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這種古老的藝術,成了西安地鐵文化墻上一道美麗的風景。記者 吳斯婷 攝 海西晨報訊(記者 吳斯婷)上周五,用于挖掘廈門地鐵1號線隧道的“成功號”第二臺盾構機入地開挖,廈門地鐵建設正在全面推進,預計將在2018年建成通車。地鐵將給廈門帶來什么樣的變化?將給廈門市民帶來什么樣的生活?近日,晨報記者隨市委宣傳部、市地鐵辦、廈門軌道交通集團赴西安、武漢實地采訪,帶您提前感受地鐵時代。 初秋的古城西安,早晨已經有些涼了。西安市民王先生進入地鐵2號線鐘樓站,快速通過安檢,刷卡通過閘機,到站臺排隊候車。地鐵的快速和方便讓他感受最深,“坐地鐵要省很多時間,不像坐公交要等車,還要等紅燈”。 現狀:地鐵客流創紀錄 2011年9月,西安首條地鐵線路2號線開通運營,2013年9月,西安地鐵1號線開通運營。到現在為止,西安地鐵已經形成一縱一橫的地鐵布局。 “地鐵比我們預期的還要受歡迎”,西安市地鐵公司辦公室副主任趙珂說,西安常住人口855萬,目前地鐵日均客流量90萬人次,約占全市公共交通300多萬人次日出行量的四分之一。9月6日客流量達105.43萬人次,創下單日客流量新紀錄。 武漢目前已開通運營的線路有3條,分別是1號線、2號線和4號線一期。武漢地鐵集團運營公司黨委副書記王濤說,三條線日客流量在92萬到100萬人次左右,高峰極限客流達到129萬人次,占武漢公共交通總出行量的四分之一左右。武漢地鐵規劃的目標是,未來市民從家里出來,600米內就能找到地鐵站,到2040年,武漢地鐵里程將力爭達到800公里到1000公里。屆時,地鐵預計將成為武漢市民出行最主要的交通工具。 城市:路上沒那么堵了 地鐵開到哪里,城市的觸角就會延伸到哪里。 穿過成熟市區,串起周邊的城市副中心,西安地鐵好像是給城市組團輸血的大動脈,地鐵開到哪里,就有人來這里工作、買房、居住……很快地,這個地方就活了。 西安市地鐵公司辦公室副主任趙珂說,地鐵對整個城市空間的拉大起到很大的作用,它能將主城區人口向周邊分流,降低主城區人口密度。 武漢地鐵目前正在運營的三條線路使武漢火車站、漢口火車站和武昌火車站三大火車站無縫對接。今年下半年,4號線二期開通時,武漢的地鐵就正式串起武漢三鎮,把一個個城市組團編成一張大網。 和廈門一樣,西安也面臨機動車快速增加,路越來越堵的問題。目前,西安機動車保有量已經達到180萬輛以上,平均每天增加800輛—1000輛。地鐵減輕了主城區的交通壓力,路上堵得沒那么厲害了。 特色:用文化裝點地鐵站 西安、武漢兩地的地鐵車站有一個美麗的共同點,那就是都有文化墻,用浮雕、繪畫等多種藝術表現形式,裝點地鐵車站里的空白墻壁。 西安的地鐵站也各有特色。鐘樓站的文化墻體現的是陜西民俗秦腔;半坡站文化墻上的人面魚紋棚盆則是當年半坡出土的盆上所紋的花紋。 相比西安地鐵的歷史感,武漢地鐵則極具現代感。武漢地鐵洪山廣場站有一面文化墻很特別,上面鑲嵌的畫是向全市中小學生征集來的地鐵主題的畫,極具視覺沖擊力。 此外,武漢地鐵已開通運營的3條線都有自己的主題色,1號線是地鐵藍,2號線是梅花紅,4號線是芳草綠,車身、車內裝飾、站臺標識甚至自動購票機的顏色,全部使用主題色,乘客辨識非常方便。 |
相關閱讀:
- [ 09-18]廈門兩條地鐵向民資開放 政府鼓勵社會資本參與
- [ 09-16]地鐵施工燃氣改造地產落地 呂嶺路成廈門最堵道路
- [ 09-01]廈門海滄啟動地鐵2號線和馬鑾灣新城征拆工作
- [ 08-25]福州廈門地鐵存在重大安全隱患 被要求限期整改
- [ 08-25]省住建廳:福州廈門地鐵存重大安全隱患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