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原聲 ●馬伊里(上海市政協常委、人資環建委主任): 支持基層社區用自治、共治的方法協助政府管理社會;鼓勵社會組織關注社會需求,提供專業服務,傳播公益理念;促進社會工作的職業化、專業化和多領域介入;推動用跨界合作的方法回應社會關切。 ●廖嘉展(臺灣財團法人新故鄉基金會董事長): 社群在覺察、學習與實踐的過程中,經糅合、轉化、反省與再建構的社區營造機制,生成社會發展的動能,從生活者的多元跨域合作中,生成一種新的行為與文化,人與社區同時在過程中有了好的改變。 ●何美慧(臺灣財團法人云林縣螺陽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西螺老街文化資產保存,講的是一個生活場景。縱橫百年歷史,像溪水潺潺流過,這里真實反映農業小鎮庶民的生活面。 ●楊貴華(集美大學政法學院院長、教授): 實現“同駐共建共享”的制度化,不僅要動員和協調社區內的企事業單位和“兩新”組織參與共建,還要形成對成員單位的約束、激勵、共享機制。不僅要推進社區資源共享,還要強化駐區單位和“兩新”組織在社區治理中的責任和權利。 ●王子華(中臺灣社區營造聯盟協會理事): 長青村是臺灣921地震災后免費提供災后長者安住的一個聚落社區,是一個沒有血緣關系卻彼此互助的家。長期以來,長青村沒有固定的財源,卻堅持以免費方式,提供長者全天候住在長青村。堅守一個信念:雖然生命遲暮,仍希望有溫暖璀璨的黎明。 ●文軍(華東師范大學社會發展學院黨委書記、教授、博導): 社區黨建和社區建設是構建和諧社區的基礎工程,是地方黨委執政為民的基礎工作,是構筑新的社會治理格局的基礎環節。 ●朱柏勛(臺灣暨南大學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研究中心副執行長): 藉由在地公民共同關心之議題著手,支持更多在地民間社團,推動更多以環境、音樂、舞蹈、繪畫、兒童照顧等不同議題之研究及參與,開啟在地居民塵封已久的心,從參與中找到認同,由封閉、開啟到展現熱情。 ●陳偉東(華中師范大學教授、博導): 社區工作要做到,需求讓居民表達,服務讓居民參與,結果讓居民知道。 ●林綺瑩(臺灣社會發展學會項目研究員): 臺東社區規劃師十年推動過程,透過地域內不同發展課題進行提案設計,讓不同的部門、不同的專業,共同為一個地方發展去努力,共同把地域特色集結,促使其具有競爭力。 ●孫肖遠(江蘇省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研究所所長、研究員): 建立在廣泛“參與”基礎上的社區居民自治,體現了基層民主的發展方向;具有“協商”特征的社區合作治理,體現了基層協商制度化的發展要求;構建社區政府“協同”治理平臺,體現了創新行政管理方式的改革要求。 ●沈錳美(嘉義縣布袋嘴文化協會項目研究員): 我們希望透過“異業結盟”營銷在地好產品,以布袋真食館作為一個媒合的角色與平臺,促成不同業者的合作,激發新的火花。 ●徐學(廈大臺灣研究院副教授): 臺灣“社區營造”,是華夏民族有史以來罕見的自下而上的家園再造工程。它把生活環境美學理想乃至發展愿景的主控權逐步交給當地百姓,在都市化全球化網絡化時代,喚醒和保持我們對鄰里、對家鄉、對自然的持續熱情。 ●蔡福昌(臺灣大學建筑與城鄉研究發展基金會城鄉規劃部主任): 不管是共同締造還是社區營造,最重要的就是人的培養,樂活節就是培養人的生活方式、人文精神,從更高層面來共同參與。 ●唐美玲(廈門大學公共事務學院副教授): 課題組于今年8月7日-30日在“美麗廈門共同締造”的問卷調查和訪談中,97.4%被調查者充分認可海滄近年來的發展情況;88.9%的被調查者認為海滄開展的共同締造活動成效較大;對海滄共同締造的評價:75.5%的被調查者認為目前的生活環境更加美好,49.8%的被調查者認為生活質量提高了。 ●申曙光(中山大學社會保障中心主任): 目前社區老年保障服務存在的問題有資金資源匱乏、養老機構嚴重滯后、社區老年服務組織缺位、服務隊伍薄弱、管理體制機制不健全等問題,解決的途徑在于,走福利多元化的發展路徑;加強宣傳和制度建設,提高關注度;擴充養老資金來源;建立一支專業人才與志愿者相結合的服務隊伍,完善社區老年服務管理體制。 |
相關閱讀:
- [ 09-24]海律聯盟舉辦論壇推進兩岸四地法律服務
- [ 09-24]兩岸社區共同締造論壇開幕 兩岸一家親共建新家園
- [ 09-23]立法引領推動廈示范區創新 兩岸專家解讀亮點特色
- [ 09-16]如何弘揚兩岸共同的信仰文化
- [ 09-14]兩岸企業合作開發臺灣虱目魚 首批132噸抵東山
- [ 09-11]茶產業面臨機遇與挑戰并存 開創兩岸茶業新時代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