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詩樂專欄:彼得與康熙,帝國的曙光與余暉
走在夏宮綠樹成蔭的花園里,眺望遼闊的波羅的海,濕潤的海風迎面撲來,頓覺心曠神怡。此時,我想起了故宮,這座擁有600多年歷史的古老宮殿,同樣氣勢恢宏,但因為樹木不多,密密麻麻的建筑擠在一起,讓人倍感壓抑。站在故宮的制高點上,視野也算開闊,但終究看不見通往外界的道路。 在17世紀末到18世紀初的世界舞臺上,有兩位君主擁有著類似的經歷,他們都是少年登基,都勤政好學,都帶領自己的國家走上了繁榮昌盛的道路,他們分別是兩座宮殿的主人:俄國的彼得和中國的康熙。
彼得大帝 “時而是院士,時而是英雄,時而是航海家,時而是木工,他以一顆包羅萬象的心,充當皇位上永不停歇的勞工?!逼障=鹗沁@樣評價彼得大帝的。雖然彼得大帝性格冷酷、暴躁,但如普希金所說,為了國家的強盛,他一生在皇位上勞作不息;身為一國之君,他卻愿意放下身份,謙虛地以一個學徒的身份去西方學習先進的技術和知識,回國后以最先進的模板來改造俄國,甚至在生活方式上也近乎于苛刻地要求貴族們全面參照西方模式。在他的領導之下,俄國就這樣開始了現代化的征程。彼得大帝在虔誠地學習西方的同時,還不遺余力地為俄國開疆拓土。他帶領俄國軍隊打敗了瑞典,獲得了俄國的第一個出???他不惜代價征戰土耳其20多年,最終打敗了強大的奧斯曼帝國……彼得大帝的一系列內外政策讓歐洲不得不對俄國重新定位:俄羅斯不再是那個愚昧落后的莫斯科公國,而是一個正在崛起的歐洲大國。 當彼得大帝著力于締造一個嶄新的俄羅斯時,中國的康熙大帝正帶領著清王朝步入空前的“康乾盛世”,但其手段與彼得大帝截然不同。康熙平三藩,收復臺灣,平定新疆,提倡文教,創造了一個國泰民安的局面,奠定了清朝興盛的基礎。但康熙下令封鎖全中國所有的港口及長達五千多公里的海岸線,令一個沿海大國儼然變成了一個內陸國家。
康熙 如果說彼得大帝的改革是俄國旭日東升前的曙光的話,康乾盛世則終究是大清帝國落日前的余暉。彼得與康熙各自打造的帝國,在他們去世之后不到兩百年的時間里相繼隕落,但羅曼諾夫王朝之后的俄國很快又進入了一個工業化快速發展的時期--蘇聯時期,而中國則在經歷過幾十年的內憂外患之后才終于走向安定的局面。 之所以出現如此不同,我想其中差異的種子其實早在彼得與康熙時期就已經種下了??滴蹰_辟的“盛世”是內向的,非持久性的,康熙本人雖然也在某種程度上表現出對西方語言文化的興趣,但他始終認為中國才是世界上最文明開化的民族,中國之外的都是蠻夷,直到清王朝滅亡前,許多大臣還在為“中學”與“西學”孰優孰劣爭論不休。彼得進行的則是外向的、具有強大張力的改革,他甘愿當西方文明的“學徒”,并按照西方模式改造俄國,后來歷代帝王都基本延續了這種向先進的西方學習的做法,這一點直接影響到俄國后來幾百年的發展。 (作者系華南理工大學附小學生,轉載自《看世界》雜志2013年11月下“少年看世界”專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