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限速破局 舊觀念被取代 從1991年《城市道路設計規范》出臺到2012年廢止,新的規范代替舊的規范,限速歷史20年,破局已到來。 路未“出生”限速先定 一條路限什么速度,路沒建之前,已定好了設計速度。 以前廈門的道路,參照的是“老掉牙”的1991年版《城市道路設計規范》,城市道路4個級別,分別對應“設計速度”。 其中,城市快速路為80公里/小時,60公里/小時;一級主干道60公里/小時,50公里/小時;二級主干道50公里/小時,40公里/小時;三級主干道40公里/小時,30公里/小時。 以湖濱北路為例,城市二級主干道,對應的設計速度有兩檔:50公里/小時和40公里/小時。最終,取了下限40公里/小時。湖濱南路也是如此,一級主干道,可選擇限速60公里/小時或50公里/小時。最后取下限50公里/小時。 云頂隧道按一級次干道建設,對應的設計速度有三檔:50公里/小時、40公里/小時和30公里/小時。而最后取的是中間值。 設計時速長期較保守 “在確定限速時,過去有一個傾向性,出于安全考慮,在速度與安全之間,會在合理值里偏保守。”相關人士指出。 但是顯然,取最低設計速度,沒有考慮到道路通車后的實際情況。“你讓我們把車當拖拉機開嗎?”這是一名市民在云頂隧道里的駕駛感覺,早在2012年10月份,導報記者就提出過質疑。 市民質疑的還有標準過時的問題,1991年的設計規范,早已不符合現代化城市和汽車性能。“湖濱北路和湖濱南路都那么直,也看不出什么太大的差別,到底這個10公里是怎么區分的?”有市民質疑。 取最低限速標準,并沒有給安全加碼。導報記者調查發現,云頂隧道里時速超過40公里/小時的車輛比比皆是,限速40公里/小時的仙岳山隧道,超速車也很多,過低限速形同虛設。 給道路提速哪個部門主抓,是一個問題。到目前為止,屈指可數的提速只有環島路、環島干道和濱海西大道的部分路段等。 多頭管理局面將改變 正如全市的窨井蓋有很多管理單位,廈門的道路有22個路權管理單位。市交警支隊副支隊長劉忠全闡釋,由于歷史原因,道路標識、標線存在多頭設計與管理,各部門在技術把關上有各自的看法和想法,導致一些標識、標線相互聯系較弱,進而給市民駕車造成困惑。 誰也沒料到,因為電子監控恢復記分機制,引發了從民間到媒體至官方,對限速等的共同關注,反映出廈門標識、標線的確存在漏洞或不足。 而從2012年5月起,“老掉牙”的《城市道路設計規范》有了新的版本,修訂了道路分類、分級以及設計速度。新標準把城市主干道分為三級,一級設計速度60公里/小時,二級可以60公里/小時或50公里/小時,三級40公里/小時。 過去,道路限速過低往往是訴求到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媒體,此番關注空前,從參與的部門來看,和道路有關的交警、公路、市政等部門均參加,有全市22家道路產權單位,以及設計單位等。最重要的是,限速理念得到了改變。“安全不能松,但限速要合理。”劉忠全介紹,這是與設計單位討論以后達成的共識。 據了解,廈門市政府已高度關注道路交通標識、標線存在的一些問題,年初已在著手解決,對存在多部門路權管理單位管理的,今后,將會統一規范、管理、設計、建設,明確責任。 |
相關閱讀:
- [ 12-04]廈門警方公布1215個監控點 限速60公里以下不測速
- [ 02-28]廈門部分城市道路限速偏低 將清查后分類限速
- [ 11-04]詳解隧道限速依據 廈門研究云頂隧道提速問題
- [ 10-19]廈門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公布島內外9個限速測點
- [ 09-22]廈門環島干道限速50公里 標準過低下月擬提速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