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高潮视频在线观看,国产无套乱子伦精彩是白视频,国产国产人免费人成免费视频,国产特级毛片AAAAAAA高清

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東南網 > 廈門頻道首頁> 城事 > 正文

警媒聯手成立反扒隊伍 十年堅守志愿者們不改初心

2015-01-25 16:42:29朱俊博 林珊 蔣怡丹?來源: 廈門網  責任編輯: 劉瑋   我來說兩句
分享到:

【楔子】

熱血青年屢見不鮮

警媒醞釀推動反扒

公交車上的扒竊犯罪一直是人人痛恨的,直接損害了群眾利益,也嚴重影響了城市文明形象,本報曾多次做過相關報道。當時全市公交線路有百余條,每日營運量達百萬人次,警方反扒人員僅20多人,合并入當時的公交派出所后又受其他治安案件的牽制,原先專業反扒隊伍力量大為減弱。

晚報記者在采訪中注意到,有不少市民自愿抓扒手,個別熱血青年因自發抓扒手而多次與警方聯系,考慮到他們的安全,警方也有意對他們進行相應的反扒培訓。

民間反扒人士的優勢在于,他們都是普通市民,不容易被扒手熟識,更有利于當場抓住扒手。警力有限,民力無限,警方也愿意此類輔助力量加入群防群治隊伍。

2005年初,廈門晚報社和水陸交通公安分局(現更名為公共交通分局,下同)經多次交流后達成共識,決定聯合倡議成立民間反扒志愿者隊伍,共同推進城市文明建設。

【策劃】

警方指導保險承擔

為志愿者提供保障

經過前期的調查,本報選定了當時較為活躍的民間反扒人士吳東亮,以他為核心組建志愿者隊伍。

自此,本報于2005年下半年發起系列追蹤報道,關注民間反扒現狀。最為密集的時候,幾乎每天都有大篇幅報道。

記者調查發現,民間反扒容易遭遇的困境是:作為普通市民的志愿者沒有執法權,非職業反扒人員的身份在遭遇法律風險的同時,也存在自身安全受到威脅的后顧之憂。

因此,本報從倡議之初,就考慮為反扒志愿者尋求合法、有保障的“后盾”。經協商,警方承擔起了業務指導的“主管責任”,由保險公司為所有志愿者免費提供人身意外傷害保險。

在獲得“雙保險”的基礎上,本報與水陸公安分局正式發起倡議,于2005年12月11日成立廈門市義務反扒志愿者大隊。為推動這支隊伍成長,在大隊成立的第一年,廈門晚報就刊發了200多篇報道。反扒志愿者也從最初的80人擴招至300人,協助警方抓獲扒竊等嫌疑人員641名,110指揮中心接受扒竊報警案件同比下降30%,警方扒竊刑事案件同比下降18.9%,扒竊案件破案率同比上升11.7%。

2007年,中國著名的時政雜志《南風窗》,還曾以《民間反扒的“廈門版本”》為題,大篇幅報道過這支隊伍。

【成長】

社會各界鼎力相助

即將招募新人加入人

這支由廈門晚報社和市公安局聯合發起創辦的隊伍,已經走過了第10個年頭,隨著形勢的不斷變化,大隊從最初的以打擊為主,轉變成現在的打擊和宣傳防范并舉。現在大隊的工作范圍不局限于反扒方面,還深入到學校、社區、企事業單位進行防扒宣傳,已經成為警方維護社會治安秩序的有益補充力量。

在義務反扒志愿者大隊的背后,不僅有廈門晚報社和市公安局的支持,一大批企業也對這支隊伍傾注愛心,公交集團、BRT營運公司、金海灣律師事務所、保險公司以及醫院等,都在各自領域為大隊提供服務。

從2005年至今,義務反扒志愿者大隊聯手廈門晚報社,歷經6次大規模招聘,目前在冊人數191人,隊員以公務員、企事業單位員工、白領高管、私企老板等熱心社會治安的市民群體為主,其中很多人從2005年大隊成立之后,10年來一直堅持義務反扒。今年內,大隊將進行第七次招募新隊員計劃,屆時將繼續通過廈門晚報來發布消息。

大隊負責人告訴記者,這10年來,全國其他城市的民間反扒力量從遍地開花到銷聲匿跡,唯獨廈門義務反扒志愿者大隊,在警方和廈門晚報社不斷支持下,不僅保持穩定,而且還在不斷成長中。

【聲音】

市公安局公共交通分局副局長郭清松:

為平安廈門建設多做貢獻

義務反扒志愿者大隊的全體隊員,不光反扒,還協助警方做好各項安全防范工作,倡導了社會正義,弘揚了社會正氣,為平安廈門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無愧于“義勇之師”的稱號。

廈門晚報社社長、總編輯唐亞強:

發動更多市民加入到反扒隊伍

作為義務反扒志愿者大隊的發起單位,廈門晚報社將一如既往做好服務,加大宣傳力度,發動更多市民加入到義務反扒志愿者隊伍中來,發動社會各界都來關心支持反扒志愿者,為他們創造更好的條件。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心情版
相關評論
更多>>今日熱詞
更多>>福建今日重點
更多>>國際國內熱點
  • 新聞圖片
更多>>娛 樂
  • 點擊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