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的話】 2014年,面對錯綜復雜的國內外經濟形勢,廈門各區堅決落實中央、省、市的決策部署,以建設美麗廈門為抓手,以全面深化改革為突破口,經濟社會各方面得到了持續健康的發展。為更好地學習貫徹市委十一屆九次全會和全市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從今天起,本報推出年終歲首專訪——與區長算“年終賬”系列報道,邀請各區區長為我們解讀經濟發展、民生保障的關鍵數據,透過數據、實例展現各區2014年的探索實踐、成效特色。希望新的一年,各區能夠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加快推進廈門的產業轉型、城市轉型、社會轉型,為建成美麗中國典范城市打好基礎!
思明區打造富有人文底蘊、環境優美的美麗家園。圖為鷺江劇場舊址改建的文化公園。(記者 黃嶸攝) 廈門日報訊(文/記者 吳曉菁 圖/記者 王協云)對思明區而言,最近一個四年如同再造:財政總收入由2010年的93億元增長至180億元,各項主要經濟指標實現了更有效率和更有質量的增長。 對于土地有限、資源緊缺的思明區來說,成績實屬不易。黃喬生說,思明區的發展階段決定了必須在發展質量和結構上發揮引領作用,實際上在兩年前思明區已經提前試水新常態,并且積累了新常態下經濟社會發展的經驗,取得了明顯成效。 隨著思明區經濟運行繼續在新常態下“爬坡過坎”,一些折射經濟和社會生活的關鍵數據也在悄然發生著變化。這些數據的增減之間有什么亮點呢?思明區經濟騰飛的背后,究竟蘊含著一種什么樣的智慧?思明區區長黃喬生日前接受了本報記者專訪。 【數字1】 財政總收入四年翻一番 2014年1-10月,思明區的地區生產總值為741.52億元,以不到全省0.06%的土地面積創造全省4.12%的GDP,以不到全市5%的土地創造全市近20%的財政收入,財政總收入由2010年的93億元增長至180億元,實現四年再造一個思明。 數據背后是經濟增長的“正能量”。作為廈門的老城區和中心城區,空間資源瓶頸日益趨緊。如何在減少對資源要素的依賴中優化結構、提升質量,實現可持續發展? “第三產業的比重由80%提高至83%,第三產業從業人員近60萬人;今年騰訊、百度、美團網等電商巨頭競相入駐思明,互聯網零售額增長68%;對房地產稅收的依賴占比由2010年的40%降至27%;全區有9個街道財政收入超10億元,其中4個街道超20億元……” 從黃喬生梳理出的幾組數據或許我們能夠找到答案:以改革創新引領轉型出路,用共同締造凝聚各方智慧,思明區內生性增長的動力不斷增加。 黃喬生說,在房地產業“風光不再”的背景下,思明區經濟發展依舊,主要得益于對產業升級的提前謀劃和對新常態發展方向的把握。 他透露,目前思明區正謀劃更前沿的產業形態和布局,比如軟件信息、旅游會展、文化創意等新興產業,新的經濟增長點正在加速培育壯大。 【數字2】 70%財政預算投入民生 民生大于一切。黃喬生說,新常態下,經濟發展特征和環境變化,低收入群體和困難家庭可能會面臨更多壓力,“我們要堅持社會政策托底的思路,針對促進就業、扶貧濟困這兩大重點精準‘發力’,多做雪中送炭的工作,牢牢守住群眾生活的底線,讓群眾共享改革開放和科學發展成果。” 連續三年,思明區保持民生投入占財政預算的70%以上,圓夢助學、圓夢創業等一系列關乎長遠的民生品牌,實現了民生服務覆蓋居民從出生、求學、工作到養老的全過程。 對于轄區老人,思明區提供了更加貼心、便捷的養老服務,10個街道老人日托中心建成投用;286位符合條件的獨居老人安裝上了“智能居家寶”,近6萬人次“三無”老人享受免費“愛心餐桌”。 對于青少年,思明區全年教育事業投入17.03億元,新增學位7000余個,通過積分入學為進城務工子女提供3120個學位,實現10個街道早教基地園全覆蓋。 對于困難群眾,思明區提供了托底保障,通過困難群眾幫扶“快車道”發放低保人員節日慰問金480.9萬元,“圓夢”助學金解決全區1300名困難學子求學難題。 “四年來,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11%,跑贏生產總值1.7%。”在黃喬生謀劃的民生藍圖中,未來的民生投入還將節節攀高。 |
相關閱讀:
- [ 12-28]思明城市義工協會迎兩周歲生日 近百名星級義工受表彰
- [ 12-24]只注冊不備案最高罰五萬 思明啟動餐飲業證照排查
- [ 12-17]思明區一地塊掛牌價35100萬 將出讓擬建總部大樓
- [ 12-15]思明區打造24小時在線服務型政府 取得顯著成效
- [ 12-07]全國縣區政府網站績效評估出爐 思明政府網獲第一
- [ 12-06]思明區政府網全國績效第一 將建立全區統一受理平臺
- [ 12-04]今年思明警方攔截被騙款397萬元 四大招數揭開
- [ 12-03]思明區萬景社區婦聯用兩措施開展平安建設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