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火炬高新區打造千億產業集群結碩果
東南網12月3日訊(福建日報廈門觀察記者 廖麗萍?通訊員 管軒) 連日來,廈門火炬高新區掀起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的高潮,圍繞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藍圖、新愿景、新目標,結合高新區實際,扎實推進各項工作。 十八大提出要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著力增強創新驅動發展新動力,著力構建現代產業發展新體系,著力培育開放型經濟發展新優勢,使經濟發展更多依靠現代服務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帶動,更多依靠科技進步,不斷增強長期發展后勁。 為此,高新區堅持“創新驅動、項目帶動、人才推動”的發展路徑,以構建區域創新體系為主線,以戰略性新興產業為重點,園區經濟取得了較好發展。1—10月,高新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累計完成350.6億元,占全市的37.5%,同比增長22.4%;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累計完成1569.3億元,占全市的41.1%,同比增長21.7%。 百億級企業已達6家 高新區百億級企業俱樂部又增添新成員。記者從高新區管委會獲悉,園區企業——達運精密(廈門)有限公司今年前十個月的工業產值突破100億元,這是繼戴爾、友達光電、宸鴻科技、聯想移動、冠捷之后,高新區第6家產值超百億元的企業。也是高新區以創新體系構建為重點的企業培育工程以及打造千億產業集群進程中收獲的又一碩果。 近年來,高新區以點串線、以線帶面,引進和培育輻射力強、產業能量大的龍頭企業,形成上下游關聯、產品互補、資源互補、功能互補的產業集群。目前,龍頭企業已經成為高新區乃至廈門經濟發展的強勁增長極。截至十月底,高新區百億元級企業已達6家,十億元級企業達16家,億元級企業達78家。 2條產業鏈產值突破500億 長期以來,高新區精心謀劃、科學布局,全力構建符合產業政策、重點領域發展導向要求的高新技術產業體系,重點培育和發展光電、計算機及通信設備、輸配電及控制設備、軟件等主導產業和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新材料、新能源、電子商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新區圍繞產業鏈條,加快發展關聯配套產業,逐步引入研發、設計、中試、營銷等其他生產經營服務環節,增強聚集度和配套性,促進產業集聚和升級,營造“產業鏈效應”,形成了高新技術產業集群,進一步拉長產業鏈條,膨脹產業規模,帶動工業經濟快速發展。 1-10月,高新區已有4條產業鏈產值突破百億元,其中2條產業鏈產值突破500億元。光電產業實現產值796.7億元,計算機及通信設備產業產現產值577.2億元,輸配電及控制設備產業實現產值103.7億元,軟件產業實現營業收入130億元。 194個項目獲國家創新基金支持 高新區實施龍頭企業扶持和小微企業培育工程,構建以企業為主體的區域創新體系,加快統籌科技資源,推動先進制造業與信息化、科技與文化、產業與金融、高校院所與企業的“四大融合”。從培育龍頭到拉長產業鏈,從扶持企業到做大公共服務平臺,高新區為企業提供全方位服務和政策扶持,為產業高速發展架設金橋。 今年初以來,高新區有41個項目獲國家創新基金扶持,獲批項目數與資助金額分別占全市獲批的46%與47%,高新區累計已有194個項目獲得國家創新基金項目支持,累計獲批金額超過1億元;廈門市推薦的5個獲2013年863支持計劃項目中有4個出自高新區。 截至目前,高新區累計對接國家、省、市人才項目85項,其中,國家“千人計劃”創業人才2名,省“百人計劃”創新創業人才18名及創新創業團隊3個,市“雙百計劃”創新類海外高層次人才10名、領軍型創業人才52名,全市五成以上“雙百計劃”創業人才項目已落戶高新區。 同時,高新區積極推動科技與金融的結合,加大對科技型、創新型企業的扶持力度,建立企業上市“綠色通道”,引導成長型科技企業通過證券市場融資。建設海西股權投資中心,大力引進投資機構,積極探索和實踐科技與金融結合、資本帶動產業的發展路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