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晨報訊(記者 袁青青 通訊員 岳永青)2個月后再經過臺灣街口,你會看到這樣的景象:仙岳路臺灣街路口的龐然大物———仙岳高架,像玩了一次蹺蹺板一樣,最矮的橋墩竟“長高”了11.261米,下坡變成了上坡。 昨日下午,仙岳路高架橋橋梁的頂升作業開始實施。相關專家介紹,橋梁頂升的高度最高達11.261米,這也是目前國內橋梁頂升的最高紀錄。此次作業將持續約2個月,涉及橋梁總長度為225米。 最重達6400多噸 仙岳路與成功大道是廈門島東西向、南北向的兩條城市快速路。然而,仙岳路的臺灣街口至金尚路口段被稱為全市最大的堵點之一,成為兩條快速路的瓶頸。為此,廈門市實施仙岳路與成功大道立交改造提升工程。 記者從施工處了解到,這項工程將使仙岳路金尚路口以西實現全程高架,同時在仙岳路與成功大道交叉口附近形成上、中、下三層全互通的立體交通系統,從而有效疏通車流,減少交通擁堵。 蘭州交通大學的劉世忠教授是此次工程的第三方監控人員,他告訴記者,頂升的橋梁有兩種結構。其中,混凝土結構的長約108米,重約6400噸,共有4個頂升支點;鋼箱梁結構的總長約117米,重約2400噸,也有4個頂升支點。要把這么重的龐然大物頂起來,不是易事,這也是整個仙岳路高架改造工程中最具挑戰的作業。 “不用拆橋,這種做法大大節約了施工成本,也可縮短整個工程工期。”現場負責人說。 將頂升11.261米 將6400多噸的橋梁頂起來,可不簡單,也絕不能馬虎。記者發現,頂升作業程序有點類似運動員舉重,一般先短暫試舉,穩定后再慢慢加重砝碼。昨日下午,專家組先試頂升10毫米。 “用千斤頂將橋梁頂起來,使橋梁脫離支柱,保持20分鐘。期間觀察是否出現晃動等,20分鐘后再將橋梁放下,成功后每個單元試頂升110毫米高度,之后再加。”劉世忠教授現場介紹,頂升作業共有8個支點,每個支點有8個千斤頂。就仙岳路臺灣街路口的橋梁,最低點會在原來基礎上升高11.261米,也就意味著最矮的點會變成最高點,下坡變上坡,整個橋梁也將整體傾斜7度。 劉世忠教授說,目前,這個頂升的高度也是國內最高紀錄。 四大系統支持 “有一次,和一位出租車司機探討,司機擔憂會不會把橋梁給頂斷了。”劉世忠教授稱,這個問題可能也是大多數市民所擔憂的,因此,為了保持橋梁的硬度,使其作業期間不出現裂痕,8個支點之間是等比例同時工作的。 為了保證作業順利進行,有四大系統來保證。劉世忠教授表示,當日試頂升,也是在測設這些系統是否穩定。同時,試頂升期間也在測試橋梁的重量,如果此時測出的重量和先前理論算出的重量相差無幾,那就相對安全。 相關鏈接 仙岳高架四次改造 ●2006年8月1日 仙岳路西段高架改造工程正式啟動,在湖濱東路路口、蓮岳路口、福廈路口(至臺灣街路口)修建三座路口跨線橋。2007年3月高架改造工程完工,仙岳路西段全線貫通。改造后的仙岳路西段通行能力至少提高三分之一以上。 ●2010年5月13日 仙岳路西段最大的堵點———中醫院段(臺灣街—金尚路段)開始改造,上跨嘉禾路高架橋的臺灣街以東段兩側各拼寬4米的加減速車道,設置主輔路出入口。2010年8月27日中醫院段改造完成。改造完成后,主車道為雙向6車道,輔道也為雙向6車道,主車道實行全封閉管理,保障快速通道足夠的通行能力。 ●2011年4月18日 仙岳路改造(續建)工程開工,開始建設從海滄大橋引橋至成功大道段的全線高架橋。2011年10月1日,仙岳路新建高架橋實現全線通車。 ●2014年5月中下旬 廈門將實施仙岳路與成功大道立交改造提升工程。這項工程將使仙岳路金尚路口以西實現全程高架,同時在仙岳路與成功大道交叉口附近形成上、中、下三層全互通的立體交通系統,從而有效疏通車流,減少交通擁堵。工程計劃于2015年8月前完工。 |
相關閱讀:
- [ 10-15]廈門仙岳路SM路段高架橋下 繁華地段停車位被閑置
- [ 08-31]廈門仙岳路改造力爭明年5月完工 比原計劃提前三個月
- [ 08-07]廈門市公安局長微訪談仙岳路交通受市民關注
- [ 06-11]廈門仙岳路立交改造 或誘發“最堵時代”
- [ 08-27]廈門仙岳路豪華違建"賴"了2年多 城管要求10日內拆除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