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
■收入829.96億元
2014年1-11月,全市公共財政總收入829.96億元,同比增收79.35億元,增長10.6%。其中:地方級收入492.18億元,同比增收53.25億元,增長12.1%
■支出455.81億元
2014年1-11月,全市公共財政預算支出455.81億元,增加33.20億元,增長7.9%,完成預算的85.4%
我市將創新投融資體制,引導社會資金參加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建設。
廈門日報訊(記者 陳泥 通訊員 孔慶任)“財政助推經濟轉型升級,要有質有量又要有速度,就必須主動適應新常態,依靠改革創新來推動。” 在市財政近日召開的學習貫徹市委十一屆九次全會和全市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專題會上,市財政局局長韓景義透露,2015年,我市財政工作將力求保重點、促轉型、提效益、惠民生,圍繞預算管理、投融資體制、產業扶持引導方式、政府資產管理以及公共服務扶持機制等五個方面的改革展開。
韓景義說,財稅體制改革是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之一,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抓好這五方面的改革,將有利于規范預算管理、提升財政資金使用效益、激活社會力量保障重點工程建設、發揮財政資金杠桿作用引導產業轉型升級、提升公共服務的保障水平,助力我市實現“機制活、產業優、百姓富、生態美”。
【保重點】
激活社會力量 推動投融資多元化
“為增強經濟發展后勁,我市目前已策劃生成180個重大項目,總投資9200億元,未來幾年財政支出壓力巨大,現有的投融資體制難以適應大規模建設的需求。”韓景義告訴記者,地鐵、機場等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對于提升經濟發展承載力和城市品位至關重要,財政部門將轉變思維創新投融資體制,依靠更多市場力量、社會資金來共同建設。
據介紹,一方面,將積極推進公私合營PPP模式的落地推廣,鼓勵企業和民間資本參與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解決項目建設資金的同時,提高公用事業運營效益;另一方面,組建城市發展基金,以股權融資方式引入期限長、成本低、數額大的社會資本,放大資金杠桿效應;此外,我市還將嘗試構建多元可持續的資金保障機制,由市場化主體直接融資以降低成本,探索以企業為主體發行永續債、中期票據、企業債券。
投融資主體多元化改革,將有利于激活市場力量,迅速籌集各方資金保障重點工程建設,實現固定資產投資從以財政資金為主向以社會資金為主轉變,為經濟發展注入強心劑。
【促轉型】
創新扶持方式 促進產業轉型升級
“除了‘新常態’,‘轉型’也是這兩次會議提及最多的詞語。”韓景義說,市財政局在貫徹落實市委這兩次重要會議精神時,特別要求財政干部要吃透精神、知行合一,把“新常態、轉型、創新、民生、法治”等關鍵詞,融入到財政支持經濟社會發展的各項工作中來。
他透露,為實現“轉方式、調結構”,市財政明年將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引導和杠桿作用,圍繞我市打造十大千億產業鏈路線圖,加大力度統籌整合各類產業扶持資金,集中力量支持重點產業、重大園區和龍頭企業。對于電子商務、軟件信息、生物醫藥、節能環保、文化創意、海洋經濟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高端現代服務業,以及相關領域的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和平臺載體,將加大政策與資金扶持力度,引導產業轉型升級。
在扶持方式方面,明年財政將提高產業引導基金、股權投資、風險補償、貸款貼息等科技金融、市場化扶持手段的比重。在政府產業引導基金的框架下,圍繞“5+3+10”產業體系和十大千億產業鏈(群)設立專項子基金,以市場化運作方式開展股權投資,促進專項資金高效滾動使用,實現市場對資源的有效配置,充分體現財政資金的“乘數效應”。
【提效益】
規范管理出效益 盤活資產添財力
經濟發展“新常態”下,財政收入增幅放緩,如何提升有限資金的使用效益,如何盤活存量的資產、資源,變得更加重要。
韓景義告訴記者,明年我市將進一步深化市區財政體制改革,理順市、區政府投資事權劃分,規范市、區政府在產業規劃、招商引資、企業服務等方面事權劃分,避免產業政策和資金投入的重復和低效。同時,強化預算執行約束,改變以往“資金等項目”的做法,牢固樹立“先有預算后有支出”的意識,預算編制時資金落實到具體項目。此外,明年我市還將進一步推進預算公開,“讓百姓看得懂”。
在推進政府性資產管理體制改革方面,明年市財政局將把資金、資源和資產進行統籌整合,推進資產資本化的多元化運營,形成多元化資金渠道,助推城市建設和產業升級。同時,對低效資產將嘗試采取股權轉讓、引入社會資本改制、合并、資產和債務重組等方式,實現政府性資產清理盤活。
【惠民生】
加大投入完善制度 惠及更多百姓
韓景義說,明年市財政局將重點做好五方面工作:一是加快推進教育基建項目三年行動計劃,實施幼兒園補助、獎勵政策,緩解就學難題;二是致力扶持養老事業,支持設立農村養老院、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補助老年人意外險;三是運用政府購買服務、PPP等模式,鼓勵社會力量興辦教育、文體、醫療、養老等社會事業;四是大力支持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統籌資金加快現代都市農業,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五是進一步提高醫療、就業、低保等方面的財政扶持標準,在保底線的基礎上有新突破。
此外,明年財政部門還將把監督檢查重點向農業、教育、社會保障、醫療衛生等關系民眾切身利益的重大項目傾斜,實行市區上下聯動監管,確保財政惠民政策落到實處。
【年終回顧】
夯實財力促改革調結構
2014年,市財政局圍繞美麗廈門共同締造戰略的實施,積極有效發揮財政政策和資金的引導促進作用,把支持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產業結構和培植壯大財源結合起來,大力促進我市產業升級和結構優化,夯實財政收入穩定增長基礎。
財力穩步增長 產業轉型向優
今年以來,市財政局陸續出臺或修訂了推動工業穩增長促轉型、支持科技成果轉化、扶持民營經濟及中小企業發展、推進國家現代服務業綜合試點等方面的扶持政策,并通過落實小微企業稅收優惠、增值稅簡并征收率等政策,推進營改增試點擴圍、出臺相關結構性減負政策,助力我市經濟發展、產業轉型。目前,我市財政收入進入了平緩增長的新常態。
多項財政改革取得突破
在財政改革方面,今年市財政局創新財政資金扶持方式,設立政府產業引導基金,以財政杠桿撬動社會資本支持產業發展;通過以獎代補、股權投資、代償補償、購買服務等市場化方式,進一步拓寬民營企業融資渠道;研究推廣運用公私合營PPP模式實施方案,鼓勵企業和社會資本參與建設;簽訂城市發展基金戰略合作備忘錄,引進股權融資資金用于我市軌道交通、新機場等重大基礎設施和城市環境提升整治;制定出臺政府購買服務實施意見、指導目錄和政府采購配套措施,推廣政府購買服務試點;優化市對區財政體制,改進預算管理制度,提升財政資金使用效益。
民生投入提高 三公經費降低
今年來,市財政還通過提高民生投入比重、完善民生保障機制、提升民生資金使用績效,加大民生保障力度。出臺因公臨時出國經費、因公短期出國培訓費、外賓接待費、會議費、培訓費、差旅費管理辦法等六項厲行節約制度,貫徹落實《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大幅減少了全市三公經費開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