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支招助廈門沖刺自貿區 廈臺對接可先行
上海財經大學自貿研究中心副主任陳波: 廈門需要做好自身功課 廈門要建自貿區,優勢一定在臺海,而與臺灣最重要的整合一定是在經濟領域。從全球價值鏈考慮,大陸總體來講處于全球經濟價值鏈的中間部分,而臺灣則比大陸更上一層,臺灣的產品更加高端一點,大陸則相對低端一些,如果未來雙方能夠在價值鏈對接方面有些合作,就可以節省雙方不必要的成本。 其次,廈門自貿區自然不可能僅局限于臺海這一區域,更要面對更廣闊的全球市場。廈門作為一個海港城市,面對全球市場有著天然的優勢,然而在面對國內大市場卻有些先天不足,尤其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需要做好自身功課。我十分認同“兩條腿走路”的觀點,以促進貿易為基礎,在不突破法律框架的前提下,把手頭的工作先做起來,先行先試。 臺灣中國科技大學講座教授、原臺灣新竹科學園區管理局局長王弓: 廈門臺灣率先“試起來” 2001年1月1日,兩岸實現小規模的通商﹑通航和通郵的“小三通”,架起了兩岸連通的金橋。如今,兩岸已經實現了真正的“三通”。廈門對接臺灣自由經濟區完全可以借鑒當時‘小三通’的模式,先試起來,如果可行就以點擴大到面。廈門應該充分利用自身區位優勢,繼續先行先試。 金門到廈門的距離很近,應該可以談出很多獨具特色的兩岸對接的東西。廈門與金門的對接,是有條件的,從金門過來的貨物,享受自由貿易區的政策,限于自由貿易區范圍內,在“廈門自貿區”這個關境內,享受境內關外的政策,這將大大活躍兩岸的貿易便利性。 廈門大學臺灣研究中心副主任、博士生導師李非: 廈門必須打好“對臺牌” 自貿區“糖果”總共就那么三五顆,現在已經分了一顆給上海,剩下的要給誰呢?廈門若想爭取到這顆“糖果”,只有打好對臺這張牌,這也是廈門一直以來最為突出的優勢。 雖然此前兩岸已經簽署了ECFA,但那畢竟只是個框架協議,需要后補的協議來支撐。自由貿易區只是一個空籃,籃子里需要裝入什么東西,需要人們發揮想象的空間。對內,它首先是一個體制改革創新的先行區;對外方面,是擴大開放的示范區,以此作為對外開放的窗口。 |
- 2013-12-29上海自貿區啟動“跨境通” 電商平臺試水“海淘”
- 2013-12-28廈自貿區方案報國務院 獲批后3-5年達國際水準
- 2013-12-28廈門自貿區”申報范圍擴大到全島
- 2013-12-28廈門自貿區方案報國務院 范圍擴大到全島
- 2013-12-28廈門自貿區上報方案 申報范圍擴大到全島
- 2013-12-28“廈門自貿區”申報范圍擴大到全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