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今年新建擴建53所中小學 小學一年級學位吃緊
【相關】 推進島內名校 到島外辦實質性分校 廈門報訊(記者佘崢)昨天召開全市教育工作會議的教育要點指出,將推進島內優質教育資源向島外延伸和輻射,“推動廈門一中、雙十、廈門實驗小學到島外辦實質性分校,“加大校長、教師交流力度”。 本報的消息來源說,這應該是比較長遠的規劃,目前除了預計在9月投入使用的雙十海滄分校之外,廈門一中、市實驗小學還沒有到島外辦分校的具體計劃。6年前,廈門一中率先到東孚辦學,不過是采取合作辦學的方式,和此次要求的“實質性分校”不太相同。 值得關注的是,教育工作要點提及,今年要“推動實驗小學擴建”,這應該是指實驗小學目前校區的擴建。 記者手記 都愛來廈門誰先上小學 雖然春季學期還未開學,但是,從摸底數據看,秋季小學一年級招生可能面臨的壓力,現在能夠感受到了。 對于廈門來說,小學一年級招生的爆棚,也不是第一次。因此每年都有人在問:為什么每年都在公布當年增加多少學位,但是,外來娃上公辦甚至上民辦學校,還是那么難?為什么學校不多建? 答案很簡單也很復雜:城市人口增長“超乎想象”的快,有人說,按照這個速度,不要說蓋學校,“挖地都來不及”。 兩組數據能說明一些問題:第一組,目前在廈門小學一年級到初中三年級(即義務教育階段)在校生,外來娃占53.9%,已超過本市戶籍;第二組,廈門義務教育階段每年新增外來娃1.3萬人,其中小學一年級新生每年增3000人。這是什么概念?以一個班級50人、一個年段6個班計算,相當于廈門每年至少要建10所小學才能滿足外來娃增長需求,這還不包括本市戶籍人口增長。 數據背后代表“洼地效應”——像廈門這類相對宜居、教育又相對發達的城市,就如同一個洼地,不斷吸引外來人口向本地區匯聚、流動,甚至有不少外來務工人員,之所以來到廈門,就是為了孩子教育。 廈門現在面臨的困局是:一方面,人口的增長并不是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另一方面,以目前的膨脹速度,無論如何加快學校建設,都趕不上人口劇增的速度。 從目前看,破解這一困局也只能靠制度化的措施,即結合外口管理來制定“游戲規則”,“規則”最好是可以量化、明了、公平的,例如,如何結合廈門定位,讓學歷、服務年限、遵紀守法等因素各占不同權重。規則一旦確定,就要有這樣的氣魄:無論面對什么壓力,不能再輕易更改。否則,規則還是一紙空文,終點還會回到起點。 總之,是下決心制定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就學的制度化措施的時候了。讓要來廈門的外來人事先心中有數:他們帶著孩子到廈門來,有沒有可能在這上學。不要像現在這樣語焉不詳,讓人產生錯覺,給人無謂的希望。 |
- 2014-02-14“寧讀名校的大班,也不讀普通校的小班”——中小學班額改革面面觀
- 2014-02-14廈門中小學下周一開學 “體育藝術 2+1項目”引人關注
- 2014-02-14廈中小學下周開學 “體育藝術 2+1項目”引人關注
- 2014-02-14廈門中小學下周一開學 “體育藝術 2+1項目”引人關注
- 2014-02-13閩中小學幼兒園教師職稱考試3月17日起報名
- 2014-02-11教育部:中國重新修訂民族中小學漢語課程標準
- 2014-02-11福建完善中小學學籍管理辦法 “學號”將改為“學籍輔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