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安保留七夕傳統:無關風月 求技藝甚而求美麗
今天是七夕節。昨天下午,市級“非遺”傳承人同安“薄餅嫂”吳招治和本報新聞助理、老中醫陳永建,像往年一樣按同安風俗完成了七夕節的儀式。據說,同安還有不少家庭還保留著這一民俗,他們提前一天過節是希望讓更多年輕人了解傳統習俗。
祭拜后,把鮮花和香粉撒向屋頂。 “七夕”源于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愛情故事,對傳統女子來說,心靈手巧是贏得愛情的基礎,所以七夕節也稱“乞巧節”,女子們用各種形式表達心愿,祈求織女賜予自己出眾的技藝。到后來,“乞巧”的內容不再僅僅限于縫衣繡花,更擴大到生兒育女、健康美容等。 風俗 拜七娘媽:婦女賽手巧,小兒求聰慧 七夕節這一天,傳統的同安婦女有很多事要做。孩子們端午節時系在手臂上的五色絲線“長命縷”,也要到這一天才能解開。 陳永健說,當天傍晚時分不少同安人家都要祭拜七娘媽。主婦們在自家庭院或大門旁的屋檐下擺設案桌,供上炒豆茶、芋頭、油飯、南瓜煮面條等,還要供上新鮮的芝麻花、香粉、紅紗線,以及紙做的七娘媽轎,再擺上七個酒杯和七雙筷子。 據《同安文史資料》記載:七夕乞巧,舊俗是陳瓜果香案于庭中,拜織女乞巧。傳說中的織女心靈手巧,能織無縫天衣,女孩們用紅紗線向織女祈求自己能有一雙巧手。婦女們用絲線穿七孔針賽巧,小兒則拜“天孫”(即織女星)求聰慧。
供品 美食:香粉可美容,炒豆茶甜蜜 鮮花是祭拜活動中必不可少的。同安民俗專家蔣大營說,七夕節主要采集白色芝麻花,用草結成一串作為供品,象征諸事蒸蒸日上。 七夕節清早,孩子就結伴去采花。采集的鮮花放到紙做的七娘媽轎上,祭拜后投擲于自家瓦房屋頂上。家住同安的黃先生祖籍泉州,他說,南安也有相似的風俗,不過要采集七種時令鮮花各七朵。如果家中有育齡婦女,還要看看投擲到屋頂上的花落何處,若花落在瓦片頂部,寓意會生男孩,若花掉入瓦片凹槽則表示會生女孩。 同安女子祭拜七娘媽前,要特地去買粉盒,這種粉盒現在市場上已經難得一見了。祭拜后留下半盒香粉,據說小孩子擦拭后不會長痱子,女孩或婦女擦了以后可以讓容顏更美麗。 供品中有花生、芋頭,這些都是這個時節剛剛收獲的農副產品,拿出最新鮮的東西祭拜,以示虔誠。 吳招治說,同安七夕節有不少美食,除了金瓜(即南瓜)煮面外,還有一道炒豆茶更具濃郁的地方特色。同安盛產花生,炒豆茶主要由白糖和花生炒制而成,入口芳香四溢,甜蜜無比。 |
- 2013-08-13情侶漫步沉醉閩江夜景 江水上漲被困幸成功脫險
- 2013-08-13海南保亭萬人潑水嬉戲共度“七夕”
- 2013-08-13七夕:傳統節日被商家綁架 勿以愛情的名義“消費”傳統
- 2013-08-13別讓接吻大賽嚇跑了牛郎和織女
- 2013-08-13武漢連續兩天高溫超39℃ 為近54年來頭一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