筼筜湖步道38.2萬元“美麗認捐”款全部到賬
東南網12月5日訊(海峽導報)昨日下午4時,最后一位認捐者、兩歲半的“臺灣寶寶”賴俊宏的認捐款(其父替他認捐)到賬。 至此,海峽導報與市規劃局、市政園林局聯合發起的“美麗認捐”行動,兩座亭子、222張座椅共計38.2萬元的公益認捐款,已全部到賬。與此同時,認捐者的“美麗心愿”也通過本報的認捐專線,陸續抵達。 值得注意的是,這一在廈門首次以“公益認捐”方式來共同締造美麗廈門的嘗試,得到了各方的積極關注,廈門電視臺也將對此進行專題討論。 臺灣寶寶成“最后一筆”認捐者 不久的將來,在筼筜湖畔新增的一張座椅上,將刻著一名臺灣寶寶的名字——只有兩歲半的賴俊宏。這個可愛的小寶寶搭上了筼筜湖座椅認捐的“末班車”,成為最后一個認捐者。“我妻子是臺灣的,我們是‘海峽戀’,這一次就是想為寶寶在廈門留個紀念,讓他長大后有個好的回憶。”為賴俊宏認捐的正是他的父親賴武華,10多年前,賴武華曾定居廈門,現居住在龍巖,“那時《海峽導報》還叫《港臺信息報》,從那時起我就開始訂這份報紙了,一訂就是十幾年”。 后來,由于業務往來,賴武華常年在龍巖和廈門兩地間來回居住,并與現在的臺灣妻子結識。 “現在我們全家每年都要經由廈門去臺灣一次。”賴武華說,看到導報發起的這次認捐活動,他自己就覺得這一公益認捐活動特別有意義;而自己認捐,除了紀念這段海峽戀情和結晶外,更是由于對廈門這個第二故鄉的特殊情結,以及一家人對海峽兩岸的一種祝福。 巧的是,賴武華轉來認捐款時,剛好是此次認捐最后一位認捐者。“希望寶寶長大后能明白‘愛’的意義,也希望這張座椅被更多的人看到、坐到,分享快樂。”賴武華說。 從“共謀”到“共建”“美麗對話”參與者也來認捐 從“共謀”到“共建”,曾參與筼筜湖步道改造方案設計“美麗對話”的幾位市民代表,這次也參與了導報的“美麗認捐”活動。 9月24日,在由海峽導報社、市規劃局等聯合舉辦的筼筜湖步道改造“美麗對話”中,王有光、劉朝宏、陳默等幾位熱心市民代表,與決策者、步道方案設計者面對面交流,提出了自己的“金點子”。 而這一次,3位市民代表又不約而同各認捐了一張座椅。金尚中學副校長王有光在看到認捐報道后,甚至都沒來得及先報名,就豪不猶豫地匯入認捐款。而劉朝宏則希望通過此次行動感染身邊的朋友,進一步激發大家的參與意識,也為自己的小孩樹立榜樣。“美好環境,大家共同出力才能讓廈門更美更好。”劉朝宏說。 同樣,陳默也闡述了自己的美麗心愿:美麗筼筜、共同鑄就、溫馨家園、你我共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