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控制鼓浪嶼人口政策 打破小島“生態平衡”
東南網10月22日報道(海峽導報記者 詹文 崔曉旭/文 吳曉平/圖) 開欄語 鼓浪嶼的美,曾讓世人驚嘆。不是庸脂俗粉,它的美,寫盡厚重人文,絕代風華。 那是彼時。此時的鼓浪嶼,在飛影流光中,落了一身遺憾。天風海韻下,幾聲輕嘆。 今年來,本報就鼓浪嶼亂象,持續關注。3月,推出《迷失的鼓浪嶼》;4月,推出《尋回鼓浪嶼》;5月,推出《問政鼓浪嶼》;9月,再度出手,推出《重塑人文社區 共同締造美麗鼓浪嶼》。 連續四次系列報道,只為鼓浪嶼。為了這個沉淀百年的小島,能重塑人文社區,能回歸那個屬于世界的鼓浪嶼。 今天開始,本報將推出“反思鼓浪嶼”系列報道。反思此前之種種亂象背后的癥結,以向讀者尋求對策。 擁有萬國建筑風情的鼓浪嶼,一直以海的胸懷,吸納世界。百多年來,各地的人文精華在這里交融,塑造了鼓浪嶼的獨特人文。 令人遺憾的是,這20多年來,鼓浪嶼出乎意料地經歷兩波集中的搬遷潮。搬遷潮的結果是鼓浪嶼人文社區的衰落和人文精神的枯萎。 時至今日,有許多老鼓浪嶼人、專家學者,開始反思這兩波搬遷潮背后的一項政策。有專家直言,當年的一道“人口減法”政策,直接或間接地,把鼓浪嶼整個社區的生態破壞了,它打破了小島的平衡。 我的無奈 其實不想走 其實我想留 沙灘的腳印,清晨的薄霧,濕漉漉的青石板,寫滿故事的老別墅,樓上飄下的琴聲……這一切,是沈芳記憶中的鼓浪嶼。 30歲的她,曾以為,自己會在島上住一輩子。因為她太愛這個小島。 在鼓浪嶼出生,在日光幼兒園和人民小學走過童年時光。沈芳覺得,家的定義不是那棟三層樓的房子,而是整個鼓浪嶼。那個小島都是她的家,她的樂園。 上世紀90年代中期,原來在鼓浪嶼工作的父母,因為單位搬遷開始到島內上班,沈芳也轉移到島內讀中學。一家三口,每天花兩個多小時,往返于鼓浪嶼和廈門島。 盡管如此,沈芳和父母也沒考慮過搬家。 在上海念完大學,沈芳回到廈門。她曾突發奇想,在鼓浪嶼找工作。這幾乎不可能,島上已經沒有什么單位了。沈芳又開始了每天的往返。只是,重回到鼓浪嶼的她,越來越感覺到生活的不方便。許多生活用品,鼓浪嶼買不到。母親很早就開始,每天下班,買上需要的東西再回鼓浪嶼。拎著大包小包,擠公交、擠輪渡。 父母的年紀逐漸大了,母親的腰痛日漸嚴重,島上的醫療水平卻越來越弱……6年前,他們最終決定把家遷出鼓浪嶼,在廈門島內買房。 沈芳清晰記得,搬家那天,叫了好幾輛板車。母親的神色有些憂傷,完全沒有搬新家的快樂。沈芳也是,沒有多說話。 鼓浪嶼的老房子還留著,租給了外地來做生意的人。母親特意騰了兩間,不租的,打掃干凈,準備偶爾周末再回來住。 惡性循環 兩波搬遷潮 一連串負效應 搬出鼓浪嶼的,不止沈芳一家。小時玩伴、左鄰右舍,大都搬出去了,而且比她早。 在老人記憶里,這20多年,鼓浪嶼經歷了兩波比較集中的搬遷潮。 第一波搬遷潮,在上世紀90年代初。1993年初,廈門出臺《廈門市城市人口管理暫行規定》,按“只準出、不準進”原則嚴控鼓浪嶼人口。這便是后來經常被提起的“人口減法”政策。 搬離鼓浪嶼島的,先是島上的返城知青,然后是房改后房子分在廈門的一撥“公家人”;拆遷工廠時隨之走了一大批人;此后,鼓浪嶼的政府撤銷,變成了一個管委會,人大、政協這一整套班子全沒了,又走了一幫人。 居民不斷外遷,引發一連串不可逆的負面效應——學??s減、醫療機構搬遷、生活設施沒落。島上的生活,變得愈加不方便。居民用了個詞——“生活難”,島上已經沒有一間像樣點的百貨店,一些便民服務業相繼關閉?!肮睦藥Z上的醫療配套,只能看些感冒、發燒之類的常見病?!崩暇用穸瓎⑥r說,鼓浪嶼的孕婦想要生小孩,只能“乘風破浪”坐船到島內醫院。有兩個小孩因為來不及,一個生在了鼓浪嶼碼頭,一個生在了快艇上。 學校沒了,醫院沒了,生活難引發第二波搬遷潮。留守的居民,繼續外遷?!叭丝诳s減—單位搬離、學??s減、醫療機構搬遷—口縮減”,如此惡性循環。即便是五代扎根鼓浪嶼的申遺顧問、廈門文史專家何丙仲,也在2009年春節前,“揮淚告別”住了半個多世紀的鼓浪嶼,搬到廈門島內居住。 反思人口 “減法”打破小島“生態平衡” 這20年里,鼓浪嶼集中爆發的兩波搬遷潮,直接指向了背后的一項政策。 時至今日,許多老鼓浪嶼人,還有專家學者,開始反思上世紀90年代初的那個規劃——“人口減法”。 一位參與了當年規劃的人士回憶,廈門市政府所作的整體規劃里,提出鼓浪嶼要做減法。那時的鼓浪嶼,“五臟俱全”,醫院、學校、工廠,各種行政單位都有。當時人口是兩三萬人,政府的規劃要減到一萬到一萬五。 這項政策實施若干年后,便開始有參與過當年規劃的人士呼吁,不能再對鼓浪嶼的人口做減法了。因為,事態朝著不可控制的方向發展。隨著不斷做減法,各種單位和設施都搬出來,年輕人不斷向廈門市區搬遷,鼓浪嶼人口減少形成一種加速度,到達一個點后,停不下來了。“‘人口減法’直接或間接地,把整個社區的生態給破壞了,它打破了小島的平衡。”申遺顧問龔潔直言。 學校搬走、醫院搬走、洗衣店搬走——小學只剩下一所;原本有三家醫院,如今只剩一個衛生所。 原本服務于居民的店鋪,也開始轉型做游客生意,鼓浪嶼的社區功能逐步退化?!皫缀跛猩钣闷?,都要到廈門島內去買,每個月的生活成本要比廈門島高三四百元。”居民陳阿姨說?!啊丝跍p法’還把鼓浪嶼的人口結構破壞了?!饼彎嵳f,曾經的鼓浪嶼,匯聚了全國最多名人、最多有錢人,是個最具藝術氣質的小島;高素質人才和高收入群體外遷之后,鼓浪嶼變成了老齡化嚴重的“貧民區”。 數據顯示,鼓浪嶼的低保人口,遠遠高于廈門市平均水平,甚至翻了好幾倍。 |
- 2013-10-21鼓浪嶼一特大售假窩點被端 走私貨實為廣東貨
- 2013-10-2153個核心要素修繕方案敲定 鼓浪嶼申遺設計方案完成
- 2013-10-21鼓浪嶼一特大售假窩點被端 “走私貨”實為廣東貨
- 2013-10-21各式風貌老洋房若保護好 煙臺山堪比鼓浪嶼
- 2013-10-21鼓浪嶼一特大售假窩點被端 "走私貨"為廣東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