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5·16”暴雨中,嶺兜受淹嚴重,圖為武警戰士在搶險救災。(資料圖片) 廈門市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昨日召開,會議對《廈門市最低生活保障辦法》修正案(草案)、《廈門經濟特區生態文明建設條例(草案)》等進行三審,其中有多項與市民生活密切相關的新變化。會上,市政府做了關于今年1—8月預算執行情況及全年預算變更草案的報告、關于城市排澇工作情況的報告。 海西晨報訊(記者 蔡櫻柳)廈門10年內將建成較完善的城市排水防澇、防洪工程體系。昨日上午,廈門市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上,廈門市市政園林局局長蔡允嘉作了關于城市排澇工作情況的報告。 2013年的“5·16”暴雨、7號臺風“蘇力”和8號臺風“西馬侖”,造成廈門城區內澇大規模爆發,道路、隧道、地下車庫積水,山體滑坡,房屋倒塌,對市民生命財產安全造成了重大影響。 “5·16”內澇事件發生以來,市財政已投資1.18億元用于防洪排澇工程建設,投資0.85億元用于島內排洪溝及排水管網清淤整治,島內排澇溝渠清淤50萬立方米,市管市政排水管網清淤3.59萬立方米,島內市政排澇溝渠已恢復正常功能。 暴雨一來,廈門便成“水城”。廈門的排水管網設施狀況如何?蔡允嘉介紹,島內現有城市排澇溝渠80條,約163公里,全市城市排水管網約1796公里、公路排水邊溝約542公里,合計總長度約2501公里。按國家新標準,廈門城市道路雨水管網設施標準從“1年一遇”調整為主城區“5年一遇”、非主城區“3年一遇”,排澇溝渠設施建設標準從“10年或20年一遇”調整為“50年一遇”。但廈門已建設的排水設施絕大部分存在較大差距。 對此,廈門相關部門通過多項工作來提高城市排澇能力,一方面,重新編制《廈門市防洪防澇規劃》,明確城市防潮、防洪、防澇各系統建設標準及相互協調關系。同時,對島內主要排洪溝及排水管網進行清淤。 此外,還開展“5·16”積澇點專項整治,包括提高路面易澇點積水路段的排水能力19處,完善下穿通道周邊的排水系統設施建設7處,對出海排水口不暢引起澇災的6個村建設強排泵站和相應管道,開展大厝山山體綜合整治和演武路廈大門口積水改造工程,對環島路沙灘段44處沿海排水出口進行專項整修,規劃增建筼筜湖第二排澇泵站。 蔡允嘉介紹下一步,廈門要在10年內建成較完善的城市排水防澇、防洪工程體系,解決城市積水內澇問題,并提出了在建成區的防澇設施改造要結合道路、舊城改造同步進行,制定“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等多項具體措施。 |
相關閱讀:
- [ 10-30]廈10年內將建成防洪排澇體系 健全預警提高應急能力
- [ 10-30]平和南勝鎮:建設防洪堤 加速推進災后重建工作
- [ 10-27]做好全區防洪防潮工作
- [ 10-14][反饋]閩侯建平村:不存在私拆防洪堤現象
- [ 10-14][反饋]閩侯建平村:不存在私拆防洪堤現象
- [ 10-09]閩安村遭海潮水倒灌續 防洪堤進入設計階段
- [ 10-09]閩安村遭海潮水倒灌續:防洪堤進入可行性設計階段
- [ 10-09]閩安村遭海潮水倒灌續:防洪堤進入可行性設計階段
- [ 09-30]福州南嶼鎮深夜非法抽沙猖獗 防洪堤受影響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