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路新華書店改變,在低調中試營業。 □早報記者 豐曉飛 文/圖 在許多老廈門人的眼中,中山路至輪渡一帶,才代表真正的廈門;騎樓、深巷、小販的吆喝聲……才是“最廈門”的味道。中山路不僅是廈門最傳統的繁華地帶和商業中心,更承載了廈門的人文,微縮了廈門的歷史。如今,這條歷盡滄桑的“最廈門”老街,隨著近年來廈游客數量持續增多,顧客群已由原來的以本地人為主變為以游客為主,不少老店鋪不得不撤離或“變臉”,大量迎合游客的新店家紛紛入駐。 一家店的改變 中山路新華書店賣餡餅 老廈門人一度以為迷路 老楊今年76歲,從爺爺輩起就居住在中山路附近的大同路,從識字起他就經常到處淘書看。新華書店進駐中山路后,空閑時,他就會去那里看看書,幾十年來,新華書店成了他最常去的地方之一。 今年春節后的一個周末午后,老楊閑逛到中山路,想到新華書店瞅瞅有什么新書,可到了那里卻發現,新華書店竟然不知道去哪兒了。“您是來旅游的嗎?這些餡餅都是廈門的特色食品,可以買幾盒帶回去送家人、送朋友。”老楊納悶地步入昔日新華書店所在位置的一樓大廳,一名身著職業裝的女孩熱情地迎了上來,不時向他推介餡餅的品種和口味。老楊發現,里面除了賣餡餅外,還擺放著茶葉、茶具及創意人偶等小禮品,夾層設有咖啡簡餐區,這些場景讓老楊疑惑了:“難道我迷路了,這可是我看了幾十年書的地方啊!” 最近,與老楊一樣意外“迷失”中山路的,還有不少愛看書的老市民。春節前的一天,廈門民俗專家郭坤聰到中山路新華書店淘書時,發現不久前他才光顧的地方,不知何時被餡餅店、奶茶店、茶葉店所占領,到了二樓、三樓、四樓,方才能尋找自己需要的書籍。“這變化也太快了,起初我還以為自己在夢游,原來新華書店也搞小清新,賣起餡餅、茶葉和創意小禮品了。”對此,郭坤聰不由感嘆,中山路商業布局的變化實在是太快了,“迷失”也就在所難免了。 談及書店格局的改變,廈門市新華書店總經理助理潘春坦言,傳統書店近幾年受網絡書店和客源不足的沖擊,大多數實體門店都遇到了客源嚴重不足的尷尬;盡管中山路近幾年客流量持續增大,但顧客群偏重是游客,進書店買書并不是他們所需要的,就是進書店也只是走馬觀花地逛一逛;隨著店租的持續上漲,書店的生存環境受到了嚴重挑戰。目前中山路新華書店的調整,也只是一個“摸著石頭過河”的嘗試,未來成效如何,還是一個未知數,“如何留住客源、讓顧客停下腳步,成了新華書店不得不思考的一個問題,此舉也只是被迫突圍而進行的商業模式創新,是迎合市場需要還不是主動求變”。 一條街的轉變 老行當老店鋪被迫撤離 “小清新”紛紛挺進中山路 連年上漲的房租逼退沙茶面店、修鐘表店等昔日老行當撤離的同時,客流量持續增多,也給中山路帶來諸多商機,諸如奶茶店、新概念食品等“小清新”齊頭挺進中山路。 老洪曾在中山路上經營一家沙茶面店39個年頭,一度周邊居民逛中山路,都要到他的店里吃上一碗沙茶面。老洪說,那時中山路就是廈門人流量最大的商業街,但來這里逛街的大多是本地居民,因此本地人喜愛的食品、物品生意十分紅火。隨著廈門知名度增大,游客越來越多,逛中山路的人群變成了以游客為主,由于飲食習慣不同,沙茶面等傳統的食品漸漸受冷落,老洪說,生意大不如前,加上房租上漲,于是10年前,他的沙茶面店撤離了中山路。 8年前,老何還在中山路經營著一家鐘表修理店,同樣受客源不足、店租連年上漲的影響,不得不撤離中山路,到本地人集中的大同路繼續經營。老何說,隨著手機的普及,借助手表看時間已不是生活的主流,有著手表情結的多是中老年人,他們大多不習慣中山路越來越“小清新”的消費模式,因此到中山路逛街的次數越來越少,這也是他選擇撤離中山路的最主要原因。 隨著大量游客涌入,本地傳統老行當陸續被迫撤離的同時,諸如奶茶店、伴手禮等新生的“小清新”店面,因迎合游客購物和消費的習慣,先后在中山路落腳。在中山路經營文創產品店的呂先生認為,這些奶茶店、伴手禮等“小清新”店之所以敢于闖進中山路,在高房租的情況下站住腳,除了其成本低、利潤可觀外,還在于這些商家的產品迎合了游客的口味和消費理念,因此受到游客的熱捧,“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中山路商業布局的改變,其實已經是必然的事情”。 ? 書籍與餡餅等放在一起銷售,顛覆了昔日新華書店只售書的傳統觀念。 一個商圈的未來 大打特色牌引人“街巷游” 中山路欲成廈門“聚寶盆” 據中華街道辦事處相關負責人介紹,隨著大量游客涌入中山路觀光、購物,一度出現了人車爭道的尷尬場面,“10年前,為了緩解中山路人車爭道的擁堵問題,思明區啟動了‘半步行’思路,此舉不僅有效改善了當時的交通,同時也帶動了整條街的人氣”。 該負責人透露,按照中山路商圈的最新規劃,未來將加大中山路商業布局的有效調控,把中山路打造成廈門的“聚寶盆”。未來將在提升中山路商業吸引力的同時,利用周邊街道的歷史文化內涵,通過探索“街巷游”來激活“沉睡”的文化資源,加大發展特色旅游業、扶持引進特色業態,吸引游客走街串巷,讓老街的人氣、商氣延伸,從而讓打造中山路商圈“聚寶盆”的理念得以實現。 ■相關背景 從人車爭道 到全步行街 上世紀20年代,廈門進行大規模舊城改造,逐漸形成以中山路、大同路、思明路為主的商業中心區。 始建于1928年的中山路,在一段時間里曾被邊緣化。隨著廈門城市快速發展,火車站商圈、國貿商圈、禾祥商圈、SM商圈等相繼出現,在上世紀末的一段時間里,中山路一度迷失了自我。據思明區工商局調查統計,1998年,中山路注冊登記的282家企業及個體戶大多數處于虧損狀態,艱難苦撐,等待商機。鞋匠黃大慶在中山路附近修鞋50多年,對于中山路的興衰有著最真實的感受,據他回憶,當時的人流量不如興盛時的1/2,而且成交率低。 在世紀之交,中山路的全面改造全面展開。1997年11月,位于中山路黃金路段的華輝廣場第一期工程竣工并投入營業,內有百貨商場、餐飲、娛樂休閑等場所,是中山路第一家真正意義上的大賣場。2004年,古城西路集購物中心、酒店式公寓等為一體的名匯廣場建成,這也是中山路商圈第一個開放式購物廣場。 伴隨著廈門旅游城市地位的確立,中山路的人流量持續攀升,2004年10月30日,中山路西段變身單行道。2005年,從鷺江賓館到思明南路交叉路口這一段納入LED夜景工程的范圍,市民在夜晚逛街時,更能感受到百年老街的亮麗一新。 2006年1月24日起,中山路改造有了大動作,中山路西段(從思明南路到鷺江道段)實行夜間步行街。 2006年7月,因第四屆合唱節在廈門召開,中山路西段首次改為全日制步行街。每天近10萬、高峰期30萬的人流量,讓中山路重現昔日繁榮。 2008年,為改善中山路的旅游商貿環境,中華街道采取“修舊如舊”、“改造與保護并舉”的方式,統一粉刷騎樓立面,重新設計LED夜景燈等。2008年東段改成半步行街,2010年10逐漸改成全步行街,實現了整條中山路全步行街的改造和實施,重塑了百年老街龍頭商業街的地位。 ? 如今在中山路上,不時可見“小清新”的餐飲店和閩臺伴手禮店。 被破局 別墅換臉漁村賣文化迎合市場 □早報記者 豐曉飛 文/圖 作為全國熱門的旅游城市之一,近年來,來廈游客持續增多。據廈門市旅游局近日對外發布的數據顯示,2013年廈門市全年共接待境內外游客4663.85萬人次,同比增長13.08%。 大量的游客涌入,讓老街中山路的商業格局發生改變,昔日老店或撤離或“變臉”,奶茶店、冷飲店、伴手禮店等強勢進駐;昔日以參觀老別墅為主要賣點的鼓浪嶼,以原生態小漁村為賣點的曾厝垵,徹底改變了自身的文化內涵和賣點,脫變成純粹的商業區和“小資”旅游目的地;被稱為中國最美的大學校園之一的廈門大學,因不堪大量游客涌入參觀之累,不得不采取“限游令”。 鼓浪嶼上老建筑在改成家庭旅館后,原本的紅磚灰墻被涂成了各種顏色。 鼓浪嶼 昔日風味老別墅 今日“花臉”旅館 陽光、沙灘、中西結合的老別墅以及漫步在小巷內不時入耳的鳥鳴、琴聲……在鼓浪嶼土生土長的詩人舒婷記憶中,“以前你在鼓浪嶼路上走,可以看到小孩子拿著書寫的畫夾,在樹下、在小巷頭專門做書寫……” 而今,昔日寧靜、浪漫的“音樂島”已變成喧鬧的“燒烤島”,燒烤攤隨處見,顏色鮮明的家庭旅館比比皆是……過度的商業化讓不少熟悉昔日鼓浪嶼的網友發出“拿什么拯救你,我的鼓浪嶼”的感慨。廈門許多民俗專家、學者也都擔心,過度商業開發,或將嚴重影響到鼓浪嶼“申遺”。 2007年7月26日之前,鼓浪嶼并非今日這樣,人流量更沒有這么多。甚至為了留住上島游客,鼓浪嶼——萬石山風景區管委會還推出輪渡票價分時段減免優惠辦法及鼓浪嶼夜間旅游配套措施。隨著福廈動車的開通,單日超過10萬名游客進島,鼓浪嶼變得不堪重負,輪渡票價分時段減免優惠辦法不得不緊急叫停。 如今,破墻開店等現象在鼓浪嶼上屢禁不止。在廈門民俗專家郭坤聰的記憶里,鼓浪嶼上的老建筑,原本中西結合的特色是紅磚灰墻,但不少家庭旅館為了追求個性化的外觀,讓這種色彩消失了,改變了原來老建筑的外觀色彩,將外墻涂成了黃色、粉色,有的甚至改成更具個性的橘色,于是島上的建筑出現了“紅黃、翠綠”風行的現狀。 廈門市旅游局原副局長、民俗專家彭一萬認為,鼓浪嶼有著“萬國建筑博覽會”的美譽,島上有1200多棟飽含厚重歷史底蘊的老別墅,隨著歲月流逝,這些老建筑外觀漸漸褪色斑駁,內部結構出現老化,家庭旅館在不經意間讓老別墅煥發新生。通過民間資本來修護老別墅,開家庭旅館,既取得了經濟效益,又拯救了風雨飄搖的老別墅,還留住了游客,但是老別墅的新生應該是源于它自身:它的歷史底蘊,它的文化風韻,“如果任由外力粗暴地改造老別墅,就會耗盡老別墅僅存的生命力”。因此,只有規范家庭旅館的發展,才能讓鼓浪嶼老別墅風味留存更久。 漫步曾厝垵街頭,不時有“文藝范”撲面而來。 曾厝垵 傳統小漁村蛻變 不賣魚改賣文化 “曾厝垵一直是一個漁村,因史上曾姓族人遷居此地繁衍生息而得名,自古以來,男漁女耕,有陽光、大海、漁船、農田……”在現年90歲高齡的老漁民曾華榮的記憶中,以前的曾厝垵村口是大片的沙灘,沙灘上全是小魚,從很遠的地方就能聞到魚腥味。這幾年,他除了從每天一大早從家里沿大路步行至海邊看風景外,大多時間都是留在家里制作昔日漁船的模型,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他有好幾次試圖在村子里逛逛時,都迷路了,“原來的好多路,都被遍地開花的小店占去,走不通了”。 昔日的傳統小漁村,短短幾年間蛻變成全國少有的“旅館村”,成為各地文藝青年的集中地,并一度被稱之為“全國最文藝的城中村”,有人說,曾厝垵這個小漁村發了。 “曾厝垵獨特的氣質以及純凈的鄉村氛圍、寬松自由的環境吸引了大批文藝創作人入駐。”新生代女畫家、福州大學工藝美術學院美術老師余鍵坦言,就是因此,他們最初才將“文藝氣”帶入曾厝垵,而曾厝垵這個小漁村也被不自覺地雕塑成了一個“藝術村”。 “目前曾厝垵的商業形態,走的都是低端路線,已經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曾厝垵進一步的拓展。”曾厝垵社區居委會書記黃清杰介紹說,比如家庭旅館的無序發展,就造成了大量違章搭蓋現象的發生,不僅影響村容村貌,更帶來諸多安全隱患,未來將有計劃地進行集中式清查拆除。 黃清杰透露,思明區已在多方摸索曾厝垵未來的發展之路,目前已經將其初步定位為“文創休閑漁村”,未來將通過引入高端文化創意企業適時進駐,在提升曾厝垵文化氛圍的同時為其注入文化新內涵,從而拓寬曾厝垵未來發展的新路子。目前,已有多家高端文化企業主動與思明區政府取得聯系,期望盡早進駐曾厝垵,給這個昔日小漁村的未來發展提供“正能量”。 如今廈大門口常常是游客排著長隊,等待刷身份證進入校園。 廈門大學 周一至周五限客 還校區往昔寧靜 “大學”與“游人如織”,這兩個詞看起來似乎“風馬牛不相及”,然而隨著大量游客涌入廈門,廈門大學校內車滿為患,食堂里游客滿座,“校園游”流行,不僅影響了學生的正常學習和生活,也給學校的治安和管理等帶來隱患。如何解決游客給學校教學帶來的負面影響,成了廈大校園管理的一大煩惱,2012年5月,廈大就傳出要限客的消息。當年12月17日起,廈大思明校園在周一至周五工作日期間實行分時段有限度開放,來訪人員、游客一律刷二代身份證入校。 據了解,“限客令”實施一年之后,各種不文明旅游行為明顯減少,有效促進了教學科研環境的改善。來自廈大保衛處的統計數據顯示,“限游令”實施一年來,不僅學校的治安案件數量同比下降50%左右,校內的衛生工作量也下降約六成。 但“限客令”也滋生了“黑車”向游客收20元“買路錢”載客進校園,持假學生證、山寨“校園卡”,甚至有個別游客翻墻進校園等不文明行為。針對這些問題,廈門大學保衛處副處長陶元升表示,此前接到知情學生舉報“黑車”載客進校園問題后,保衛處曾專門開展了為期一個月的打擊整治活動。針對持假學生證和個別游客翻墻進廈大等不文明行為,他們除了加大對學生證真假甄別的力度外,還將加大對校區院墻的不定期巡查力度,確保“限游令”的落實,維護學校的教學環境不受到干擾。此外,學生志愿者協會自發組織了志愿者服務團,定時定量引導進校游客文明進校參觀。 ■專家觀點 保持特色文化內涵 正確定位旅游發展 對于大量游客涌入,給廈門這座城市帶來的影響,一些專家、學者認為,隨著廈門旅游人氣不斷提升和大眾旅游的普及,散客化時代已經到來,促使廈門要在城市形象塑造和服務品質方面更加努力,打造親民的城市文化氛圍,在有效保持特色文化內涵、海島旅游特色的同時,正確定位旅游城市的發展和旅游城市締造的延續。 廈門市旅游局原副局長、民俗專家彭一萬認為,由于城市發展快速,廈門的旅游產業許多方面跟不上,包括旅游管理、策劃、導游、烹飪等人才遠遠不足。“既要吸引大量游客前來觀光游玩,又要保持高質量管理、高水平服務。”在他看來,只要把旅游人才緊缺的問題解決好,廈門就可以在旅游產業挖掘更大的潛力。 “廈門旅游人氣的提升帶來一系列問題,如春節期間,鼓浪嶼人滿為患,廈大校園比公園還要公園,廈大幾個大門口許多游客被卡在堵塞的車流里。”廈門大學人口研究所研究生導師鄭啟五認為,“廈門需要旅游人氣指數,更需要政府部門發布游客的快樂指數和擁擠指數,給游客以錯峰進島的提示”。他建議,由政府出面公交車免費擺渡,同時在集美的廈門北站建立大型的自駕游集散安頓地。 鄭啟五還建議,未來要加大旅游跨島戰略的布局,把島外等周邊旅游設施建好,讓本地市民在黃金周也能夠出島到周邊去旅游,將島內資源讓給外來客人,從而減輕島內各景點逢節假日必堵的現狀。 |
相關閱讀:
- [ 09-24]國慶期間福建13景區門票降價 廈門景點不降價
- [ 09-20]中秋假期首日廈門景點附近堵得慌 50米路走20分鐘
- [ 09-20]假期首日廈門景點附近堵得慌 50米路走20分鐘
- [ 12-17]廈門景點胡里山炮臺
- [ 10-02]截至昨天下午至少有5萬輛車涌入廈門 景點告急!
- [ 05-01]天公不作美五一廈門景點遇冷
- [ 11-10]島內游客扎堆島外人氣低迷 廈門景點接待嚴重失衡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