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新城的夢——“美麗廈門 共同締造”海滄試點篇
海滄變得越來越美,社區居民喜笑顏開。 興旺社區名仕閣 小區停車處
舊貌
新顏 海滄東孚鎮 西山社水塘
舊貌 ? 新顏 【核心提示】 冬日的暖陽,灑遍廈門街頭巷尾。在美麗的海濱城市鷺島,全民都在熱議一個詞:“共同締造”;在島外新城海滄,中央、省、市媒體都在關注一場變革:社會治理創新的“廈門模式”。 善弈者謀勢。這就是“勢”,作為“美麗廈門共同締造”的試點區,海滄先謀后動,乘勢而上,一場“核心在共同、基礎在社區”的共同締造活動,在海滄得到空前響應,干部與群眾決策共謀、發展共建、建設共管、效果共評、成果共享,從群眾房前屋后、關心關注的實事小事入手,讓老百姓做主,聽老百姓的意見,扎扎實實走好群眾路線,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得到充分激發,成為推動海滄社會治理創新的主力軍,形成“政府領唱,社會、居民合唱”的良好局面。打造“不一樣的廈門”,使廈門成為展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典范城市,是海滄這座新城的夢,也是廈門人民的夢,更是偉大的中國夢一部分。 “我們就是以共同締造踐行群眾路線,在社會治理體系創新方面先行先試。” “要把海滄的發展放進全市、全省的格局進行考量,通過共同締造,建設‘不一樣的廈門’,真正取信于民、造福于民。” …… 在海滄的共同締造過程中,“共謀共建共管共評共享”的理念閃耀著智慧的光芒,清晰的發展定位,不難看出其背后是寬闊的視野、廣闊的胸襟以及為民的情懷。 連日來,記者在海滄的采訪過程中,無不感受到這片古老而又充滿活力的土地上,一股清風迎面撲來:從房前屋后的小事引發全民參與的熱情勢不可擋。一幅“類似島內、勝似島內”的非凡畫卷正徐徐展開,一個“不一樣的廈門”初現端倪。昔日偏僻小漁村正蛻變為一個健康生態的廈門新城區、新社區! 新思維 上下互動,社區舊貌換新顏 12月2日,國家編譯局副局長俞可平被興旺社區創新的“微自治、微組織”如何翻譯給難住了,而徐勇教授則高度評價這種“微自治、微治理”,讓基層自治轉起來,非常了不起。 微自治到底有何魔力讓兩位頂級專家如此評價?記者帶著疑問,來到了位于興旺社區的名仕閣小區一探究竟。干凈整潔的道路、整齊停放的車輛、修剪有加的綠化,儼然是一個管理規范、居民文明的高檔小區。在居委會阿姨的指引下,記者只能從舊照片中看到名仕閣小區的原貌:樓道過道臟、亂、差,污水橫流,電線亂拉。 新陽街道辦的同志告訴記者,社區舊貌換新顏,得益于居民的新思維。“居民轉變了理念,在基層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中從觀望觀注到共同參與,依法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監督。”名仕閣小區從無物業小區到居民的“自助家園”,這僅僅是海滄開展共同締造工作的一朵小小的浪花。 興旺社區,諸多“第一”的桂冠已讓它屢屢進入公眾的視野:全省首個“居民自治孵化器”——“四民家園”;全市首個社企同駐共建理事會;全市首個由居民自發提出對綠地認養的社區;率先全市成立半市場化的“四點鐘學校”……枯木逢春的雞蛋花,由臭水池變身而來的下沉式游樂場,原汁原味的臺胞義工培訓基地等早已讓大家耳熟能詳。 理事會、業委會、俱樂部、義工隊……通過大力培育和發展社會組織,興旺讓居民自治運轉起來后,又在全市率先推出“以獎代補”、空間輪管、分類評比等機制,調動廣大居民群眾可持續參與,讓群眾成為改革的主力軍,向 “完整社區”邁進。 在興旺社區居委會主任許敏芳看來,通過社區與居民“共建、共治、共議”的機制與平臺,居民有了治理社區的話語權,也有了建言獻策的積極性。社區和居民相互尊重,最終實現了社區治理的“生態內循環”。 “見微知著,窺斑見豹”,上下互動的自治模式造就了社區“舊貌變新顏,到處鶯歌燕舞,還有潺潺流水”的桃源美景。 新定位 內外互動,“你”、“我”變成“我們” “我們”這個概念是一個非常深刻的政治含義,它其實是構建一種新的政治認同。但20位專家在海滄調研時,驚奇地發現“我們”已成為了海滄居民的口頭禪。 “我感覺自己在這里找到了認同。”看著正在建設的“新廈門人綜合服務中心”,來廈務工的黃先生說,希望能夠通過服務中心,認識更多的廈門朋友。 在秀美的海滄,還有這樣一批“新廈門人”,他們來自五湖四海,奮斗在建設美麗廈門的第一線。為了保障他們的工作、生活質量,政府放權到社區,在社區內成立了社企同駐共建理事會幫助他們實現就業,成立半市場化的“四點鐘學校”幫助照看早放學的孩子……社企同駐共建理事會成了“新廈門人”最溫暖的“家”。 與此同時,海峽對岸志工服務在此蔚然成風:在公共自行車驛站,在長庚醫院病房,社區角落都活躍著義工的身影,兩岸同胞在共同締造的氛圍中實現了大融合。 “這是我夢中想要尋找的理想模式。”在海滄區行政服務中心,對行政服務中心頗有研究的姜曉萍教授非常驚喜,她認為,海滄的“5+1”政務綜合體模式走的正是國內少有的內涵式提升模式,與三中全會提到的社會治理體制改革中的系統治理、依法治理、綜合治理等原則吻合,并且還進行了創新治理,實現在機關內外的良性互動。 新坐標 內部互動,新農村自治圖強 “這里的風景很悅目,更重要的是賞心,我從居民、村民的微笑上讀到了他們發自內心的、能夠發揮自己在社區建設中的社會責任以及產生社會行動的自覺和自信。這種從內溢出來的自信,可能比外面的自然之美更美。”來自四川大學的姜曉萍教授如是說。 走進東孚鎮寨后西山村,一塊金燦燦的銅牌吸引了記者的目光——“自強社”。鎮駐村干部張駿說,西山本不是試點村,但這里的村民得知海滄作為共同締造試點,熱情很高,出工出力、捐款讓地,戰斗力很強,所以被授予第一個“自強社”。 豬圈變涼亭,臭水塘變金銀潭,鄉賢理事會成員謝永良說起公園的故事一臉自豪,主動講起了一個個“美麗的故事”“美麗的心愿”:金潭、銀潭托起和諧亭,連接幸福橋,多美啊! “以后要是村里誰生活不順心,生意不如意,來我們‘和諧亭’坐坐,保證生活和諧又發財!” 原豬圈的主人陳益興說,以前西山“臟亂差”、“臭烘烘”,共同締造之后,鄉賢理事會多次找我做工作,我也很有壓力,漸漸地變“觀望關注”為“共同參與”了,現在我主動把豬圈拆掉了,心里也特得勁。 城市突出“自治”,農村突出“自強”。看到別的村因為共同締造而美麗,山邊村東坂人坐不住了,村鄉賢理事會找到鎮干部,希望建一個生態公園,將島內的廈門人請到東坂來做客,看看山邊的新變化。 東孚鎮黨委書記方學習說,以前要群眾讓出房前屋后一小塊地,都要費心費力,現在,群眾接受共同締造的理念,主動讓地、主動認捐認養綠地,主動參與到共同締造的行動中來。共同締造不僅提升了居住環境和生活品質,也帶來了一場思想的變革。 新活力 三者互動,繪就共治共享華章 按照俞可平的話講,共同締造中的共謀共建共管共評共享體現了中國特色的協商民主。前面“四共”體現了“共治”,最后的“共享”,體現了結果,是政府、企業、居民共治之后共享成果。共同締造是治理理念的創新,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的重要探索。在政府引導下,政府、社會、居民三者互動自治,正在繪就海滄社會治理華章。 海滄湖畔穿行著一輛又一輛的公共自行車,歡聲笑語飛揚在蜿蜒的綠道。作為“美麗廈門共同締造”的全市首個示范項目,海滄公共自行車系統正發揮出良好的社會效益。“海滄公共自行車是名副其實的‘愛心單車’,已投用的自行車全部來自機關工作人員、企業(社會組織)和居民捐贈。”海滄城建集團一位負責人向記者介紹海滄公共自行車系統共建共管的情況,目前所有20個站點除政府投資外,都有企業、社會自治組織或居民參與共建捐款,而且全部實行了臺胞義工的輪值制度。 通過整合資源,在不增加投入的情況下,海滄在前不久率先全省啟用了公務自行車,公務人員3公里以內公務外出變“四輪”為“兩輪”,這也是海滄區踐行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一大創舉,更是公車改革的一種嘗試,受到百姓好評和干部歡迎。 在海滄湖畔的另一隅,海滄灣公園今非昔比,區政府發動群眾一起出主意,進行公園改造,經過一番共謀共議之后,海滄灣公園變成了市民休閑勝地,每晚都熱鬧非凡。 與此同時,海滄灣公園認養認管也蔚然成風。“這里硬件很棒,人文也很美,我們也要認養一塊綠地,來建設自己的公園。”郁郁蔥蔥,愛心涌動。在海滄灣的草地上,一塊塊認養牌赫然醒目。綠地的“主人”之一、海虹社區居民林國寶告訴記者:“綠地就在家門口,認養一個多月了。一天不過來,心里就惦記。海滄灣公園,感覺就像自己的家。” 海滄區積極探索形成了“5+1”的政務綜合體模式、創新“社會化·微自治”的治理模式,并開創了廈門市多個第一:第一個無圍墻的政府、第一個全方位縣區級行政服務中心、第一個網格化聯動治理機制…… 如今的海滄,已經形成了政府、社區、居民互通有無、共建共造的繁榮景象。 廈門市委常委、海滄區委書記鄭云峰說:“下一步,海滄區將按照三中全會精神,繼續走好群眾路線,繼續積極探索共同締造這一社會治理的‘廈門模式’,共同締造美麗的新城,共同締造美麗的廈門,為實現偉大的中國夢作出應有的貢獻。” 海滄人躬耕實踐,用“共同締造”的鏗鏘壯志,積極踐行著“美麗廈門”的中國夢。為“美麗中國,共同締造”提供了一個活色鮮香的地方性樣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