平方米,共分割成八塊,分別交給8個班的孩子種菜。花椰菜、芥菜、地瓜葉、油麥菜、香港四九菜心等各種小菜苗在檳榔小學里扎下了根。老師們說,對于生活在城市的孩子來說,種菜讓他們從實踐中體驗“責任”的擔當。這塊小小的菜地也成為思明區“夢想·田園”校園實踐基地。 雖然對于小學生來說,“道德、責任”這類詞很抽象,但思明區通過唱一首歌曲、學一句道德格言、看一部短片、誦一段經典、講一個故事、做一番點評,讓學生們在互動中達到知行合一。如今,“校園道德講堂”在思明區各學校紛紛開辦,為廣大學生帶來了一場又一場的心靈盛宴。 此外,思明區還強化區級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站建設,利用網絡、電話、談話、授課等多種方式及邀請相關領域知名專家、學者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和輔導。自建站以來,共開展宣傳教育活動和專題講座27場次,受眾上萬人次,帶動提升了校園文化,增強了未成年人的文化道德修養。 3 為民創建 激發群眾參與熱情 在思明區看來,文明創建不僅僅是展示發展成就的手段,更是改善民生、推動經濟發展、引領社會進步的重要舉措。 這個月,思明區在轄區內投入使用17臺“24小時自助圖書館”,一臺就在14歲的洪涌浩同學家門口。酷愛讀書的他說他都會來到七星路的“24小時自助圖書館”借閱書籍,“真是沒想到啊,能這么方便在家門口借書看書!”預計三年內,這樣的圖書館將遍布思明區96個社區,更多的市民就能在家門口借到圖書。 遍布全區各街道的街心公園,同樣演繹著思明區“為民、惠民”的創建理念。 每到夜晚,蓮坂小區休閑廣場是中青年的“時尚天地”,白天上班的他們在這里跳廣場舞,做親子游戲;每個清晨,這里則成了老人們晨練健身的好場所;節假日,這里是孩子們的歡樂園,有時社區在這里搞游園活動、文體活動,小區男女老少喜氣洋洋、其樂融融。 誰能想象得到,在一年前,這里還是小區內一塊黃土裸露的不規整綠地,不時有居民在此倒垃圾堆雜物,滋生蚊蠅蟑螂招來老鼠,居住在周邊的居民怨聲載道。 這是思明區積極提升文明創建水平、造福居民群眾的真實成效。居民吳阿婆高興地對記者說:這個活動場所的改造讓蓮坂小區煥然一新,以前一到晚上黑漆漆的、一點生氣也沒有,現在全部的樓道都亮了燈,區間道路也都安裝了路燈,整個小區亮堂堂的。 鐵路文化公園、海濱公園鷺江道沿線、開元街道辦后街心公園、官任路1號街心公園、后埭溪路湖濱南路口街心公園、西堤南三路、嶺兜西路、鷺江道大同路口……一塊塊街頭空地、荒地悄然變身街心公園。這樣的文明創建,為老百姓帶來的是實惠,看得見、摸得著的變化。 “思明區越來越美。”這是老百姓真真切切的感受,這也是文明創建給百姓帶來的實惠。 |
- 2013-07-30“三個以”踐行群眾路線 海滄文明創建再結碩果
- 2013-07-23虎溪社區婦聯文明創建我參與,文明行為我勸導
- 2013-07-17廈門市直工委部署年度績效評估(文明創建部分)工作
- 2013-07-15省運輸管理局召開文明創建推進會
- 2013-06-08雙涵社區:幗國文明宣導員,文明創建好幫手
- 2013-06-03省審計廳確立第十二屆文明創建目標和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