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 經濟發展要建立在“巖石”上,而不是“沙灘”上,這個“巖石”就是實體經濟。 ——龍永圖 如果把中國經濟發展比喻為一場“接力賽”,那么當前中國正處在風險最大的“交接棒”環節。 ——余斌 廈門日報訊(記者 崔昊)每當有人說中國是世界工廠,很多人都會覺得很丟臉,然而幾十年來以制造業為本的德國,為何在此次全球經濟危機中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伴隨著中國融入世界經濟進程的加快,中國對外投資項目的激增,福建閩商翹楚如何更好地把握機遇成功轉型?在昨日上午舉辦的“2014全球PE投資之旅暨2014閩商峰會”上,專家學者結合當前國內外經濟形勢,圍繞“轉型機遇與創新方略”話題展開巔峰對話。他們認為,經濟發展要建立在“巖石”上,而不是“沙灘”上,這個“巖石”就是實體經濟。 制造業轉型:從生產性到服務性 什么是實體經濟?中國加入WTO談判首席代表、原博鰲亞洲論壇秘書長龍永圖用恒大做了個比喻——一家在中國家喻戶曉的房地產巨頭、足球俱樂部,跨界經營礦泉水、糧油,就是投身于實體經濟的最好案例。 “我們的轉型還是要以實體經濟為基礎,不然我們就要成為沒有一個出發點的轉型。”龍永圖說,中國的傳統制造業的轉型,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生產性制造業能不能成為全球第一流的生產服務業。如果有第一流的設計、第一流的營銷、第一流的目標、第一流的創新水平,那么中國制造業轉型是完全可以實現的。 中國經濟:正處接力賽的交棒期 從橫向角度看中國經濟的發展歷程,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部長余斌的眼中,如果把中國經濟發展比喻為一場“接力賽”,那么當前中國正處在風險最大的“交接棒”環節。余斌說,中國以10%的速度追趕35年,接下來將以7%左右的速度實現新的追趕,能否順利地把這個“棒”成功地交給下個階段,就看風險最大的“交接棒”環節了。 “高速增長期結束,并不意味著高速增長會自然地到來。如果要順利實現過渡,就需要加快創新,需要在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產品的生產上通過自主創新形成新的競爭優勢。”余斌認為。 有專家認為,當前我國新一輪的改革實際上已經開啟了一場改革與危機的賽跑。“經濟危機和體制改革都會觸發或推動經濟結構的調整和發展方式的轉變。但是經濟危機沖擊和震蕩力度更大,因此企業要主動在一些重大問題上取得突破,從而通過改革的不斷深入,來避免一場系統性的危機。”余斌說。 |
相關閱讀:
- [ 09-10]9個國家的房產投資前景 澳大利亞最好加拿大也不錯
- [ 09-10]廈門有望新增一家三甲醫院 投資方已開始進行考察
- [ 09-10]漳浦縣組團參加"9.8投洽會" 落實投資意向9億美元
- [ 09-10]最新非洲投資報告 昨日首次亮相九八投洽會
- [ 09-10]投洽會外國代表輪番上臺 邀中國企業投資
- [ 09-10]“.wang”域名開放注冊 榕“王”姓市民加入投資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