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夫妻15年來舉債 在廈門辦外來娃學校(圖)
從呂嶺路一路向東,走進泥窟社,各式民宅高低不等。這里是廈門島內一個典型的城中村,屬于思明區洪文社區。在這個城中村的中心位置,有兩棟正規教學樓,這就是玉秀中學,一所由四川夫婦舉債近15年,堅持辦的農民工子弟學校。 一封邀請信?夫妻懷著夢想來廈 20年前,接到在廈門做翻譯工作的大學同學的一封邀請信后,在四川老家一所中學任英語老師的萬秀紅和榮繼達夫婦,作出了讓家人堅決反對的決定,辭職到廈門打拼。先是榮繼達到廈門,在大學同學的介紹下,如愿成為一名英語翻譯,在感覺到廈門的“舞臺”更大、賺錢比老家多后,他便讓妻子也辭去英語教師的工作,一起來廈門打拼。萬秀紅到廈門后,并沒有榮繼達那么幸運,而是到一所民辦幼兒園當老師,后來又到一所小學擔任臨時的代課老師。 “那段日子,其實就是在做臨時工,哪個學校缺老師,我就過去幫忙。”萬秀紅回憶說,那幾年的生活讓她對未來很迷茫,“用現在很時髦的一句話講,就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或許當時就差回老家的勇氣了。”最終,她還是在丈夫的一再鼓勵下,才決定留下來繼續在民辦學校臨時代課,甚至還曾一度為了貼補家用,去做鐘點工、英語補習老師。 因女兒上學?辦農民工子弟學校 1998年,女兒來到廈門,徹底改變了兩人最初的夢想。“女兒當時剛好7歲,到了讀小學的年紀,但因沒有廈門戶口,無法按當時的政策在廈門讀書。”萬秀紅說,女兒無法就學讓他們很無助,因此有了開辦外來工子弟學校的想法,“女兒的經歷讓我意識到,大批外來工子女在廈門無處就讀,如果辦一所學校,這些孩子不就有書讀了嘛”。 她的想法得到了丈夫的支持。隨后,兩人從老家籌了8萬元,招了6個教師,在洪文社區石村租了幾間民房,著手辦自己的小學。為了省錢,萬秀紅自己做窗簾;夫婦倆砌墻、刷白灰……經過近一年的準備,1999年9月1日,玉秀小學誕生了,當時全校只有4個年級48名學生,最小的班級只有兩名學生。 |
- 2013-12-17外來娃“被”學閩南語,有必要嗎?
- 2013-11-26外來娃怎么教老師學者齊探討
- 2013-10-09廈門外來娃都上公辦學校 這才是公平么
- 2013-09-22廈門中小學生患齲齒顆數增加 外來娃牙齒更糟糕
- 2013-09-11漳州外來娃開學一周沒課本 校長稱外來娃需三證
- 2013-08-30廈外來娃都上公辦學校,這才是"公平"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