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只紫水雞殞命杏林灣:原棲息地干涸 新家園不完善
紫水雞曾經棲息的濕地已經干涸 往昔杏林灣為何吸引紫水雞? 杏林灣原為天然海灣,是廈門第二大溪流———后溪的入海口。1956年,集美—杏林海堤建成而將海灣堰圍成一封閉水域(水庫),由于堤堰阻斷了與海水的交換,域內水體逐漸淡化,周邊灘涂也被開墾為農田、魚塘和荷塘。 廈門紫水雞的原棲息地就位于水庫北部一塊約0.44平方千米的濕地內,該區域以往多為魚塘,因被政府征用而荒置數年,自然形成了由香蒲為主體的水生植物群落,春季水深及淤泥在10厘米—200厘米之間。而這恰恰都是紫水雞喜歡的,特別是香蒲,俗稱“水燭”,可是紫水雞的最愛。 2012年3月,廈門鳥友在這里觀測到了“消失”144年的紫水雞。廈門觀鳥協會認為,在廈門重新發現紫水雞的地點,其位置并不偏僻,證明了一些濕地鳥類對環境的適應能力,意味著某些被認為是罕見的鳥類,可能就生活在我們身邊,只是我們并不知曉。 如今,該區域四周已逐漸被開發,其東、西、北三面成為城市主干道,西南隅為在建工地,南面為杏林灣水庫庫區暨廈門市園博苑娛樂設施的建設用地。 |
相關新聞
- 2013-12-11紫水雞在廈可能分散居住
- 2013-12-11紫水雞新家成居住點之一 在廈可能分散居住
- 2013-12-10在舊棲息地之外的廈門三處 觀測到紫水雞的身影
- 2013-11-29一只紫水雞飛進園博苑 景區將為它設保護區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