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晚報訊(記者 蘇奇 通訊員 高樹灼 陳芳 林媛)近日,歌手姚貝娜因乳腺癌復發不幸病逝,乳腺癌話題再次引發關注和熱議。記者從廈門多家大醫院乳腺外科了解到,本周乳腺外科可用“火爆”形容,到乳腺外科就診、檢查者明顯增多。據介紹,每次有明星因乳腺癌去世,就會引起人們對乳腺癌爆發式的關注。對此,醫生提醒,應以理智的心態看待乳腺癌,在醫生指導下正常體檢即可,不必恐慌。
【現象】
市民扎堆來檢查 大多求個心安
第一醫院乳腺外科主任歐陽忠告訴記者,近一周來,前來做乳腺檢查及咨詢就診的市民增長特別明顯,最近兩天,該科每天的門診量均超300人次,一個醫生一天要看約100個病人,幾乎連吃飯的時間都沒有,而且這兩天病人還算少的。而在平時,該科一天的門診量大約在160至170人次。
“這幾天門診簡直爆滿。”市婦幼保健院乳腺外科主任郭巨江告訴記者,門診量比平時大約翻了一番。此外,中山醫院乳腺外科主任楊素梅也表示,該科本周門診量較平時多了至少三分之一,其中來做乳腺癌檢查的增長尤其明顯。
難道真有這么多乳腺癌患者嗎?歐陽忠告訴記者,前來就診者無非是尋求心安,只有極少數是真正檢查發現確有問題的。
【案例】
原本不愿做手術 如今卻主動預約
歐陽忠說,姚貝娜因乳腺癌復發去世,讓不少年輕人對乳腺癌的警惕性明顯提高,主動體檢的意識也增強了。一些病情較輕的乳腺癌患者,原本不肯積極治療,最近反而主動找到醫生配合治療。
陳女士今年40多歲,去年體檢時,她查出乳房有鈣化灶,醫生判斷可能是早期乳腺癌,建議她及時接受手術治療,將腫瘤扼殺在萌芽狀態。但陳女士不肯做手術。去年再次體檢時,醫生發現她體內的腫瘤大了點,提醒她手術治療效果更好。陳女士一直用忙來推脫。
上周末,陳女士看到姚貝娜的新聞,一下子嚇傻了:“姚貝娜那么年輕又那么有錢都因為乳腺癌復發去世了,我再不趕緊手術,萬一腫瘤細胞轉移怎么辦?”本周一一大早,她便趕緊跑到醫院預約手術了。
不是非要動手術 現在反而不淡定
歐陽忠說,市民對乳腺癌的警惕提高了,但從目前情況看,似乎有矯枉過正之嫌。很多患者體檢或自檢時摸到乳房有小包塊,即使確診為良性,卻還是堅持要做手術。
去年,林女士摸到自己乳房里有個小腫塊,醫生檢查發現是囊實性結節,屬于良性腫瘤,一般不需要手術,建議密切觀察即可。原本林女士已經放下心,可近日看到姚貝娜去世的新聞后,她不淡定了,趕緊到醫院復查。結果并沒什么變化,可她卻堅定地要求手術。
歐陽忠說,事實上,良性乳腺疾病是女性的常見病,占到所有感覺到的乳房腫塊中的80%,它不能和乳腺癌劃上等號。發現良性腫瘤,只要遵照專科醫生建議治療,定期復查,癌變的可能性并不大。
自覺不適頻頻檢查 一切正常仍不放心
歐陽忠說,還有的患者聽到新聞后,自己明明沒什么問題,卻疑神疑鬼。張女士今年年近40歲,原本身體不錯,自己正常體檢乳腺并沒問題。
可最近,聽到姚貝娜去世的新聞,她趕緊到醫院做檢查。做完彩超后,醫生告訴她沒問題。她卻認為自己屬于高危人群,非要再做鉬鈀,依然沒發現問題。可她還是不放心,要求再做乳腺磁共振。
郭巨江告訴記者,最近接到好幾名年輕學生,看到新聞懷疑自己患乳腺癌。醫生勸她,不建議正常年輕女性做鉬鈀檢查,可她們仍然強烈要求。
郭巨江說,90%的乳腺癌都表現為無痛性腫塊,呈進行性增大,早期很少會有不適感。如果摸到乳房有腫塊又沒有疼痛感,反而要當心了,應及時到醫院排查。
【提醒】
定期進行專科體檢 負擔過重不利健康
歐陽忠說,乳腺癌是乳腺惡性腫瘤當中最多見的,但也是人體實質性腫瘤當中治療效果最好的一種,因為它是體表腫瘤,可以在早期發現。早期乳腺癌治愈率可達80%,預后比其他癌癥好得多。因此,市民不要因此而盲目恐懼,應聽從醫生的建議,要用理智、樂觀的心態去對待。太緊張反而會加重心理負擔,而心理負擔重其實正是乳腺增生乃至乳腺癌的誘因之一。
楊素梅建議,市民應擺正心態,體檢應選擇乳腺專科,不建議去普通體檢或健康體檢中心,因為只有專科醫生才會考慮病人的特點做精準的針對性檢查。她說,女性也可每月進行乳房自檢,但自檢只能發現大到一定程度的腫瘤,而對于細小,特別是處于萌芽狀態的病灶則束手無策,只能作為輔助手段。
郭巨江說,對于25歲以下的年輕人來說,乳腺癌屬于罕見病,建議2年一次做B超檢查即可;對于35歲到60歲人群,建議每年一次超聲和鉬鈀檢查;對于高危人群,頻率應縮短為3到6個月一次。磁共振較鉬鈀和彩超更敏感,但該檢查費用較高,不建議作為常規檢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