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夜,園博苑燈展現場游人如潮。(本報記者 姚凡 攝)
昨晚,園博苑燈展現場觀眾如潮。(本報記者 姚凡 攝)
【編者按】
傳統節日傳統過,元宵之夜,福建各地賞燈舞獅猜燈謎,其樂融融,更有裝甌祭祖、陣頭表演、龍藝踩街等民俗活動,精彩紛呈。
賞花燈
16萬人涌入園博苑
廈門日報訊(記者殷磊)在園博苑主展島舉辦的2014廈門元宵燈會,從2月2日(正月初三)亮燈以來,昨日達到了最高潮——16.1萬市民和游客前來領略這燈影交融、璀璨艷麗的花燈世界。元宵夜,人們在筼筜湖畔度過了一個熱鬧、祥和、盛況空前的上元暝。
昨晚是今年元宵燈會亮燈以來觀燈人數最多的一天。下午4時許,園博苑南門、西門就已經呈現接踵摩肩的情形。一直到晚上9時許,觀燈者還在不停地涌進園區。
園博廣場上三個主燈組“華夏之穹”、“八駿賀歲”、“鷺島之春”,以及園博大道上的巨型龍形燈組“龍馬精神”最受游人青睞。每組彩燈前,都圍滿了賞燈的游人,人們在瑰麗斑斕的彩燈前展顏歡笑、合影留念,感受新春佳節的喜慶氣氛。
雖然園區游人數量一直維持在較高的水平,但在市委、市政府的有力指揮下,各部門和單位全力以赴,落實安全預案,燈會秩序良好,沒有發生意外事故。
2014廈門元宵燈會亮燈以來,已經有48萬人前來園博苑觀燈賞花。
海滄:東風夜放花千樹
廈門日報訊(記者 楊繼祥 林岑 通訊員林泓)佳節雙至,新城璀璨。昨晚,海滄“泰禾·廈門院子”2014年海滄花燈會再次迎來賞燈高潮,海滄市民們齊聚海滄市民廣場,欣賞“東風夜放花千樹”的節日盛景。
據介紹,花燈會自1月28日亮燈以來,已吸引數萬市民前往賞燈、游園。蜈蚣閣、送王船、臺北101、“美麗廈門共同締造”、喜羊羊等元素都化身成花燈,點亮了海滄新城。
據了解,負責此次活動全程策劃執行的華億傳媒集團華億文創公司在去年12月底接到任務后,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順利完成花燈會現場所有燈組的制作、布置及試亮燈工作,超預期圓滿完成了任務。
走古事
壯漢抬轎水中跑
據新華社電 2月14日,福建省連城縣羅坊鄉舉行一年一度的“走古事”民俗活動,慶祝元宵佳節。
走古事為客家人鬧元宵的盛大活動,在連城、永定縣區盛行。鄉村里的每個房族各出一棚古事,挑選體壯膽大的十歲男童兩名,按戲曲裝扮立在轎臺上,轎臺由木柱鑲成方形框架,四周飾上精美的畫屏,每棚約400余斤,需20人抬。各棚轎夫不顧天寒水深,在河水里競相奔走。
過火堆
兩岸宗親一起扛
廈門日報訊(文/圖 漳州站記者 黃樹金 通訊員吳繼聰)昨日,在廈門灣南岸漳州開發區,來自金門縣浯島的許氏臺胞,不僅帶來Q版電音千順神將團,還與漳州的宗親一起參加扛神像“過火堆”、“游火巷”、舞龍、吃丁酒等民俗活動。
金門縣議員許玉昭先生說:“兩岸的民俗活動同根同源。我們同宗同親在大陸一起過節,既加深了海峽兩岸宗親之間的交流,也豐富了兩岸民眾的文化生活。”
?陣頭展演
臺灣團隊驚艷亮相
廈門日報訊(記者 吳曉菁 通訊員王小文)隆隆的鼓聲,伴著陣陣海浪聲,儼然一曲天然交響曲。昨晚在曾厝垵圣媽宮前,由兩岸民俗文化團隊帶來的“風情曾厝垵”——“祈愿洪福”兩岸陣頭文化展演將閩南民俗文化、臺灣家將文化、兩岸陣頭文化相融合,給現場觀眾帶來了一場視聽盛宴。
《尬陣》以鼓藝呈現臺灣陣頭相互較勁,針鋒相對;《漁村的記憶》以婀娜的舞姿講述小漁村的故事……參演的臺灣九天民俗技藝團以鼓作樂,以舞釋情,淋漓盡致展示閩南民俗文化。
?裝甌祭祖
百甌祈福場面壯觀?
廈門日報訊(文/圖 通訊員 心亮 東方 雅玲 記者盧漳華)同安不少地區有一種歡度元宵的特別方式:那就是2010年入選廈門市第三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裝甌。
昨天傍晚,記者來到同安新民鎮西塘社區宗祠內,民眾已將殺好的豬、羊、煮好的雞鴨經過細致的裝飾,用筐裝好堆高,擺出不同的造型,共有丁甌、公甌、祖甌等近百座甌,場面相當壯觀。
據介紹,裝甌也稱丁甌,是一種傳統祭祖習俗,既是感恩又是祈福。一般前一年新婚、添男丁都有裝甌。
刈香巡游
已經傳承800多年
廈門日報訊(通訊員 林小芬 林志杰 記者應潔)正月十五元宵節,集美大社最熱鬧的莫過于一年一度的刈香巡游活動。昨天早上,“護國尊王”王審知等神像被八抬大轎請出來,沿街轉巷,按照一定的路線開始了一天的巡游。
刈香巡游所到之處,彩旗招展,鑼鼓喧天,不斷有村民加入其中,隊伍綿延數里,場面非常壯觀。
據了解,集美大社正月十五刈香巡游的習俗已經沿襲了800多年。
龍藝踩街
平和縣城萬人空巷
廈門日報訊(文/圖 漳州站記者 黃樹金 通訊員黃水成)昨晚,“中國龍藝之鄉”漳州平和縣城小溪,萬人空巷,民間絕活“龍藝”踩街慶豐收·祈豐年文化活動引人入勝,配套的舞龍舞獅、猜燈謎、賞花燈等各種民俗活動精彩紛呈。
平和“龍藝”有200多年的歷史,由“龍頭”、“龍段”、“龍尾”三部分組成。今年的龍藝有兩條,共48節,100多米長,彩車隊30多輛。今年的龍藝上裝飾各種馬的圖案,其中一條龍藝彩頭還裝有一匹“活馬”雕塑。
臺灣高雄龔氏52人組團前來欣賞龍藝。“首次欣賞這多姿多彩的龍藝表演,大家都覺得不虛此行。”高雄龔明金先生贊嘆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