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學村飄書香 僑鄉集美詮釋宜居新城
海西晨報訊(記者 謝禎 袁青青 鐘夢然) 一百年前,集美,漁村。對,它只是一個外界都不知道它名字的小漁村。當時,集美人口不到2000人,絕大多數是文盲,村民們多以討海為生。 一百年后,僑鄉,新城。對,它已經變身為廈門島外新城建設的示范區。如今,“一心四片”的新城規劃,正張開手掌推動這座書香環繞的土地奮進。 今天,公元2013年10月21日,正是陳嘉庚先生創辦集美學校100周年的大喜日子。讓我們一起,跟著集美百年發展足跡,一同感受這片熱土的脈搏! 小漁村變身學村 木帆船、那片海,還有討海的老人…… 這里是100年前的集美,更準確地說,是集美漁村。 而這個漁村的命運,因為一個人,提前被改變。 “1912年秋,一艘木帆船鼓滿風帆,乘風破浪從廈門朝集美駛來。陳嘉庚先生攜妻子兒女,搭船從新加坡回廈門,再從廈門回到集美。”《集美校友》主編、《百年往事》作者陳經華告訴晨報記者,據他了解,1912年陳嘉庚回集美后,經常到集美各社走走,到鄰村拜訪親朋好友。 所見皆同,到處都是光腚孩童,粗言野語,相互謾罵,成群結隊,打架斗毆,有的還聚在一起賭博抽煙。看到這一切,陳嘉庚十分難受。先生問鄉里人,為什么孩子如此野蠻,得到的回答都一樣:舊學已荒廢,新學沒錢辦。先生想:孩子沒地方讀書,無所事事,怎能不學壞? 于是,在1913年3月,陳嘉庚創辦的第一所新式學校———鄉立集美兩等小學校正式成立。閩海之濱的小漁村集美,響起了第一聲新學年的鐘聲!這鐘聲宣布了集美小學的開端,也宣布了集美學校的建立。這鐘聲,也標志著先生長達半個世紀艱苦的興學歷程的開始。 1922年左右,集美不但有了男小,還有女小、師范中學等等。通往大社祠堂的道路,已成一條人來人往擁擠的臨時街道,兩側擺滿了魚、蝦、蟹、海螺、海蠣的小攤。擺攤賣海鮮、蔬菜的都是村民,有集美的,也有鄰村的。買菜的多數是學校職工家眷和學校膳廳的廚工。他們見到陳嘉庚,有的打招呼表示敬意,有的怯生生往后躲。從這條小街可以看出,學校為村民打開了謀生的道路,村民為學校提供了后勤保障。 “當時,許多村民都在學校做工。學校已經成為集美社和附近村落的經濟中心。”陳經華在《百年往事》中寫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