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藝術品展銷會舉行 各地收藏愛好者聚廈"淘寶"
乾隆年間的豆青釉鼓釘罐 道光年間的紅釉碗 廈門網-廈門晚報訊位于湖濱北路36號文物大樓的廈門文物店,這兩天舉行全國文物藝術品展銷會。24家國有文物商店及50余家各地文物藝術品經營者參加,內容涵蓋陶瓷、玉器及其他古代藝術品、翡翠珠寶等,參展商戶多為行業內聲譽較佳者。前日布展期間,就有來自全國各地的收藏愛好者搶先“淘寶”,現場熱鬧非凡。 行情 明清的老古玉很受歡迎 不少圍在玉器展柜前的收藏愛好者都自帶強光電筒,察看玉器是否有裂紋、崩口、造假等,看起來都挺懂行。一打聽,不少人都是做這行的,從浙江、山西等地趕來“抓貨”。有的人做玉器經營快30年了,憑經驗就可以看出哪些是好貨。明清的老古玉很受歡迎,有玉牌、玉佩、玉扳指、手鐲等,價格從幾萬元到十幾萬元不等。一位古玩商說,盛世藏寶,收藏老玉器是一種時尚,還可以增值;作為佩件戴著,對人體也有益。 來自臺灣的琪琳寶閣負責人陳安琳自稱“玉癡”,說自己唯一的嗜好和專長就是古玉。他退休后一頭栽進玉器世界,十多年間頻繁往來于臺灣和大陸之間,有時他在大陸賣出去的玉器,繞了一圈,兩三年后又被人買回了臺灣,價格已經翻了3倍。他說,玩玉器的,有老手、新手和高手之分。新手看價格,買了五千想賣六七千;老手能看出價值;高手則注意到文化的因素,還考慮到傳給下一代、永續經營的可能性。 趨勢 瓷器是硬通貨,佛像是新熱點 據了解,瓷器是此次文物藝術品展銷會的主流。“官窯瓷器非常受歡迎,以清代的為主,包括盤、碗、擺設器物等。各地來的藏家、買家都要買瓷器,有的展位一刷卡就好幾單。”廈門文物店負責人說,在北京、上海、香港,乃至歐美,官窯瓷器都是硬通貨,一說到收藏家,首先想到的就是瓷器收藏家。 佛教藝術品也成為市場熱點,不少價格比較高的精美佛像,展銷會開始前就被廈門的收藏家訂購了。“佛教造像收藏是新的趨勢,兼具宗教性和雕塑藝術性,而且容易保存。我們一開始是抱著嘗試的態度,想不到反應這么好。”該負責人說,以后會爭取將文物展銷會常態化,固定年底在廈門舉行,以此帶動本地市場,也給整個閩南地區的收藏愛好者搭建一個平臺,提升大家的鑒賞能力和文化藝術修養。 經驗之談 收藏不能一味求賺錢 河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文博副教授李惠良(右圖),專門趕到廈門參加文物藝術品展銷會,他一眼相中了一把扇子,是民國時期的,畫風有點像江浙一帶的金陵畫派,很細膩。一番討價還價后,他花3000元買下了。 “我喜歡扇子上面的人物,喜歡這種江南的風格,就是喜歡,不是以收藏增值為目的。”他說,這次展銷活動很好,宣傳了廈門,也展現了中國各個類別的文物。 “應該把文物收藏放在第二位,第一位是文化,通過文物展現歷史文化變遷,陶冶一個人的情操,讓個人修養得到升華,其次才是升值的空間。”李惠良指出,現在有一種誤導,認為只要是文物都會升值,這種盲目性是讓人擔憂的。“現代人心態浮躁,一些媒體也過分宣傳文物的價值,卻沒有通過文化折射歷史。大家應該熱愛自己國家的文物,提升文化素養,不能為了賺錢搞收藏,‘撿漏’的心理萬萬不可取。” 文/圖 記者 龔小莞 |
- 2013-12-13日本友人捐贈文物史料 無言訴說南京大屠殺史實
- 2013-12-12打包賣寺
- 2013-12-12流散文物漢白玉石牌坊現北大?圓明園稱有待鑒定
- 2013-12-11網傳圓明園流散文物矗立北大 北大稱將妥善保護
- 2013-12-09故宮院長:故宮文物已經非常疲勞,需要喘口氣
- 2013-12-08故宮一年接客超千萬排世界第一 院長:文物需喘口氣
- 2013-11-29"南海Ⅰ號"考古發掘正式啟動預計四年完成
- 2013-11-28英一機構拍中國文物大賺 英博物館協會稱不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