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從潯尾漁村到現代新城
集美的城市建筑既現代又不失嘉庚風格。(陳昆鎮 攝) 集美已成為綠意盎然、生機勃勃的現代新城。(林志杰 攝) 廈門日報訊 百年前的集美社,是一個一窮二白的小漁村,村民們靠挖海蠣、捕魚為生,文化落后。 百年桑田。而今看集美,昔日彈丸之地的“潯尾漁村”,已經被嶄新的城市肌理覆蓋:成片的現代化建筑紛紛崛起,發達便捷的高鐵、高速路網已經形成,科教文衛配套設施不輸島內。 時間與空間,交織繪就集美的“蝶變”:一座文化品位高尚、人居環境優美、創業環境優越、功能配套完善、具有濱水特色的島外生態新城,正在從理想變成現實。 工業騰飛 三大支柱產業集群發展 站在天馬山上放眼集美,四通八達的交通路網間,古老的學村、繁華的城區、廠房林立的工業區錯落有致地分布。誰承想,就在半個多世紀前,集美還只是潯江邊的一個不起眼的農村、漁村,近代工業幾乎一片空白。 一直到1958年,廈門市在杏林設立了工業區,這里的工業才算“正式起步”。此后,伴隨著廈門經濟特區建設的進程,集美進入了工業加速發展的“大跨步”時代,杏林、集美兩大國家級臺商投資區相繼設立。 20多年來,依托兩大臺商投資區和省級工業區——廈門(集美)機械工業集中區,集美區委區政府大力筑巢引鳳,正新、TDK、寶姿、宏發電聲、廈工、金龍等“名牌”企業紛紛在集美安家。 變化是飛速的。2003年,集美、杏林兩區合并后,集美區工業總產值首次超過200億元;2012年,集美區工業總產值已實現719億元。 集群發展、做大做強。目前,集美已形成汽車機械、電子信息、輕紡服裝三大支柱產業,產業“抱團”發展的效益日益顯現。 在保持工業項目原有優勢的同時,集美在城市化建設和產業升級轉型的機遇之下,圍繞軟件信息、商務商貿、現代物流、文化旅游等新興產業,全力構筑現代產業體系。 島外新城 “一心四片”繪就全新景觀 美輪美奐的園博苑,氣勢恢宏的嘉庚建筑群、獨一無二的山海資源……作為著名的僑鄉和旅游景點,集美人文和自然景色相得益彰。自然、歷史價值之外,這里蓬勃的潛力和巨大的升值空間,讓集美成為島外最具魅力的熱土。 正在興建的集美新城,是在島外崛起的新城市中心。新城依水而建,與世界最美的海上大觀園——園博苑為鄰, 6.9平方公里的杏林灣環繞新城,風光旖旎。自2010年啟動建設以來,集美新城已經從“藍圖”變為逐漸成形的現實,建設者們以宏大的視野和高水準的品質,在環杏林灣4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繪就全新的城市景觀。 以杏林灣為核心的6平方公里區域,不僅是集美新城的核心區域,也將是“大集美”未來的“心臟”。杏林灣畔,3年前動工的杏林灣商務營運中心,現在已有十棟寫字樓拔地而起。這里被稱作新城“CBD”,已經吸引200多家大型企業總部、金融、商業項目入駐。 不遠處,宏偉的嘉庚風格公建群形成規模,誠毅書城、誠毅圖書館、嘉庚藝術中心等公建項目基本竣工,這里是新城將來的行政及文化藝術中心,將成為集美的新興地標。 一個變化是,新城核心區的建設重點從早期的規劃設計、基礎設施建設為主,逐漸轉向以實質性的重大產業項目建設為主,杏林灣商務營運中心、軟件園三期起步區等產業載體平臺陸續建成,實現了產業發展與新城建設齊頭并進。 與此同時,集美新城對周邊片區也起到很好的輻射帶動作用,灌口小城鎮建設快速推進,杏林、后溪等重大片區連片成勢,集美城鎮化的步伐越邁越大,老城區與村鎮之間的差距逐漸縮小。 科技創新 軟件園三期打造廈門“硅谷” 城市發展,離不開產業支撐;而產業結構調整、升級換代,科技起到了不可替代的引領作用。在“美麗廈門”發展思路下,集美區提出打造“創新型高新產業區”的目標,以獨特的區位優勢,依托高校的人才優勢,其對高新技術產業的吸附作用日益凸顯,推動地方產業升級。 這個月,軟件園三期起步區便可交付使用,成為建設智慧廈門、引領信息消費的重要項目。軟件園三期于2011年底落戶集美,是我市發展戰略新興產業的重要園區載體,主要發展軟件、信息、動漫等產業。 項目總投資460億元,總規劃面積12平方公里,建成后可容納20萬人,形成2000億元產值,產生近50億元稅收收入。按照規劃,軟件園三期將建設成一個“高水平、應用性、服務化、開放式”的國際化智慧型園區,打造成為廈門的“硅谷”。 中國移動手機動漫基地、中國電信海西通信樞紐中心、中國數碼港海西營運中心、雅馬哈、福大自動化、吉比特等龍頭企業已簽約入園,將帶動大批行業企業入駐軟件園三期,產業集聚效應再次放大。據統計,截至今年9月底,已有294家企業意向投資,通過入園審核的企業207家。 集美將成為科技創新高端人才和智力的“洼地”,創造更多的創業、就業機會。高端人才的集聚和資本的進入,將加速集美形成“內生性的自我發展能力”,吸引省內外的資金、技術、人才、信息等生產要素源源不斷涌入,集美將成為閩南三角地帶新興的經濟中心。 低碳發展 “強二進三”拉動“綠色產業” 在集美,城市發展和生態保護并行不悖。備受關注的集美新城核心區是廈門首個低碳示范區。它在規劃建設時尊重原有的生態體系,體現山、水、城相互交融的特色,并倡導低碳公交、構建慢行交通系統;正在建設的灌口小城鎮,是國家級“綠色低碳重點小城鎮”,依托豐富的山地、水體資源,將打造成為一個“綠色生態”的新家園。 近年來,在集美城市化步伐加快的背景下,生態文明建設的步伐也有所“提速”。去年底,集美區順利通過省級生態區考核驗收,成為廈門市首個“省級生態區”。 在產業發展路徑上,集美區主動選擇了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的路子,注重調結構,轉方式,關停了一批高耗能、高排污量、低產能的企業。大力發展高科技、高效益、低能耗、低污染的產業,讓人們享受到更多的“綠色福利”。 以“強二進三”為思路,近年來,集美區重點培育生產性服務業,規范提升生活性服務業,推動現代服務業擴規模、提層次、上水平。 低碳環保又具有高附加值的軟件信息、商務商貿、現代物流、文化旅游等高端行業,已先后在集美落地并初現效益。目前,杏林灣商務營運中心和廈門北站營運中心等現代服務業大型發展載體進展順利。前場鐵路大型貨場、集美物流園、北站汽車物流中心、源香冷儲等項目建設正在進行,現代物流基地雛形初顯。 萬達商業廣場、圣果院商業中心等的載體建設,將成為集美區域性購物中心。被喻為“海西硅谷”的軟件園三期一動工,馬上吸引了軟件研發、動漫企業、集成電路設計、信息技術服務等200多家企業入駐。 依托無可復制的學村文化、獨一無二的水上園博苑、背山面海的優質自然資源,以海峽兩岸龍舟賽、全國汽車場地越野錦標賽等節慶、文體賽事為抓手,集美區致力于發展生態之旅、文化之旅,為“生態集美”賦予了更多內涵。 |
- 2013-10-22全球集美校友聯誼大會 校友高唱校歌一齊"致青春"
- 2013-10-22集美:邁向國家級教育強區 學村變身現代大學城
- 2013-10-22訪集美區委書記倪超:弘揚嘉庚精神 建設美麗集美
- 2013-10-22集美校友總會會館暨集美僑聯大廈落成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