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高潮视频在线观看,国产无套乱子伦精彩是白视频,国产国产人免费人成免费视频,国产特级毛片AAAAAAA高清

東南網首頁 新聞中心 滾動網報 直通屏山 領導留言板 新聞發布會 西岸時評 東南空間 東南網事 國內 國際 娛樂 體育 視頻 圖片
思明區 海滄區 湖里區 集美區 同安區 翔安區
鎮街視窗:
部門直通車:
鷺島消防 婦聯新聞 工會 文明湖里 文明同安 計生委 黨工委 電業局 港口管理局 物價局 海事局 旅游局 教育局
企業風采:
海翼集團 夏商集團 廈門國貿 翔業集團 翔業公益
行業頻道:
房產 汽車 建材 食品 保健 商會
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 > 廈門頻道首頁> 城事 > 正文

全球校友見證百年傳奇 集美學校創辦100周年紀念活動舉行

baijiapai.com?2013-10-22 07:13? ?來源:東南網    我來說兩句

集美校友爭相與“校主”嘉庚先生后裔合影留念

東南網10月22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香卉輝 黃智敏 見習記者 溫航/文 吳曉平/圖)一個世紀以前,集美還是個寂寂無聞的小漁村,但百年后的今天,這個漁村卻能讓人從幼兒園讀到博士,無數名人從這里走出,不得不說這是一個教育傳奇,而這部傳奇的創始人就是“校主”陳嘉庚。

昨日上午,陳嘉庚先生創辦集美學校100周年紀念大會在集美隆重舉行。海內外2500多位賓客云集,共同感懷陳嘉庚先生辦學創舉,慶賀集美學校百歲華誕。

全日制在校生超過6萬人

全國政協原副主席羅豪才,中國僑聯主席林軍,省政協主席張昌平,省委常委、廈門市委書記王蒙徽,副省長李紅,陳嘉庚七公子陳元濟,陳嘉庚長孫陳立人,和來自海內外的2000多位集美校友參加紀念大會。

100年來,集美學校篳路藍縷,櫛風沐雨,如今全日制在校生規模已經超過6萬人,校舍建筑面積超過160萬平方米,有各類院校23所,實現了學前教育、基礎教育、職業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完備體系,可以從幼兒園讀到博士。

昨天在紀念大會上,廈門市政府還表彰了第11批“捐資助學、尊師重教”模范單位和個人,包括呂氏基金等在內的共119個單位和個人獲得獎勵證書和獎章,他們的名字和捐助金額還將被鐫刻在嘉庚公園內的尊師重教紀念碑上。

全球校友首次“回家”聯誼

昨日下午,第三屆全球集美校友聯誼大會在嘉庚體育館召開。全國政協常委、港澳臺僑委原副主任,福建省原省委書記陳明義宣布大會開幕。省委常委、廈門市委書記王蒙徽發來賀信。

參加昨天大會的有全球62個校友會的3000多名集美校友,其中來自港澳臺和東南亞地區的有1000多人,最年長的有90多歲了,是一次盛況空前的集美校友大聚會。

這是集美校友首屆全球聯誼大會首次回到“家鄉”召開。首屆大會2007年在香港舉行,第二屆大會2011年在泰國曼谷舉行。

昨天的紀念活動還有“陳嘉庚先生創辦集美學校百年教育成果展”,會上贈送了《集美學校百年校史》和《集美學校嘉庚建筑》兩本書;投資3億元的第二醫院嘉庚樓落成;投資1100多萬元的集美小學主教學樓和敬賢堂修繕改造完工;由海內外校友共同捐資、斥資1000多萬元的集美校友會館落成。

人物專訪

陳嘉庚長孫陳立人:爺爺最愛吃地瓜稀飯配咸菜

祖父一百年前的遺業,得到了很好的保護和發展,“取得了質的飛躍”,這讓84歲高齡的陳嘉庚先生長孫陳立人先生感到“欣喜和欣慰”。

陳老表示,“祖父興辦教育、振興中華的偉大夢想逐步實現了,我們海外親屬備受鼓舞。”與此同時,遍布世界的校友為母校和家鄉的建設慷慨解囊,捐資助學,使嘉庚精神得到發揚光大。

回憶起自己與祖父嘉庚先生的趣事,陳老說,自己曾在1952年陪同別人去祖父家里吃飯,老人家吃的是什么?“地瓜稀飯,配蘿卜干咸菜。”陳老說,“他老人家喜歡吃,也提倡我們吃。”

在陳嘉庚紀念館前,陳老說,嘉庚建筑是融合閩南特色、現代化的一種特色建筑風格。和現在“千樓一面”的建筑風格相比,嘉庚建筑把華人文化、閩南傳統保存下來,應該把嘉庚建筑提高到“嘉庚文化”的層面,來進行研究和弘揚。

泰國集美校友會會長丁文志: 24歲上初一,勇敢滅火得獎牌

生于1930年的泰國集美校友會會長丁文志博士,雖已年逾八旬,但依然在為推動中泰交流、促進祖國發展而奔走。他對“第二故鄉”——集美的感情尤深,每年都要來好幾次。

1954年,丁文志從泰國回到祖國,來集美中學讀書。由于家境貧寒,他在泰國沒受過多少教育,到集美念初中時,已經24歲,升高中時已經27歲了,比同班同學的年紀都大出一大截。昨天返校的100多位老同學中,他也是最年長的一位。

丁文志依然清晰地記得當年見到“校主”陳嘉庚先生的情景:先生不顧年事已高,每天仍往來校園監督學校建設。集美學校的建設圖紙就裝在先生的腦袋里,他拿拐杖在哪的地上點點,工頭就按照他的規劃在哪建設學校。

年輕的丁文志要求自己,凡事都要向校主看齊。1957年,他在學校的工廠中,英勇地撲滅了一次火災,因此得到了學校頒給他的一枚獎牌。

可惜的是,1962年丁文志返回泰國,多年輾轉,這枚承載著青春記憶的獎牌已經找不著了。

責任編輯:藍曉梅
相關新聞
相關評論
頻道點擊排行
網站點擊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