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區發祥地巨變:湖里從落后漁村變身現代城區
1981年,廈門經濟特區建設在湖里拉開帷幕。1984年,鄧小平在湖里題寫“把經濟特區辦得更快些更好些”,特區范圍擴大到全島。1987年,湖里區作為行政新區應運而生。今日,湖里迎來了全面深化改革、建設美麗廈門的歷史新時期,將再次揚帆起航,成就新的輝煌。 作為特區發祥地,湖里用三十年的時間實現了從傳統農村經濟到現代經濟的轉變。 2013年,湖里區GDP732.16億,財政總收入106億,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497.41億,而在1988年,湖里區GDP僅0.22億元,財政收入538萬,工業總產值0.14億。湖里在較短的時間里完成了這個跨越。 如今,湖里將繼續弘揚先行先試的特區精神,著力在優化投資環境、產業轉型升級、區域一體化發展、創新社會治理、干部人才隊伍管理等五大方面取得突破,努力在2020年率先建成展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典范城區,為建設民富區強美麗幸福湖里,提供強大動力和體制機制保障。 起航 2.5平方公里土地上 跨出第一步 1981年,隨著一聲動工的炮聲,在國務院批準劃出的湖里2.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廈門經濟特區建設拉開大幕。1987年,湖里作為一個行政新區應運而生。近三十年來,湖里篳路藍縷,一步一步將“都市里的村莊”建設成令人刮目相看的中心城區。 正是在這片熱土上,湖里建立起了它最早的工業:湖里大道兩側聚集著特區最早開發建設的工業廠房,大批勞動密集型企業入駐,填補了湖里工業發展的空白,孕育出金龍等一批市重點企業,并組建形成了以電子、機械為主導的產業集群。 隨著產業優化升級的加快,湖里開始實施“騰巢換鳳”戰略,大批老工業企業生產制造業逐漸移向島外。 同樣與如今不同的,還有城區面貌。特區建立初期,湖里的基礎設施相對落后。在老一輩創業者的印象里,湖里是道路不平,路燈不明,沒有高樓大廈車水馬龍,就連個郵局和超市都難找到。而勤勞的湖里人,正是在如此艱苦的條件下,篳路藍縷,一步一步走向今日的繁榮。 飛躍 30多年快速發展 完成華麗轉身 關鍵詞1 產業升級 2013年,湖里區GDP732.16億,財政總收入106億,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497.41億,而在建區第二年,也就是1988年,湖里區GDP僅0.22億元,財政收入538萬,工業總產值0.14億。湖里用近三十年時間完成了這個跨越。 隨著湖里“騰巢換鳳”戰略的實施,傳統工業逐漸被先進制造業、高端現代服務業所取代。經過近三十年的發展,湖里先進制造業成為拉動全區經濟持續增長的強勁引擎,如目前轄內有以聯想移動、戴爾計算機等為代表的先進制造業龍頭企業。有數據顯示,湖里區18家產值10億元以上的重點企業產值占去年全區工業總產值的78.7%。高新技術產業不斷壯大,轄區現有高新技術企業220家,總收入占全市的42.3%。吉比特網絡、雅迅網絡、趣游科技等軟件企業加快發展。這一批龍頭高新技術企業通過加強自主研發、產品更新換代,市場份額不斷擴大,使湖里經濟保持著持續增長的勢頭。 在工業尤其是先進制造業的支撐下,湖里區第三產業也快速發展,目前增加值占GDP比重達47.76%,是“十二五”開局以來的最高值。商務、物流、金融及新型房地產業等行業成為三產的主力。商貿業煥發著勃勃生機。江頭、鳳湖商圈業態不斷升級、東部萬達等商圈日益繁榮,吸引著島外及廈門周邊地區眾多居民前來購物休閑??偛繕怯罱洕殉蔀楹飬^經濟發展的一個新增長點。2013年,湖里區新確定了37家總部企業,新增億元稅收樓宇5幢,發展迅速。 越來越多的高科技項目和研發中心、營運中心入駐這里,越來越多的國際性酒店、專業市場、商貿中心興業于湖里……他們為湖里注入新的活力,推動這湖里產業的提升。 關鍵詞2 民生改善 昔日的湖里,一度是一片偏遠落后的郊區漁村。建區初期的湖里,除了工地和黃土,沒有一條像樣的道路。如今,湖里已經建成了“一環四橫六縱”的交通網絡?!皟蓸蛞凰怼焙统晒Υ蟮馈h島干道等交通干道的相繼通車,讓湖里成為名副其實的廈門島“門戶”。 與此同時,湖里也在雕琢著“細節之美”。去年,湖里投入4200萬元改造提升五緣灣、湖邊水庫、枋湖片區、湖里老工業區等綠化景觀,并實施夜景提升及飛機航道下殿前片區屋頂綠化美化工程,啟動佛祖山社區公園建設,加快薛嶺山上山步游道等建設。還投入3659萬元,實施海天路、悅華路西段、枋湖路東段等7條道路改造。并注重環衛基礎設施的改善,去年投入967萬元新建7座清潔樓、3座公廁、4座環衛職工愛心服務點。還安排800多萬元,建設和改造“村改居”社區自來水管網、路網、排污溝等公共設施。集中整治了內陸水域的防洪排澇、污水排放,改造了新豐水庫、埭遼水庫。 湖里的面貌越來越美,正在煥發迷人風姿。而感受最深、受益最大的都是湖里的廣大居民。 未來 全面深化改革 開啟新征程 湖里作為廈門經濟特區發祥地,應改革而生,因改革而興,是改革開放最直接的受益者。在我市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和建設美麗廈門戰略部署之后,湖里區凝聚共識,統籌謀劃,先行先試,根據區情制訂了“美麗廈門”三十二項行動計劃,目標是到2020年率先建成展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典范城區,為建設民富區強美麗幸福湖里,提供強大動力和體制機制保障。 未來,湖里將在五個方面實現重點突破。 在優化投資環境上取得突破:構建開放型經濟體系,營造高效規范透明的投資環境,用好用足兩岸金融合作先行先試政策,努力建設兩岸區域性金融服務中心;統籌全區招商資源,提高投資促進水平;加快轉變政府職能,讓政府、市場、企業各自歸位、各盡其責。 在產業轉型升級上取得突破:大力完善促進產業發展的體制機制,強化創新驅動,加快退二進三,打造富有競爭力的產業體系。積極創建國家信息消費示范城市,創新信息消費發展模式。出臺鼓勵引導傳統工業企業外遷政策,加快推進“騰巢換鳳”。完善科技服務體系,健全產學研協同創新機制。建立現代服務業培育機制,加大產業政策扶持力度,推進現代服務業發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 在區域一體化發展上取得突破:破解城鄉二元結構性矛盾,推動“村改居”社區和城市社區同城化,推動完善征地補償包干制度,健全公共財政體制,強化原村民權益保障,讓群眾充分共享城市化成果。 在創新社會治理上取得突破:以推進美麗廈門的共同締造為載體,加快建立政府主導、社會協調、公眾參與的社會治理模式,實現政府治理與社會自我調節、居民自治良性互動。 在干部人才隊伍管理上取得突破:堅持黨管干部原則,完善和落實政府工作部門、街道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年度考核評價辦法,加大全區處、科技干部和區、街兩級干部輪崗、交流任職力度,進一步修訂完善“550”人才計劃,創新人才引進。 鏈接 美麗廈門32項行動計劃 亮點項目 (1)實施道路和綠化改造。年內投入3000萬元加快悅華路、海天路等道路改造,投入3000萬元提升五緣灣、枋湖等區域綠化美化水平。 (2)加快公園景觀建設。加快推進薛嶺山、園山、虎頭山等山地公園建設,建設佛祖山社區公園。 (3)用好社區邊角空地。排查摸清轄區內邊角空地,發動群眾共同商議合理利用方案,開展綠化提升或建設停車樓(庫)、文化活動廣場等。 (4)規劃建設慢行系統。規劃建設五緣灣、湖邊水庫、忠侖公園等3條綠廊,把五緣灣-湖邊水庫-忠侖公園連成一片,打造市民休閑健身的步行環境。 (5)推行社區聽評會制度。社區的事如何辦、怎么辦,通過召開社區聽評會,讓社區居民自我決策、自我管理。 (6)加快社區服務中心建設。推動北站、禾山、禾盛、圍里社區服務中心建設,完成東渡、塘邊社區服務中心改造。 (7)開展群眾互助活動。規范建設社區志愿服務工作站,推廣“空巢老人平安鈴”、“女子守望隊”等做法,在鄰里之間形成互幫互助的良好氛圍。 (8)搭建群眾公共交流平臺。辦好“和諧鄰里節”、“社區文化藝術節”等群眾性活動;提供場所組織社區內有共同愛好的居民開展交流,促進社區人際關系更加融洽。 (9)加強文明勸導。堅持在主要交通路口常設語音播放器,經常更新播放內容,大力開展文明出行、制止違建、遵章守法等宣傳勸導。 (10)推廣道德講堂和法治講堂。在全區區級以上文明單位(學校、社區)普及道德講堂;在所有社區推廣百姓法治講堂,實現“定制式”普法全覆蓋。 (11)加大社會救助力度。推廣社區慈善驛站,簡化醫療救助程序,落實困難家庭臨時救助實施細則,將外來人員納入救助范圍。 (12)加快建設富民工程項目。推廣蔡塘社區發展中心模式,推動枋湖、后埔社區發展用地項目動工建設。 (13)建設便民生鮮超市。在島內東部配套建設若干家生鮮超市,滿足居民群眾日常生活需求。 (14)規劃建設人行天橋。年內建成環島干道(金福緣新城—五緣學村)、SM廣場、東渡商檢站等人行天橋,方便市民出行。 (15)發展“社區公交”。對禾山“社區公交”進行調研總結,推動發展“社區公交”,解決“城中村”居民的交通需求,遏制摩托車非法運營和電動車違規上路。 本版文/本報記者 郭瑜芬 通訊員 洪重華 本版圖/本報記者 王火炎 通訊員 陳瑜瑾 |
- 2014-02-10廈門召開紀念鄧小平為廈門經濟特區題詞30周年座談會
- 2014-02-09鄧小平為廈門經濟特區題詞30周年 殷殷寄語激發豪情壯志
- 2014-01-20推進廈門經濟特區協商民主向前發展
- 2014-01-07《廈門經濟特區商事登記條例》出臺
- 2013-05-07九龍江“北引”——廈門經濟特區大動脈
- 2012-12-30廈門經濟特區"再出發" "一區三中心"將成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