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4月2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沈彥舒/文 梁張磊/圖 通訊員 冀月霞 蔡大力)“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春夏季節的河豚,魚肥肉鮮,這一帶著神秘色彩的美味,也成為了某些店家近期的明星產品,賣給“拼死吃河豚”的食客們。 春夏的河豚最毒 昨天下午,思明區衛生局衛生監督所的工作人員在禾祥西路某大排檔查獲了一袋約1千克的鮮河豚魚,依法進行收繳銷毀,屆時還將根據經營場所面積、售賣河豚魚重量對商家進行5000元以上的罰款。 “我們這是自己吃的!”面對商家的辯解,思明區衛生局衛生監督所冀月霞科長解釋,我國明文規定“在國家有關政策調整前,嚴禁任何餐飲服務提供者加工制作鮮河豚魚”,并且,只要是出現在經營場所的,無論是“自己吃”還是“別人寄賣”,理由都不能成立。 冀月霞提醒,河豚魚含有毒性極強的神經素“河豚毒素”,魚死后內臟毒素可滲入肌肉。春季是卵巢和內臟毒性最強的時候,因此每年的春夏,也就是2月-5月,是食用河豚魚中毒高發的季節。市民除了不吃河豚外,如果在市場、餐飲店發現有售賣河豚,可向衛生監督部門舉報。 食客莫心存僥幸 祖傳處理秘籍?不保證!特效藥?沒有!沒錯,如果你冒險品嘗河豚,等待你的就是中毒。而對于商家來說,賣河豚魚,可能害了食客,還會有承擔責任的風險,輕則罰款,重則判刑。 據介紹,河豚的有毒成分為河豚毒素,對人體的最低致死量僅有0.5毫克。另外,河豚毒素很穩定,一般的煮沸、曬干等加工方法都不能清除毒性。最為可怕的是,河豚毒素的中毒發病很快,潛伏期最短只有10分鐘,最長也不過3小時。想要避免中毒,唯一的辦法就是不吃。 萬一誤食河豚怎么辦?請及時用手指、筷子刺激咽后壁誘導催吐,清除胃內殘留河豚肉,并盡快就近到醫院診治。 河豚毒素中毒 河豚魚的某些臟器及組織中均含有毒素,其毒性穩定,有似箭毒樣的毒性作用,主要使神經中樞和神經末梢發生麻痹:先是感覺神經麻痹,其次運動神經麻痹,最后呼吸中樞和血管神經中樞麻痹,出現感覺障礙、癱瘓、呼吸衰竭等,如不及時救治,常可導致死亡。 |
相關閱讀:
- [ 12-01]不識劇毒河豚肝撿到當好菜 吃后夫婦雙雙中毒身亡
- [ 10-18]再饞,也別“拼死吃河豚”
- [ 10-17]廈門夜市燒烤攤烤河豚叫賣 剪頭扒皮殺一條不到兩分鐘
- [ 09-28]河豚變“金豚”的過程要透明
- [ 09-28]世界第一的“河豚建筑”成不了城市名片
- [ 12-09]廈門開禾市場查獲銷毀30多斤河豚魚
- [ 04-26]集美工商菜市場里查獲50條河豚 攤販辯稱:養殖的沒毒
- [ 04-25]河豚趕季節擠進餐館 集美工商查獲10余公斤河豚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