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日報訊(記者 袁舒琪)電瓶車橫沖直撞,喇叭聲不絕于耳,這樣的亂象或將成為歷史——隨著鼓浪嶼整治提升行動的深化,電瓶車專項治理被擺上計劃日程。消息一經發出,立即在鼓浪嶼居民和長住鼓浪嶼的文化界人士中引起熱議。如何整治電瓶車,讓大家充滿期待。 【建議1】 控制電瓶車數量,保留應急用車 為電瓶車整治叫好的居民之中,居民謝達先和鼓浪語文化社群群友白毅可謂是“急先鋒”。這是因為他們長期以來都在通過各個渠道,為電瓶車整治工作提出各種意見。 兩人不約而同地提到,電瓶車亂象為鼓浪嶼居民以及游客埋下的安全隱患。白毅說,鼓浪嶼的道路設計的都是步行道,沒有交通標線,更沒有對電瓶車行駛的特定管理部門,電瓶車長期以來在島上基本處于肆意穿行的狀態,速度快、險象環生,電瓶車撞人事故更是屢屢發生。 謝達先的觀點則是從島上居民切身體會出發,他指出,現在居住在鼓浪嶼的都是老居民,年事已高,電瓶車的鳴笛聲刺耳,往往讓老人家擔驚受怕,“出一趟門膽戰心驚,路也走不好。” “如今電瓶車整治擺上議程,對于居民來說真是好消息!”在為電瓶車整治點贊的同時,兩人也代表居民提出自己的建議,他們希望,島上除了基本應急車輛保留之外,其余電瓶車都要適度減少。“控制電瓶車數量,是電瓶車整治最直接的方法。” 【建議2】 趕走電瓶車“喇叭聲”,喚回人文氣息 作為廈門“白話字”的守護者林世巖,同時也是在島上居住了80多年的“老鼓浪嶼”,談起電瓶車要整治,他連連稱好。 身為學者與作家,林世巖對鼓浪嶼的文化氛圍尤其重視。在他的印象當中,鼓浪嶼的魅力之一就在于“無車島”的美譽,沒有車馬喧囂,靜謐的鼓浪嶼呈現出獨有的人文氣質,這才成了音樂家、作家、畫家誕生的“搖籃”。但如今,電瓶車在島上隨意穿行,急促的喇叭聲在街頭巷尾回蕩,代替了原本優雅的音樂聲,讓鼓浪嶼的“靜”漸行漸遠。 “整治電瓶車,不僅止于亂象整治,更是在喚回鼓浪嶼的人文氣息,”林世巖對整治電瓶車充滿期待,他說,希望借著電瓶車在島上的規范,琴島的靜謐也能隨之回歸。 |
相關閱讀:
- [ 05-27]居民總結琴島電瓶車"三宗罪" 部門:整治計劃制定中
- [ 03-12]識破盜車賊 漳州詔安一收購站老板報警
- [ 02-21]便民電瓶車為何突然停運
- [ 11-20]無證駕電瓶車最高罰1500元 半個月27輛車被罰
- [ 10-28]廈門環島路觀光電瓶車基本消失 無牌車主上路稱去買菜
- [ 10-24]景區電瓶車存安全隱患續:歡迎舉報無牌電瓶車
- [ 10-23]無證無票無保險 廈門部分景區電瓶車存在安全隱患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