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滄義務教育均衡今日率先迎接“國檢”
海滄實驗中學。(本報記者 姚凡 攝) 北師大海滄附屬學校書法比賽。 沈海高速公路海滄入口處不遠的海滄東孚中心小學最近發生了一件事。從這件事中,或許能更快速、更簡單地看懂海滄區義務教育均衡的現狀。 這所農村小學所在的東孚鎮位于廈門最西部,被稱為廈門的“西伯利亞”。不久前,它迎來了福建省教育主管部門的一個常規檢查。在學校轉了幾圈,檢查者問校長潘建成:你們這所學校是全海滄辦學條件最好的吧? 兩周前,潘建成在學校被授予“福建省行知實驗學校”時,提及此事。他說,我當時是受寵若驚,但也得實話實說,“在海滄,我們還算不上是最好。”潛臺詞是顯而易見的:一所農村小學的辦學條件就可以獲得這樣的評價,城區的學校更可想而知。 今天,海滄區將率先迎來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區的檢查。我們從海滄一些學校的那些小事說起,透過小事來看看海滄在做的大事:教育均衡。 延奎書畫長廊。 延奎鼓樂說唱《說海滄 夸海滄》。 1 學校標準化建設 不僅要“綠色校園”,還要“香化學校” 事實上,對這類“美麗的誤會”,潘建成已經習以為常。 幾年前,碩士生林藝璇被分配到東孚中心小學,她把學校照片上傳到自己的QQ空間,校園里有花有樹,教室里有多媒體觸摸屏一體機,走廊里有供學生任取的開放書吧……林藝璇說,我的小伙伴們都驚呆了:這真的是農村學校嗎?跟城里學校比,啥也不差啊! 不過,在廈門市教育局今年編寫的《廈門市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工作建設畫冊》,有兩幅有趣的照片,一張顯示六年前的東孚中心小學,照片說明寫道“學生們在煤渣操場上做廣播操”,相鄰的另一張照片,東孚中心小學的孩子們仍在做廣播操,卻是在塑膠跑道上。 這所農村小學的過去和現在,就是海滄教育均衡的一個縮影。煤渣操場和塑膠跑道在時空上的變換,是海滄區花大本錢辦教育最有力佐證。海滄區發布的一組數據很有說服力——近三年,海滄區共投入教育資金14億元,其中教育建設資金近10億元。 海滄區副區長張志紅說,這筆建設資金除了新建學校以滿足更多就學需求之外,學校標準化建設是另一筆重要支出,目的是讓校際之間、城鄉之間的辦學條件差距縮小、再縮小。 在這方面,海滄育才小學也是典型代表,它原本是一所簡陋的村辦小學。不過,現在,校方自信地認為,它現在可以在硬件上和島內的一流校一較高低——除了村里的投資,它也得益于海滄區的大手筆投入。育才小學粗略一算,這幾年,海滄區為這所學校投入上千萬元,充實設備。校方說,在給學校投錢方面,政府從未猶豫。 北師大海滄附屬學校高爾夫球課。 外附校校運會。 2011年4月,海滄所有的義務教育階段學校,都達到國家制定的標準,成為全省第一個完成義務教育標準化學校建設任務的行政區。 在把“紅旗”插到標準化學校的山頭上,海滄區還意猶未盡——2011年,它啟動了“綠色校園”建設,要求每所學校“垂直綠化”:高處有樹、中間植花、地面種草,“一校至少有一塊草坪”。更加有趣的是,“綠色校園”還提出“香化”學校的目標——鼓勵學校種植諸如玉蘭樹、桂花等可以散發香氣的樹種。 “綠色校園”也不是為了種樹而種樹。青礁小學在慈濟宮旁,后者盛產中草藥。這所農村小學的綠化方案被設計為和中草藥結合在一起,他們在校園里開辟中草藥種植基地和中草藥蔬菜基地,自己編寫中草藥課本——除了認識中草藥,還教學生們種植。校長說,這使得學生們認識到中草藥的博大精深。 張志紅以此為例說,這是將“綠色校園”建設真正深入到理念層面。她說,學校環境和學校文化建設、學生的養成習慣之間的聯系,已經被證明是發揮正相關作用。 截至目前,在這輪的“綠化校園”方面,海滄區已經花了2000多萬元。 外附校科技課堂。 2 師資均衡配置 高學歷人才優先安排到農村學校 一個很淺白的道理,要把學校辦得一樣好,老師的水平要“差不多”。在東孚中心小學,它的音樂、美術和體育在海滄都是赫赫有名的,下月,他們還要代表海滄參加全市啦啦操比賽。啦啦操的背后,是海滄師資均衡配置的支撐。潘建成說,學校有7名體育老師,5名音樂老師,4名美術老師。而在另一所農村小學洪塘小學,校長胡巧玲說,我們現在也有研究生學歷的老師了。 這兩所農村小學的教師配置,在過去甚至是在現在其他地區的不少農村,是無法想象的。其中的奧秘在于:這幾年,海滄教師配備向農村學校傾斜,將高學歷人才、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優先安排到農村學校,新增編制主要用于補充英語、信息技術、藝術、體育、科學等緊缺學科教師。 更重要的是,這類師資均衡配置是從“源頭”上抓起——2006年,海滄將全區所有的中小學(園)全部劃歸區管,教育編制、教育經費由區財政按城市學校標準統一劃撥,“同城同編、同城同薪”,這意味著在海滄,無論是城里學校,還是鄉村學校,甲學校還是乙學校,職級相同的所有教師拿到的工資和績效工資是一樣的,學校編制也一樣,當時在全省屬于首創。 這時,教師定期輪崗交流也水到渠成。海滄區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海滄區參加各種形式交流的教師占應交流教師數的36%,成為福建省的先進典型。“應交流”,是指一位老師如果在一所學校呆上10年,他就得挪位。 小片區管理也是海滄師資均衡配置的一個嘗試,它將區域內學校劃成小片區,小片區里的優質學校帶動周邊農村學校或薄弱學校,實行師資互派,資源共享。洪塘小學師資的變化,就源于小片區管理。從2010年開始,這所農村小學和省示范小學延奎小學劃在一個片區。延奎小學的老師每月要到洪塘小學聽課,再點評,還上公開課;與此同時,洪塘小學的老師再回訪延奎小學,也是先聽課,再上課,最后由延奎小學特級教師、學科帶頭人進行點評。延奎帶的這位“徒弟”,成長很快。現在洪塘小學成為它所在小片區的“小師傅”。 外附校大課間。 3 和名校合作辦學 三所“攀高枝”學校在海滄炙手可熱 從現在看,海滄區更加可貴的一點是:深諳“只有大樓,沒有大師”的道理。 10年前,海滄區在廈門市率先和名校“高位嫁接”——2003年,海滄把一所新建的學校交給北京師范大學管理。上月,這家名為“北京師范大學廈門海滄附屬學校”舉辦了10周年慶。 海滄教育局局長陸曉紅說,用行話說,當時采用的是“國有聯辦、委托管理、自主辦學”模式;用大白話來說,北師大“出人”負責管理,海滄負責“出錢”。 在和北師大合作后,海滄一發不可收拾,2006年,海滄區合并五所鄉村小學,和廈門外國語學校合作創辦“廈門外國語學校海滄附屬學校”;2008年,海滄區教育局和廈門一中簽署合作辦學協議,位于天竺山下的東孚學校“嫁”入廈門一中,成為“廈門一中海滄附屬學校”。 對于這三所學校,人們有不同的形容:北師大廈門海滄附屬學校,是“小戶人家嫁入大戶人家”;外附校是典型的“土洋結合”;而東孚學校是農村“姑娘”嫁入城里大戶人家。一個意思:“攀高枝”。 十年來,對于這類不平等“婚姻”,類似的疑慮從未停止過:譬如說,這類合作到底是形式多于實質意義?是玩真的,還是玩虛? 不久前的一個周二,我們在東孚學校遇到廈門一中教師退休吳曉鴿,她清晨從島內出發,聽了三節課,第四節評課,過去五年的每個周二的時間表都是這樣。 廈門一中海滄附校校長陳福光說,不只退休老師,廈門一中各個部門都和附屬學校掛鉤,在職教師到附屬學校支教,兩校教研組也會定期在一起備課等等。陳福光是在2009年被派到東孚學校任校長,他說,他已經成為東孚人。 海滄的這三所“攀高枝”學校,現在都成了當地炙手可熱的學校。并非都是“傍大牌”的結果,它們成功的秘訣之一是:都初步完成了從形似到神似的跨越。廈門一中海滄附校書記張偉斌說,從一開始,我們就知道,合作校要辦成“既要有一中的樣子,也要有我們自己的樣子”,換句話說,不是一味照搬照抄名校,而是根據生源的特點來汲取營養。 當然,這類合作也是要付出金錢代價。當年,在相中了廈門一中之后,海滄區別有用心地邀請一中到建設之中的東孚學校參觀,廈門一中建議:教學樓其實可以架空,以增加學生的活動場所。 一中只是根據自身經驗,“隨便說說”,也不抱希望——學校已經開工了。半年后,一中被告知:新校區的教學樓全部架空了。海滄為此多花了500多萬元。 五年前,有人問時任海滄教育局局長、現任海滄區副區長的吳偉平,你花了錢,領進門的都是“布什的女兒”,一個比一個大牌,以后還怎么管這些學校啊?吳偉平說,我們的任務就是服務,讓老百姓認為你是真心實意地在為他們服務,這就是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的內涵。 北附的舞蹈課。 4 培訓教師 每年請易中天、康正等學者來上課 但是,在海滄看來,這還不夠,這幾年,它做的一件事是:用先進的教育理念來武裝老師——你可以在設備、編制等硬件條件上,和別人一模一樣,但如果沒有先進理念引領,設備只是擺設。 為此,海滄的師資培訓發展出自己的獨到之處,不僅講技能,還擔負起傳播新理念和激活老師激情的使命。海滄區教師進修學校校長孫明云說,我們是在追求“以提高生命質量為價值追求的教師培訓”。孫明云的“激活”,就是要將教師從一種安于現狀,甘于平庸的生活、工作狀態中解放出來,使他們釋放出生命的能量,對教育工作充滿熱愛和激情,產生主動自覺發展的積極愿望。 每年,海滄都會安排十多場“與大師對話”的培訓,邀請的是諸如易中天、康正、鐘偉等專家學者,給老師們講《論語》、《莊子》,講蘇軾,甚至講經濟,請臺灣心理教育專家給老師進行團隊心理輔導講座等等。 當然,這些教育理想的實現,是用錢來做保證的——除了法定要求的培訓費,每年海滄額外增加300萬元,用于公辦和民辦教師培訓,人均培訓經費3000多元。 教師培訓,也不是骨干老師的專屬,孫明云說,我們保證全體教師在每個學年中,都有機會參加區級以上的不同培訓活動。 陸曉紅說,有先進理念的灌輸,即使是最偏僻的學校,也可能擁有現代化的教育。她列舉洪塘小學開發的天竺山校本課程的例子——地處偏僻地區,但是,洪塘小學開發的這一課程被認為包含了先進的生態理念。 5 外來娃“上公辦” 提供學位,還要提供校車和午餐 國慶長假前,海滄區招辦主任沈紀文在一個招生總結文件中自豪地寫道:今年海滄區符合條件的外來娃,100%進了公辦小學。 如今,海滄也面臨外來娃人口劇增的壓力,特別是在東部生活區。海滄區副局長陳耀輝在介紹海滄解決這類“老大難“時說,一方面,我們在外來人口集中的工業區新建、擴建學校,另一方面,我們在就學壓力相對比較小的西部公辦學校騰出學位。 有人可能認為,能為外來娃提供公辦學位,就已經“很夠了”,但海滄可不這么想——今年,對于那些需要跨片區上公辦的部分外來娃,海滄為他們提供校車和營養午餐——早上用校車把孩子接到學校,中午在學校吃營養午餐,下午放學再接他們回家。在費用方面,大頭由政府出:每位學生一天車費需要1元,不足由區財政補貼;中午的8元營養午餐,政府補貼5元。目前,海滄擁有86條校車專線,每天接送學生3000余名,主要是農家娃和外來娃。 外來娃占八成的育才小學,可以幫助我們認識外來娃在海滄公辦學校所受到的教育。在這所學校里,課余時,老師把電鋼琴從教室里移到半封閉的走廊上,為的是讓想彈琴的學生,盡情地彈。即使你不會,只要你喜歡鋼琴發出的聲音,就上去“敲”吧!每天放學,育才小學不實行“清校”,而是讓孩子們盡情地在學校寫作業或玩耍。 育才前任校長、現任雙十中學海滄分校校長黃馬福曾說,學校的絕大多數學生是外來娃,家里不可能有鋼琴。他堅信,叮叮咚咚的琴聲,或許會觸發他的某一根心弦,從而激發他對生活的美好情感。至于從不把孩子拒之于校外,黃馬福更有道理了,他說,我們趕他們回家,那就意味著他們或許得回到二十多平方米的出租房中。 2006年,黃馬福帶著學校一支以外來娃為主的合唱團,在第四屆世界合唱比賽上獲得“有表演民謠”比賽項目的銀獎;在廈門市中心的中山公園的草坪上,有一座《我和爺爺學太極》的銅雕,就出自育才小學當時五年級學生魏榮之手,他從柘榮來到育才。在育才,他選擇陶藝興趣小組,從玩泥巴開始,直到第二年參加廈門市主題雕塑展,獲小學組一等獎。 陸曉紅說,對于外來娃來說,學校提供什么教育,就決定他們人生道路往哪個方向走。 本報記者 佘崢 通訊員 莊洋 |
- 2013-11-25廈門海滄公共自行車系統二期首批10個站點投用
- 2013-11-25法院傳票郵件也能接收 海滄區廈門全市首創
- 2013-11-25廈門海滄公共自行車系統二期首批10個站點投用
- 2013-11-25海滄公共自行車系統二期站點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