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田路“興亞院”舊址 原是日軍大本營變身工程項目部 從公園東路拐進深田路,往里走不遠,一道鐵門后面的三座西式小樓出現在眼前。 三座白色小樓構成的建筑體,目前保存狀況還比較良好。三座小樓看似彼此獨立,卻又相互連通,在二樓可以自由來去。在外圍的鐵門上,掛著一塊“廈門中聯信息文化傳播中心工程項目部辦公區”的牌子。 和前兩處遺跡的“清閑”之狀不同,這個大院內停滿了車輛,人員進進出出,顯得相當繁忙。 這三座看上去極具異國情調的小樓,是日本侵略者占領廈門后在1939年建成的,成為了“興亞院廈門聯絡部”的駐地。 所謂“興亞院”,是抗戰時期日本內閣設立的專業負責處理侵華事宜的機構,興亞院廈門聯絡部,是當時日軍統治廈門和汕頭的最高機構。 抗日戰爭勝利后,這三座小樓被國民政府接收,解放后,這里也一直是黨政辦公用房。 在黨政機關陸續遷出后,如今這里又成為上述項目部的辦公場所。該項目部的一名工作人員告訴導報記者,項目建成后指揮部將撤走,今后并不知道還會做什么用途,不過,三座小樓并不在拆遷范圍,應該不會被拆掉。 提案建議 全面普查廈抗戰遺跡 從甲午戰爭到抗戰勝利,中國軍民在廈門與日本侵略者戰斗的歷史遺跡,遠遠不止上述幾處。 但據楊柳介紹,目前廈門僅有定安路廈門各界抗敵后援會會址、集美學村(抗日女英雄李林園)、妙法林寺(福建省各界抗敵后援會廈門分會活動舊址)等少數幾處抗戰遺跡被列為文物保護單位,其他諸多抗戰遺跡都沒有被列為文保單位,甚至也沒有任何的標識說明。 在今年市政協會議上,民革廈門市委提交了提案《打造抗戰文化品牌,促進廈臺文化交流》。提案指出,在廈門留下的大量抗戰遺跡,充分見證了兩岸同胞共御外侮的一段歷史,保護和開發好廈門抗戰文化遺產,對于加強廈臺交流、促進祖國統一大業具有特殊的意義和作用。 提案建議,在廈門開展一次全市范圍的抗戰遺址普查,對抗戰文化資源逐一進行甄別登記,將海濱旅社等重要的抗戰遺跡申報為文物保護單位,加以整修保護。在此基礎上,規劃建立一座廈門市抗日戰爭紀念館。還可以廈門為集散中心,向東連接臺灣,向西連接永安(抗戰期間國統區三大抗戰文化中心之一),打造一條海峽兩岸“抗戰文化”旅游專線。 導報記者昨日從民革廈門市委了解到,該提案得到市政協高度重視,已被整合進2014年度重點提案《關于促進廈臺產業合作發展的建議》,交由市政府辦理。目前,市政府已明確市發改委為主辦單位,市文廣新局、市旅游局為會辦單位,相關部門已經積極著手辦理工作。 他山之石 為莫那魯道建紀念碑 在臺灣,許多抗日遺跡得到了較好的保護。比如,因電影《賽德克巴萊》而為人熟知的賽德克族首領莫那魯道,南投縣仁愛鄉就為他建設了一座紀念碑,現已成著名景點。 在大陸,也有不少城市積極開發以抗日戰爭為背景的旅游產業,如重慶市以戰時陪都為主題、山東棗莊以臺兒莊大戰為主題、云南騰沖以滇西會戰為主題,這些地方在開發抗戰文化資源方面都有獨到的成效,既保護了城市的珍貴歷史,也促進了當地旅游產業的發展。我省的永安市也成立了抗戰文化遺產保護與開發工作領導小組,保護利用永安抗戰文化遺產。 |
相關閱讀:
- [ 04-22]4·21淪陷日福州試鳴防空警報 舉行防空防災演練
- [ 04-18]下月9日10日試鳴防空警報 學生居民將演練緊急疏散
- [ 03-14]4月21日上午9時30分至10時 福州將試鳴防空警報
- [ 12-13]四名抗戰老兵致歉:對不起 當年沒守住南京(圖)
- [ 12-13]四名抗戰老兵致歉:對不起 當年沒守住南京(圖)
- [ 09-18]“九一八”事變82周年:中方促日方深刻反省侵略史
- [ 09-13]上海約40萬名學生將于9月18日試聽防空警報
- [ 05-23]防空警報試鳴短信沒收到 市民投訴信件被退回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