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新城的夢——“美麗廈門 共同締造”海滄試點篇
新坐標 內部互動,新農村自治圖強 “這里的風景很悅目,更重要的是賞心,我從居民、村民的微笑上讀到了他們發自內心的、能夠發揮自己在社區建設中的社會責任以及產生社會行動的自覺和自信。這種從內溢出來的自信,可能比外面的自然之美更美。”來自四川大學的姜曉萍教授如是說。 走進東孚鎮寨后西山村,一塊金燦燦的銅牌吸引了記者的目光——“自強社”。鎮駐村干部張駿說,西山本不是試點村,但這里的村民得知海滄作為共同締造試點,熱情很高,出工出力、捐款讓地,戰斗力很強,所以被授予第一個“自強社”。 豬圈變涼亭,臭水塘變金銀潭,鄉賢理事會成員謝永良說起公園的故事一臉自豪,主動講起了一個個“美麗的故事”“美麗的心愿”:金潭、銀潭托起和諧亭,連接幸福橋,多美啊! “以后要是村里誰生活不順心,生意不如意,來我們‘和諧亭’坐坐,保證生活和諧又發財!” 原豬圈的主人陳益興說,以前西山“臟亂差”、“臭烘烘”,共同締造之后,鄉賢理事會多次找我做工作,我也很有壓力,漸漸地變“觀望關注”為“共同參與”了,現在我主動把豬圈拆掉了,心里也特得勁。 城市突出“自治”,農村突出“自強”。看到別的村因為共同締造而美麗,山邊村東坂人坐不住了,村鄉賢理事會找到鎮干部,希望建一個生態公園,將島內的廈門人請到東坂來做客,看看山邊的新變化。 東孚鎮黨委書記方學習說,以前要群眾讓出房前屋后一小塊地,都要費心費力,現在,群眾接受共同締造的理念,主動讓地、主動認捐認養綠地,主動參與到共同締造的行動中來。共同締造不僅提升了居住環境和生活品質,也帶來了一場思想的變革。 新活力 三者互動,繪就共治共享華章 按照俞可平的話講,共同締造中的共謀共建共管共評共享體現了中國特色的協商民主。前面“四共”體現了“共治”,最后的“共享”,體現了結果,是政府、企業、居民共治之后共享成果。共同締造是治理理念的創新,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的重要探索。在政府引導下,政府、社會、居民三者互動自治,正在繪就海滄社會治理華章。 海滄湖畔穿行著一輛又一輛的公共自行車,歡聲笑語飛揚在蜿蜒的綠道。作為“美麗廈門共同締造”的全市首個示范項目,海滄公共自行車系統正發揮出良好的社會效益。“海滄公共自行車是名副其實的‘愛心單車’,已投用的自行車全部來自機關工作人員、企業(社會組織)和居民捐贈。”海滄城建集團一位負責人向記者介紹海滄公共自行車系統共建共管的情況,目前所有20個站點除政府投資外,都有企業、社會自治組織或居民參與共建捐款,而且全部實行了臺胞義工的輪值制度。 通過整合資源,在不增加投入的情況下,海滄在前不久率先全省啟用了公務自行車,公務人員3公里以內公務外出變“四輪”為“兩輪”,這也是海滄區踐行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一大創舉,更是公車改革的一種嘗試,受到百姓好評和干部歡迎。 在海滄湖畔的另一隅,海滄灣公園今非昔比,區政府發動群眾一起出主意,進行公園改造,經過一番共謀共議之后,海滄灣公園變成了市民休閑勝地,每晚都熱鬧非凡。 與此同時,海滄灣公園認養認管也蔚然成風。“這里硬件很棒,人文也很美,我們也要認養一塊綠地,來建設自己的公園。”郁郁蔥蔥,愛心涌動。在海滄灣的草地上,一塊塊認養牌赫然醒目。綠地的“主人”之一、海虹社區居民林國寶告訴記者:“綠地就在家門口,認養一個多月了。一天不過來,心里就惦記。海滄灣公園,感覺就像自己的家。” 海滄區積極探索形成了“5+1”的政務綜合體模式、創新“社會化·微自治”的治理模式,并開創了廈門市多個第一:第一個無圍墻的政府、第一個全方位縣區級行政服務中心、第一個網格化聯動治理機制…… 如今的海滄,已經形成了政府、社區、居民互通有無、共建共造的繁榮景象。 廈門市委常委、海滄區委書記鄭云峰說:“下一步,海滄區將按照三中全會精神,繼續走好群眾路線,繼續積極探索共同締造這一社會治理的‘廈門模式’,共同締造美麗的新城,共同締造美麗的廈門,為實現偉大的中國夢作出應有的貢獻。” 海滄人躬耕實踐,用“共同締造”的鏗鏘壯志,積極踐行著“美麗廈門”的中國夢。為“美麗中國,共同締造”提供了一個活色鮮香的地方性樣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