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6月1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詹文/文 吳曉平/圖)當過鐵匠、瓦工、潛水員,一個經歷相當豐富的丹麥藝術家,來到中國。廈門大學藝術學院聘他為客座教授。 但他不喜歡在畫室里教學生畫畫。他喜歡和學生們一起工作,在創作中互相學習。于是,他們把藝術學院那堵高高的外墻當成了畫布,共同創作。 67歲的丹麥藝術家Vincent Flemming,讓中國學生們看到了繪畫藝術的另一面。而Vincent也很意外地在廈門,收獲了他的愛情。 兩人一起,分別在丹麥和廈門設立了藝術工作室。每天,兩人都在畫畫,一個畫油畫,一個畫壁畫。Vincent的畫里,有了越來越多的中國元素。他開始畫中國門神、畫觀音、畫中國龍,為自己的畫配中國字。 老外檔案 Vincent Flemming 國籍:丹麥 年齡:67歲 結緣廈門:廈門大學藝術學院客座教授“我喜歡和學生們一起工作,一起畫畫,互相學習。” 中國高校帶著聘書請他“出山” 為什么來中國?Vincent深吸一口氣,“這是個很長的故事”。 30年前,他在丹麥認識了一個迷路的中國畫家。Vincent把他接到了自己家,相互看了各自的畫,從此成為很好的朋友。 中國畫家在Vincent家住了兩年,一起創作,一起辦展覽,親如兄弟。11年前,這位中國畫家帶著中國好幾所大學藝術學院的院長,再次來到Vincent的丹麥家里。 內蒙古大學藝術學院、廈門大學藝術學院,看了他的畫,院長們問他,愿不愿意到中國教畫畫。“當時我笑了,我說,中國學生的繪畫技巧都要比我好,我怎么教啊?他們說,你就給學生們講講你的經歷,你做的事情,你的構思。” Vincent原本以為這是個玩笑,沒想到,第二年,這兩所大學真的帶著聘書又來了。當時,他手里正好有個活,在洪都拉斯創作一幅大型壁畫。這是聯合國的一個項目,叫做“為了全人類的藝術”。 畫完這幅畫,他就來到中國。2005年先去了內蒙古大學,后來又到了廈門大學。 侍者、鐵匠、潛水員,什么都干過 Vincent成為廈門大學藝術學院的客座教授,教壁畫。但他卻對學生說,我沒辦法在畫室里給你們上課。“我討厭那樣,我喜歡和學生們一起工作,一起畫畫。” 于是,Vincent和學生們一起,創作完成了廈大藝術學院展覽館外墻的三維壁畫。每天,和學生們一起討論,一起研磨顏料,一起爬上腳手架,以墻壁為畫布。 休息時,Vincent就和學生們講他的故事。 丹麥哥本哈根,1947年,他出生在那。Vincent從小喜歡藝術,12歲時就參加搖滾樂隊去演出。他也喜歡畫畫,沒有老師,自己學著。 但父親告訴他,在歐洲,要靠藝術生存是很難的,得有一項真正的工作去養活自己。于是,8歲時,Vincent就開始兼職,高中畢業后,他離開了學校,自己養活自己。 侍者、領班、潛水員、教師、鐵匠、瓦工,什么活都干過。但Vincent一直喜歡藝術,畫筆沒有停過。30歲那年,他覺得不行,得系統地去學學怎么畫畫。 他重新回到學校,進修大學課程,和不同的藝術家一起,向他們學習。 34歲開始,Vincent在丹麥和法國舉辦了一系列大型畫展。他的作品,顏色鮮艷、用料獨特、創意非凡,令人驚訝。有次在展覽中,就有人半夜把他一幅作品偷了。 在廈大,他遇到了愛情 就在廈門大學,Vincent遇到了他的愛情。 廈門姑娘王鷺,工作幾年后,又回到校園,在廈門大學讀油畫專業研究生。Vincent不懂中文,王鷺成了他的翻譯。 姑娘對這個丹麥藝術家頗有好感,“他很善良,對藝術很認真執著”。但當時,那種好感只是純粹的欣賞,從沒想過會有別的感情,“兩人之間,無論是年齡還是地域,都有太大的差距”。 然而,當Vincent回到丹麥后,兩人突然驚覺,開始忘不了對方,總會互相掛念,會想對方這時候在干什么。兩人在網上恢復了聯系,不斷郵件往來,經常聊到這邊天黑,那邊天亮。 兩人交往了,但姑娘的父親卻堅決反對,兩人年齡差了快30歲,“可我們都意識到,斷不了了”。兩人結了婚,并有了孩子。 父親依然在氣頭上,不理會女兒,Vincent總會勸妻子,“你再給爸爸掛個電話吧,你再試試。在外孫兩歲時,父親終于和女兒和好,“現在,女婿和丈人相處得很好,非常融洽”。 5歲的兒子,中文、英語、丹麥語都說得很溜。每到冬天,丹麥太冷,他都會跟父母說,“快回廈門吧,我等不及了,廈門暖和。” |
相關閱讀:
- [ 05-26]老外為讓兒子呼吸新鮮空氣 選擇從北京遷居廈門
- [ 03-31]廈門翔安清泉巖一公廁標識錯誤 專坑老外
- [ 11-19]廈門成最吸引老外的城市之一
- [ 10-13]老外Kevin在廈門囤塑料瓶 為的是用來送人
- [ 09-17]廈門上市公司“夫妻店”格局有變 總經理“老婆”變“老外”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