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支招助廈門沖刺自貿區 廈臺對接可先行
數字 176% 廈門的外貿依存度高達176%。 50% 今年1到11月,廈門的外貿進出口達到786億美元,占全省外貿進出口50%。 75% 廈門的集裝箱吞吐量中75%是外貿集裝箱。 70% 廈門外資企業工業產值占廈門工業總產值的比重超過70%。 廈門日報訊 文/本報記者 崔昊 通訊員 許建民 眼看著上海自貿區火了,天津、重慶、舟山、廣東前海、橫琴等地紛紛聞聲跟進,作為經濟特區的廈門,該如何重新定位?如何建設自貿區?未來發展何去何從?27日上午,在廈門自由貿易園區研討會上,廈門海關特殊監管區域整合和自貿區建設工作組(以下簡稱“工作組”)首次向外界通報了當前廈門申報自貿區的進展情況,同時,北京、上海、臺灣、福州、廈門等地的專家智囊齊聚廈門,為廈門沖刺自貿區支招。 上海經驗:抓住機遇發揮優勢 盡管《廈門自由貿易園區總體方案》沒有完全公布,但是從“面向國際、深耕東盟、對接臺灣、服務海西”這16個字的建設思路來看,廈門自貿區建設在借鑒上海模式的基礎上,將保留廈門獨有的對臺特色,“兩岸經貿深度合作”將成為未來廈門自貿區的關鍵指向。 在27日的研討會上,推動、參與并見證了上海自貿區建立的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對外經濟研究部部長趙晉平表示,《廈門自由貿易園區總體方案》既借鑒了現有上海經驗,在整合現有海關特殊監管區的基礎上,同時突破了“圍網”內作業的思路,將本島納入園區申報范圍,廈門申報試點已經納入國務院調研對象。 在上海財經大學自貿研究中心副主任陳波看來,中國正處于經濟改革的敏感時期,全面開放無疑是巨大的挑戰,而上海自貿區建設就是中國迎接挑戰邁出的第一步,因此十分關鍵。 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黃端認為,機遇不可再失。廈門作為國家唯一對臺的經濟特區,是當年國務院最初成立的四大經濟特區中唯一特批“可以試行部分自由港”政策紅利的特區,只可惜多年來一直未應用到實際當中,這是最痛苦的教訓,所以這一輪的自貿區名額,于廈門而言意義重大,一定要抓住這次契機。 對臺“王牌”:廈臺對接可先行 2013年,臺灣出臺“自由經濟示范區規劃方案”,希望透過“六海一空”的規劃,將經濟示范區的范圍由“區內”逐漸擴大到全臺灣,并將此作為臺灣走向自由貿易的基石和起點。對此,臺灣中國科技大學講座教授王弓詳細解讀了臺灣經濟示范區的背景、特色、產業重點,并多次強調:“廈門自貿區要率先與臺灣經濟示范區對接,形成合力,共創雙贏。” 廈門大學臺灣研究中心副主任李非也在會上表示,廈門設立“對臺自由貿易區”有很大的空間可以操作,同時也是符合廈門區域發展的需要以及中央對臺工作的需求。 同時,李非也提出了自己對廈門“對臺自貿區”未來的構想。他說,廈門對臺自由貿易區的發展目標是建設“先行區”和“示范區”。對內加快建設體制機制創新的先行區,帶動廈門發展成為重要的對臺貿易港口物流基地,初步形成適應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和具有國際競爭優勢的現代物流和貿易服務體系;對外以強化與臺灣、金門的經濟融合為基點,以全面深化兩地經濟合作為主軸,進一步發揮對臺政策先行先試和龍頭帶動作用,成為兩岸交流合作的重要口岸和前沿平臺,與臺灣、金門共同形成一個“通道順暢、貿易循環、經濟一體、文化融合、制度趨同”的示范區。根據兩大區的發展目標,廈門自貿區可進行三大功能定位設計:一是深化改革,擴大對外開放的先行先試,成為體制創新的先行區;二是擴大對臺交流方面先行先試,建成兩岸自由貿易的示范區;三是對臺經貿合作上,打造成兩岸產業、經貿對接的一種集中基地。 廈門特色:申報范圍包括本島 包括廈門本次的上報方案,目前全國十幾個區域都積極申報,廈門要跟廣州、天津甚至重慶等爭自貿區名額。那么,廈門應該如何打好這手“牌”呢?趙晉平表示,廈門將申報范圍擴大到“廈門本島和空港新區”等非海關監管區域的申報計劃,正是最大亮點。 趙晉平說,上海自貿區在地理概念上的局限性是依然在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內,也就是說被困在鐵絲網中,而這對服務業發展來講是不現實的。“舉個例子,以醫療服務貿易為例,如果只停留在關內,可能會出現‘白天在關內治病,晚上抬出來,第二天再抬進去’這樣折騰的局面。”趙晉平認為,而廈門申報突破了這一“鐵絲網”——廈門本島都是自貿區的一部分,使特殊政策延伸到關區外,更有利于服務業的發展。 在黃端看來,廈門對臺自貿區需要從細節上務實推進,根據廈門自身的特色出發。黃端說:“首要的就是對臺因素,這毋庸置疑,這也是其他自貿區的申報城市無可替代的。同時,如何做好與臺灣‘六海一空’自由經濟示范區的對接,是擺在廈門、福建乃至國家面前一個重要的課題,這就是廈門最大的特色。” 專訪 廈門需要 自貿區這個平臺 ——訪工作組組長、市委常委、統戰部長黃菱 建設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是我國順應全球經濟發展新趨勢、實施積極主動對外開放戰略的一項重大舉措。此前,作為中國最早設立的四個經濟特區之一的廈門,也傳出要申報自貿區。27日,廈門自貿區建設工作組組長黃菱首次對外界做出正面回應,源于自身改革與發展的迫切需要,廈門的確在申報自貿區,而且自貿區總體方案已經上報國務院。 “廈門是一個外向型經濟程度十分高的城市,在經濟全球化的新形勢下,廈門的經濟增長方式和經濟發展空間面臨巨大的挑戰,廈門迫切需要通過自貿區建設來推動新一輪的改革開放。”黃菱說:“改革需要平臺,上海自由貿易區的試驗模式給我們極大的誘惑,所以我們也希望有這樣一個平臺,在整合特殊監管區域的基礎上,還能夠在一定區域里面實行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理念。” 1984年,鄧小平在視察廈門經濟特區時曾留下這樣的囑托:“廈門特區不叫自由港,但可以實行自由港某些政策。”此后,廈門一直朝自由港的方向上努力,但遺憾沒有政策突破。黃菱表示:“廈門曾經錯失了這一良機。如今,機遇又擺在眼前,因此,廈門決定建設自貿區。” 據悉,今年11月,市委市政府迅速成立工作組,工作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地點設于象嶼保稅區管委會,辦公室下設綜合、貿易、投資和金融四個小組,在前期深入調研、廣泛征求各方意見和建議的基礎上,研究制定了《廈門自由貿易園區總體方案》,并經省委省政府呈報國務院。 把能做的事情 先做起來 ——訪工作組辦公室主任、象嶼保稅區管委會主任林樹溪 “自11月初廈門申報自貿區工作正式啟動以來,工作組認真貫徹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按照‘兩條腿走路,邊報批邊建設’的思路,當前《廈門自由貿易園區總體方案》已經省委、省政府轉報國務院。同時,把能做的事情先做起來,加快推進自貿區建設工作。”林樹溪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詳細介紹了當前工作組的工作進展。 林樹溪說,主要有以下三部分:一是制訂工作實施方案,從廈門發展需求入手,逐一梳理細化廈門的政策需求。二是以項目和平臺建設為工作抓手,積極推進兩岸海運快件、跨境電商、高新技術檢測維修、融資租賃等業務,爭取部分政策的突破。三是積極推動建設兩岸關港貿一體化信息平臺。 他透露,香港特別行政區駐福建聯絡處、“臺灣電商福建行”考察團等來廈考察,對廈門自貿區建設紛紛表示出濃厚的興趣。 林樹溪表示,下一步工作組將重點加強制度創新研究,特別是投資貿易最大便利化的監管模式,市場準入的審批制度再改革,對臺經貿合作更深度融合的方式等。同時,推動監管模式的創新,推進建設統一信息平臺,創新監管流程,促進各特殊監管區域間貨物流轉便捷、高效,創造更加便利化的投資環境。 聲音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對外經濟研究部部長趙晉平: 中國以自貿區應對挑戰 盡管此前無論是中央還是上海市方面都未明言,但建立上海自貿區的背后,一直有TPP(跨太平洋貿易與投資伙伴關系協定)的影子若隱若現——其被普遍視為中國在上海設立自貿區的重要背景之一。 近年來,以美國主導的TPP談判為標志,國際經濟貿易規則開始重構。中國該如何應對這樣的國際規則變遷,成為國內外關注的焦點。此次上海自貿區成立,就是中國應對挑戰邁出的關鍵性一步。 中國自貿區建設以周邊經濟體和重要的經貿伙伴為優先,并且有“從雙邊到多邊”的特點。在中國今后的發展戰略中,周邊國家將起到舉足輕重的地位,而重要的經貿伙伴與中國經濟相互依存度高,有發展自由貿易的實際需求。 另外,有些自貿區談判是先從雙邊開始,等到條件適合之后,發展到多邊,例如從中韓到中日韓自貿區談判。 福建省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黃端: 要做好迎接困難的準備 面對上海自貿區的出籠,也有不少人做起“中國夢”,認為上海自貿區的建立將會對中國的外貿起到歷史不曾有過的積極促進作用,同時國內很多地方都在爭取“自貿區”的政策紅利。但是,不提困難先談紅利是荒謬的。 大家現在都在講改革,一講改革就講紅利,一講紅利就講怎么分配,還未改革就談利益如何分,那真的是“瘋了”。以平潭實驗區申報的艱巨性為例,廈門政府各部門官員對改革的艱巨性一定要充分認識。廈門在申報自貿區的過程中,一定要做好迎接困難的準備。 上海財經大學自貿研究中心副主任陳波: 廈門需要做好自身功課 廈門要建自貿區,優勢一定在臺海,而與臺灣最重要的整合一定是在經濟領域。從全球價值鏈考慮,大陸總體來講處于全球經濟價值鏈的中間部分,而臺灣則比大陸更上一層,臺灣的產品更加高端一點,大陸則相對低端一些,如果未來雙方能夠在價值鏈對接方面有些合作,就可以節省雙方不必要的成本。 其次,廈門自貿區自然不可能僅局限于臺海這一區域,更要面對更廣闊的全球市場。廈門作為一個海港城市,面對全球市場有著天然的優勢,然而在面對國內大市場卻有些先天不足,尤其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需要做好自身功課。我十分認同“兩條腿走路”的觀點,以促進貿易為基礎,在不突破法律框架的前提下,把手頭的工作先做起來,先行先試。 臺灣中國科技大學講座教授、原臺灣新竹科學園區管理局局長王弓: 廈門臺灣率先“試起來” 2001年1月1日,兩岸實現小規模的通商﹑通航和通郵的“小三通”,架起了兩岸連通的金橋。如今,兩岸已經實現了真正的“三通”。廈門對接臺灣自由經濟區完全可以借鑒當時‘小三通’的模式,先試起來,如果可行就以點擴大到面。廈門應該充分利用自身區位優勢,繼續先行先試。 金門到廈門的距離很近,應該可以談出很多獨具特色的兩岸對接的東西。廈門與金門的對接,是有條件的,從金門過來的貨物,享受自由貿易區的政策,限于自由貿易區范圍內,在“廈門自貿區”這個關境內,享受境內關外的政策,這將大大活躍兩岸的貿易便利性。 廈門大學臺灣研究中心副主任、博士生導師李非: 廈門必須打好“對臺牌” 自貿區“糖果”總共就那么三五顆,現在已經分了一顆給上海,剩下的要給誰呢?廈門若想爭取到這顆“糖果”,只有打好對臺這張牌,這也是廈門一直以來最為突出的優勢。 雖然此前兩岸已經簽署了ECFA,但那畢竟只是個框架協議,需要后補的協議來支撐。自由貿易區只是一個空籃,籃子里需要裝入什么東西,需要人們發揮想象的空間。對內,它首先是一個體制改革創新的先行區;對外方面,是擴大開放的示范區,以此作為對外開放的窗口。 |
- 2013-12-29上海自貿區啟動“跨境通” 電商平臺試水“海淘”
- 2013-12-28廈自貿區方案報國務院 獲批后3-5年達國際水準
- 2013-12-28廈門自貿區”申報范圍擴大到全島
- 2013-12-28廈門自貿區方案報國務院 范圍擴大到全島
- 2013-12-28廈門自貿區上報方案 申報范圍擴大到全島
- 2013-12-28“廈門自貿區”申報范圍擴大到全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