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地鐵北大街站,客流量十分密集。 圖為武漢地鐵站點內的電子閱報欄,一位市民正閱讀當天的報紙。 西安地鐵鐘樓站的文化墻。
廈門日報訊 在地鐵建設剛剛起步的廈門,面對地鐵建設帶來的暫時不便,許多市民好奇:到底地鐵建成后,能為這座城市的發展和自己的生活帶來怎樣的變化?這樣的變化是否值得人們忍受建設過程中的不便?也許,其他城市的經驗能給我們帶來答案。 近日,記者跟隨市委宣傳部、市地鐵辦前往西安和武漢兩地采訪,了解地鐵對于市民出行方式、居住空間拓展、城市功能布局都有哪些影響,讓我們來看看,從石器時代到漢唐遺風,地鐵如何穿越了千年古都西安的塵封歷史;從漢江沿岸到龜蛇山腳,地鐵怎樣串聯了九省通衢武漢的兩江三鎮。 地鐵 成市民出行首選 西安和武漢兩地地鐵的每日客流量,約占到全市公共交通客流量的四分之一,相比于廈門公交車非高峰期也時常擁擠的狀況,西安和武漢的公交車顯得寬松不少 作為交通工具,地鐵因為其快捷、準時、運量大等優點廣受歡迎,這也是許多人口眾多、地域面積大的城市選擇修建地鐵的重要原因。對于市民而言,地鐵改變生活最直觀的一個方面便是出行方式。 作為千年古都的西安,其地鐵首先開通的是2號線,兩年后的2013年9月,西安地鐵又開通了1號線,與2號線形成了十字換乘,貫穿全城中心。“2號線開通初期,每天的日均客流量約17萬人次,開通一年后,日均客流達到20萬人次以上。1號線也開通后,直接拉動了整個客流量迅速增長。目前客流總數已經達到日均90萬人次。”西安市地鐵公司辦公室副主任趙珂說,地鐵每日的客流量約占到全市公共交通客流量的四分之一,增長速度遠遠超過最初的預測。同樣的客流占比也出現在武漢地鐵,據武漢地鐵集團運營公司黨委副書記王濤介紹,目前武漢市地鐵開通線路是1號線、2號線和4號線一期,共3條線。這3條線總客流是92萬至100萬人次,高峰極限客流達到129萬人次,約占用武漢市公共交通客流總量的四分之一。 對于市民而言,更為直觀的感受則體現在平日的乘坐里。準時,是西安市民王先生認為地鐵最大的優勢,“五分鐘一班車,兩三分鐘一個站,坐公交沒法這么準時。”而對于上班族梁先生來說,方便則是地鐵帶給他的感受,“以前沒有地鐵,上下班只能坐公交,特別不方便,現在我出行都靠地鐵。”西安市民劉先生告訴記者,快速便捷的地鐵已經成為自己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而兩地的相關負責人都認為,隨著地鐵更多線路的開通,地鐵線網成型后,客流量還將繼續攀升,地鐵將超越其他出行方式,進一步成為公共交通運輸的主力。在西安和武漢采訪的過程中,記者也注意到,相比于廈門公交車非高峰期也時常擁擠的狀況,西安和武漢的公交車顯得寬松不少。 地鐵 改變市民居住偏好 西安和武漢兩地隨著地鐵建設,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傾向于逃離擁擠且房價高昂的市中心,前往生活空間更大、生活成本更低的城市外圍地區,帶動了整個城市的經濟交流和平衡發展 與廈門人喜歡居住在島內類似,西安的市民早先也偏好居住在古城內。不過,如今這樣的居住偏好已經隨著地鐵的開通有了變化。 “現在有錢人都在古城外買房子,反正有地鐵,交通很方便,不用在城里擠著。”有西安的居民這么告訴記者,地鐵經過的地方,房價都有明顯的提高。“可以肯定一點,地鐵建設以后,對整個城市空間的拓展和經濟發展都有很大的作用。”趙珂說,普通市民也嘗到了這樣的甜頭。 對于武漢市民而言,原先光在漢口、武昌、漢陽之間通行就是件要花費大量時間的事情,人們更傾向于工作生活在同一個地方。“現在,從漢口坐地鐵到武昌,節省了路程,也節約了時間,以前花的時間太長了,坐地鐵縮短了至少半個小時。”武漢的一位市民告訴記者,由于地鐵縮短了時間和空間上的距離,自己不僅來往漢口和武昌兩地的次數變多,也更加覺得跨越兩個地區生活工作是件十分自然的事情。記者在采訪中也發現,武漢許多原本地處更加偏遠的地區,由于有了地鐵或者正在修建地鐵,圍繞著站點周邊已經陸續建起了新的樓盤和商場,甚至形成了地鐵小鎮,成為新的居住聚集地。 實際上,在西安和武漢生活的人們已經發現,由于地鐵的開通,交通更加便捷,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傾向于逃離擁擠且房價高昂的市中心,前往生活空間更大、生活成本更低的城市外圍地區,帶動了整個城市的經濟交流和平衡發展。而無論是西安還是武漢,政府都希望通過地鐵的連接,帶動遠郊區縣與中心城區的互通和交流,鼓勵人們向外居住,發展新的城市中心。 地鐵 引導城市布局 有了地鐵的連接,城市管理者不再需要將所有的城市功能混雜在同一片擁擠的中心城區內,可以更加從容地劃分不同的功能區 老話說,要想富,先修路。一座城市想要擴張,首先要將保障和拓展交通的便利。對于地鐵,最開始修建是為了滿足交通需求,而到了后期,則成為了規劃引導城市功能布局的重要工具。 “西安整個城市的布局是九宮布局,地鐵1、2、3、4號這幾條線路把這些城市組團有機結合到一起,對這些城市組團的發展起到輸血的重要生命線作用。”趙珂說,根據西安市的規劃,圍繞中心城區劃分的其他功能區,都將由地鐵連接。比如同樣正在發展中的浐灞生態區與國際港務區之間將由在建的地鐵3號線串聯,并最終與1號線和2號線乃至其他線路連接。 正因為有了地鐵的連接,城市管理者不用為了使用方便而將所有的城市功能混雜在同一片擁擠的中心城區內,可以更加從容地劃分不同的功能區,有條不紊地管理,實施不同的針對性措施,而不用擔心人為劃分的功能區因為交通不夠便利而無法獲得發展。譬如,西安市將行政中心搬出主城區,搬到城北的經濟開發區北部區域,如今那里已經逐漸發展成為新的城市中心。 |
相關閱讀:
- [ 09-22]廈門地鐵預計2018年建成通車 提前帶您感受地鐵時代
- [ 09-16]地鐵施工燃氣改造地產落地 呂嶺路成廈門最堵道路
- [ 09-10]蔡為民:廈門房價逆市上漲正常 地鐵重畫樓市版圖
- [ 08-27]廈門地鐵湖濱東路站30日零時第三次施工圍擋
- [ 08-25]福州廈門地鐵存在重大安全隱患 被要求限期整改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