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簡介
集美是西出廈門島的重要門戶,位居廈門市的幾何中心和廈漳泉三角地帶中心位置,區位優勢獨特。1989年5月和1992年12月,經國務院批準相繼設立杏林、集美臺商投資區,規劃總面積為32平方公里,是廈門經濟特區對外開放的一個重要窗口。 歷經發展,集美正成為廈門市重要的工業區、文教區和新城區。全區總面積27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8萬人,下轄灌口、后溪兩個鎮,杏林、集美、僑英、杏濱四個街道辦事處,38個社區居委會,21個行政村。2012年全區實現生產總值345億元,增長11%;工業總產值719.8億元,增長1%;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73億元,增長19.8%,投資規模位居全市各區之首;財政總收入59.2億元,其中區級財政收入26.5億元,分別增長18.3%和26.1%,增幅均列全市各區第二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6.8億元,增長17.2%;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764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6394元,分別增長12%和12.4%。 集美經濟社會發展有以下六個主要特點: 一是交通網絡便捷發達。集美的鐵路交通密集度居全省第一,鷹廈鐵路與福廈、廈深、龍廈、福廈城際鐵路四條鐵路匯于坐落在集美后溪的廈門北站。廈門北站是國家“四縱四橫”沿海鐵路快速通道上的一個重要節點。集美的公路四通八達,海空交通非常便捷,距廈門高崎國際機場5公里,距東渡港6公里,海滄港12公里。2012年剛確定的廈門軌道交通建設,首先啟動的1號線就在集美片區,同時集美也是1號線、2號線的主要途經區。 二是新城建設全面推進。集美城市建成區已拓展至54平方公里。2009年以來,廈門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島內外一體化發展戰略,掀起了集美新城建設的熱潮。2010年初,集美新城建設全面啟動,帶動原有四大城市片區的發展,形成“一心四片”蝶形發展的新城區格局。目前“一心四片”正按“高起點、高標準、高層次、高水平”的要求有序推進,朝著建設世界一流城市的目標邁進。其中,集美新城核心區建設尤為突出,是國家、省、市各級領導考察的熱點。集美新城核心區,規劃面積6平方公里,依托6.9平方公里水面的杏林灣,將建成以商務辦公為核心,集生態公園、生態居住、文化娛樂為一體的城市新城區。目前已完成投資超過430億元,基本建成共同管溝、“三縱一橫”交通干網等基礎設施,一批重要產業項目相繼開工,整體城市規模已初步顯現。除此之外,廈門北站新城片區、灌口小城鎮建設、集美嘉庚建筑老城片區改造等等,都將根據我們城市發展規劃,發展成為特色各具的城市片區。到2020年,集美城市將實現“雙百”:建成區達100平方公里,人口規模100萬。 三是產業經濟發展迅速。堅持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雙輪驅動”,產業集群優勢日益凸顯。先進制造業方面,擁有杏林、集美兩個國家級臺商投資區和省級廈門機械工業集中區三大工業園區,集美臺商投資區(先進裝備制造業)被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評為第二批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去年全區年產值5000萬元以上的企業有207家,其中上億元的企業有117家,擁有正新(輪胎)、金龍汽車、廈工、安妮、櫻花、LEELEN(立林)、WISH(偉士)等中國馳名商標。三大支柱產業汽車機械、電子信息、紡織服裝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80%,汽車、機械兩條產業鏈產值超百億,成為廈門乃至海西重要的機械產業制造基。現代服務業方面,重點發展商貿、物流、旅游、文化創意、營運中心等領域,杏林灣商務營運中心、廈門北站營運中心正逐步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前場物流園區等服務業載體平臺加快建設,中國電信海峽通信樞紐中心、中國數碼港海西運營中心、中國移動手機動漫基地等信息軟件業重大項目相繼落地建設。2011年,廈門軟件園三期落戶集美,項目占地11.8平方公里,總投資360億元,計劃5年內建成。當前我區的招商主要圍繞壯大支柱產業鏈、信息軟件業而展開,預計到2015年,集美將實現二、三產業平分秋色的經濟發展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