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高潮视频在线观看,国产无套乱子伦精彩是白视频,国产国产人免费人成免费视频,国产特级毛片AAAAAAA高清

東南網首頁 新聞中心 滾動網報 直通屏山 領導留言板 新聞發布會 西岸時評 東南空間 東南網事 國內 國際 娛樂 體育 視頻 圖片
思明區 海滄區 湖里區 集美區 同安區 翔安區
鎮街視窗:
部門直通車:
鷺島消防 婦聯新聞 工會 文明湖里 文明同安 計生委 黨工委 電業局 港口管理局 物價局 海事局 旅游局 教育局
企業風采:
海翼集團 夏商集團 廈門國貿 翔業集團 翔業公益
行業頻道:
房產 汽車 建材 食品 保健 商會
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 > 廈門頻道首頁> 經濟企業 > 正文

廈門出現“節后離職潮” 90后“裸辭”者走得很瀟灑

baijiapai.com?2014-02-11 07:20? ?來源:東南網    我來說兩句

東南網2月11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鮑娜/文 吳曉平/圖)今年節后用工市場,出現了一股“離職潮”,在離職的人群中,90后上班族扮演了重要角色。

與80后的深思熟慮相比,90后“裸辭”者可謂走得瀟灑——往往既沒找到下家,甚至連上家也不告訴一聲。對此,一些用工企業和勞動關系專家善意提醒:跳槽并非不可以,但“裸辭”不該成為首選,如因“裸辭”給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還應當承擔賠償損失責任,小心“裸辭”變“裸奔”。

“裸辭”故事1 工資太低了,根本不夠花!

昨天,在市人力資源市場大廳里,來自江西的22歲姑娘玲玲,認真地查看著求職機上的用人職位。

她說,去年從浙江來到廈門工作,在餐飲業做服務員,月薪2000多元。“根本不夠花,過年口袋里也沒錢給父母。”陪她一起來找工作的琳琳,也想重新找份工,這對好姐妹約定,兩人要在一起做事,3000元以下的工作,看都不要看。

“房租、水電加網費,一個月至少要700元以上,再加上吃飯交通,合起來都要1500元以上了,女孩子再愛買點衣服、小東西啦,這2000多元的工資,根本不夠花!”琳琳掰著手指,給導報記者詳細計算了在廈門打工的生活成本。

當導報記者詢問姐妹倆是否辦了離職手續時,姐妹倆一臉茫然。“工資那么少,我不去就是不去了,還講那么多!”導報記者在采訪中,遇到的幾位同玲玲一樣的90后,對勞動法往往知之甚少,他們知道入職應該簽訂勞動合同,但是離職應該辦理哪些手續卻不是很清楚,更對“裸辭”產生的后果一無所知。

“裸辭”故事2 辭職不是結束,是再出發

與同齡人相比,1991年出生的小李,是個很有自己主意和想法的90后。兩年前,她從廈門一所職業學校畢業,一直在藥店工作。不過,春節后,她就再沒有返回原來的工作單位上班了,暫時幫忙打理媽媽在小區市場開的水果店。“我想自己做點兒事情,已經想好了!”小李說,去年她早在業余時間,就去外地參加了咖啡和飲品的制作培訓,本來打算辭職后自己開店,后來考慮到經濟成本和從業經驗等原因,她決定先在媽媽經營的水果店里“小試牛刀”,先推出一系列果蔬飲品,收益好再單獨出去做。

她告訴導報記者,同學中像她這種情況的不少見,工作兩年后覺得從事的職業與理想有差距后,多半就主動“炒”了公司,或在家中休息觀望一段時間,或是在家人、朋友的指導下,自己嘗試創業。在小李和同學們看來,“裸辭”并非沖動,只是整理思緒,重新出發。

專家觀點

理性對待“裸辭” 小心“裸辭”成“裸奔”

這兩天來,導報記者在人力資源市場隨機采訪發現,不少用人單位在春節之后都有不同程度的員工離職現象。在餐飲業、服務行業,一批去年新入職的員工,90后的“裸辭者”居多。

廈門市職業介紹服務中心主任陳鵬飛說,從企業的反饋看,90后這一代,與他們的父輩相比有很大不同,相當一部分年輕人是抱著“旅游式打工”的觀念。曾有用工企業對員工做調查,這些年輕人說辭職并非工資、福利不理想這些原因,而僅僅因為他們想離開一個城市,趁年輕多出去走走,開開眼界。

對此,一位勞動關系專家則表示,“裸辭”需慎重、理性對待,如果處理不當,也會帶來消極的一面,如不能重新就業、反復地跳槽會造成較高的時間成本和生活成本壓力,“裸辭”變“裸奔”。

專家表示,員工節后“不告而別”屬于違法解除勞動合同行為,員工因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給公司造成損失的,應承擔賠償損失責任。此外,勞動者違法解除勞動合同,公司可能無法為勞動者辦理退工、退保手續。如果退工、退保手續未辦理,勞動者到新的一家公司上班,新的公司無法辦理招工、社保繳交等手續。

還要提醒企業的是,在錄用員工前,應先審核一下勞動者所提供的材料的真實性,勞動者是否已經與前一家公司解除勞動合同,是否承擔保密、競業禁止義務。如果企業招用了一名未與公司解除勞動合同的勞動者或者是承擔保密、競業禁止義務的勞動者,有可能會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責任編輯:藍曉梅
相關新聞
相關評論
頻道點擊排行
網站點擊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